APP下载

书香润泽童年,阅读丰富人生

2017-05-09吴制蜀

关键词:指导方法农村小学生激发兴趣

吴制蜀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制约了他们知识水平的提高。而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营造书香班级,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落实检查,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农村小学生也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翔,撑起一片多彩的童年生活。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课外阅读 指导方法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67-02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当务之急,开展好课外阅读,是提高农村学生语文修养,拓展阅读知识,提高读书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笔者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同行的点滴经验,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营造书香班级,实现资源共享

1、建立班级图书屋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的藏书,阅读活动就无法展开。针对农村学校图书馆藏书不多的现状,我在教室里设立图书角,每个学期初,我带头将自己的藏书拿出来捐到班级,然后再发动学生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书2本以上,登记编号,放到班级图书架上。为了更规范地管理图书,我在班级里选出了一位图书管理员,负责替同学们登记借书情况。同时让学生设计班级读书标语,贴于教室门侧,让教室的每个角落都散发浓浓的书香气息。

2、师生同读共成长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都应当是学生的楷模。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老师自己不喜欢读书,怎么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呢?于是每天中午的1:00—1:25分,我便会拿起自己喜欢的书坐到教室的前面静静地翻阅,当看到老师经常地阅读,学生也不自觉地进行模仿,逐渐地走上阅读之旅。同时我还会放上一首优雅舒缓的钢琴曲,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以平和的心境尽情地读书,融入书海而不亦乐乎!

二、多种方法诱发兴趣,提高阅读情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真谛。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故事诱导激兴趣

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老师可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正当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之时,教师嘎然而止,告诉学生:故事情节错综复杂,要知更精彩情节,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这样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实践证明,只有培養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2、课中点拨促兴趣

在课堂中教师结合课文向学生揭示书藉的神奇力量、引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非常有效的。如结合《电脑住宅》、《未来的房子》,让学生知道书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结合《威尼斯的小船》,让学生知道书可以带我们游览名胜;结合《毛主席在花山》、《爱迪生救妈妈》,让学生知道书可以让我们与名人交朋友;结合《拔苗助长》、《亡羊补牢》,让学生知道书可以使我们明事理等。这样进行有意识的点拨,就能使学生感受到书藉的诱人力量。

3、开展活动涨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为了使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高涨,老师可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讲故事”、“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手抄报”、“书名串串烧”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附学生作品(自制阅读记录卡):

三、多层次指导方法,促进有效阅读

小学生自制力较弱,在课外阅读中,如果仅凭兴趣和爱好,往往不会达到最好的效果。教师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其读有所得,读有所获。

1、专题指导

教师可结合阅读教学进行课外阅读的专题指导,逐步让学生把握以下几种阅读方法:一是批注式,边看边想,随时写下收获和体会;二是摘录式,记下好词佳段,归纳主要内容;三是体会式,抓住文章重点,把握文章特点,写心得体会;四是圈画式,对书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进行圈画,可与批注有效结合;五是运用式,运用从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相关文章的阅读,在阅读中运用,在运用中内化。

2、方法交流

要发挥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己探索课外阅读的方法,进而组织他们对读书方法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教师在引导时会发现学生探究出很多有个性的读书方法。一是提要式:对一些内容通俗易懂的只看内容提要即可;二是选择式:对大部分书藉,先看目录,选出特别感兴趣的内容,再认真细致地读;三是梗概式:对内容浅显的书藉一目十行,抓住梗概;四是推测式:读书前先由书目推测内容,再看标题推测细节,进而进行阅读验证。

四、多种途径测效果,增强阅读自觉

语文教师应自觉地将学生的课外阅读列入自己的教学计划中,虽然不用进行考试,但也要检查落实。学生的学习需要有人赏识,需要有人激励,只有老师时时的督促激励,才有可能长期的让学生保持阅读的兴趣,持之以恒,才有可能使学生把阅读当作自己生存的需要,将它内化为自觉行动。

1、采蜜本

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不动笔墨不读书”。 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把文章中精彩生动的词句积存进自己的“词库”中,为写作文准备丰富的语言积累。教师每周定期检查一次,并表扬优秀的学生摘记。

2、循环周记

循环周记的操作方式简单易行——全班同学分为3,4组,针对某一本书,大家轮流写读书感言。可说说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可分析人物,可品味语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后一个同学在写自己感言前还可对前一位同学写的内容作出自己的评价。这样的方式,学生很有新奇感,创作的积极性高涨,而且在无形之中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书面交流的平台,对于学生的优美词句,教师及时进行赞扬和鼓励。

3、读书单

每次读完一本书,为了检测大家读书的成果,我会让同读这本书的几个学生,分2组相互出一份“读书单”给对方做,要求当堂完成,批阅以后根据排名评出最佳“阅读之星”进行表彰。

(如一学生出的《夏洛的网》读书单):

填一填:

1、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文中的( ),因为他( )。

2、其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故事情节是:(简单概括哦)

( )。

考考你:

1、在谷仓里,小猪威尔伯都认识了哪些朋友:( )。

2、蜘蛛夏洛用网都织了什么字?( )。

3、夏洛和威尔伯最后的命运是怎样的?( )。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作为一名农村语文教师,我们将积极拓展渠道,保证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农村孩子也能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在浓浓墨香中,倾吐读书之乐,畅叙情节之趣,抒发心灵之悟。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师》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2.3

[2]《小学语文教师》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11

[3]《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6

[4]《让母语融入学生心灵: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高效施教艺术》 黄桂林编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7

猜你喜欢

指导方法农村小学生激发兴趣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浅析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细说小学课外阅读的类型及阅读指导方法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