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7-05-09杨永辉
杨永辉
【摘 要】有效的数学教学既要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结构有很好的掌握,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本文作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數学 创新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45-01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是教学的主体,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作为被动体,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数学作为高中课堂的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导致长期以来,数学教育缺乏创新。新课改的实施,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破常规,注重求新、求异。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优化创新心理,激励创新意识
创新过程并非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诚挚的热情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此外,个性在创新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个性特点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新成就的不同,而创新个性的发挥既有主观因素,又与内在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是主导,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多与学生沟通,营造和谐、宽松、乐学、民主、平等、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学习氛围,优化他们的创新心理。创新意识是人在周围事物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要参与其中的强烈情绪冲动。这种情绪的冲动程度贯穿在每一个行为表现的过程之中,冲动的积累和连续性决定着创新行为的质量和成果。这里,意识是行为的指南,能力是行为的保证。人的创新意识从孩童时代开始发展到做大事、创大业的创新人才,是极为漫长和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担负中学重要学科教学任务的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启动创新思想,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推广探究,通过新知识引导学生求新探究,通过快捷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直觉探究,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求异、求巧探究等途径,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学生对学习中不能解答的问题、对老师讲解不透的内容、对奇特的现象都会产生疑问。怀疑感强的学生,他们表现为不轻信既有结论,能够大胆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提出问题是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要提倡和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对学生主动探索的表现,教师应给予积极评价,让他们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使他们有创新的体会。
三、应培养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己取得成就的主观信念。有信心的人能克服重重困难而最终取得成功,因为他们执着“柳暗花明又一村”。而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就要让学生时刻体验到成功,因为成功意味着人们的理想和抱负得到实现,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华得到他人的赞赏等。作为教师应以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时刻想着所有学生的成功,善于观察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这样学生才会在不断创造成功的机会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更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促进创新思维的激发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发现问题的能力.对待问题有独特的见解一直都是思维发展的重要一环,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从独特的角度提出问题,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通过实践,最终得出验证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敢于质疑权威,不盲目迷信课本上的知识,勇于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是创新型人才的体现,也是科学不断发展的动力来源.举一个数学史上的典型例子,非欧几何的创立,最初就是由罗巴切夫斯基否定那时权威的欧氏第五公论开始的.
五、注重探究性学习,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高中的数学教学中,应当通过不同形式的探究学习,让学生体验数学论证的过程,从而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探究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验证定理,在推进探究性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提出让学生通过一个三角纸片来探究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判定.将三角形通过一个顶点翻折,得出的折痕视为直线,将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上,此时向学生发问:折痕与桌面是否垂直?如何翻折纸片才能得出与桌面垂直的折痕?能否不经过顶点翻折得出与桌面垂直的折痕?
又比如,在求证斜棱柱的侧面积等于它的直截面的周长与侧棱长的乘积这一定理时,询问学生是否能通过求直棱柱侧面积的方法同样得出斜棱柱侧面积.如何解决斜棱柱展开面的问题?是否能将斜棱柱的展开面类比成直棱柱的展开面?
六、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强化好奇心,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精神
观察是人们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的一种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科学发明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质疑就是要善于寻找事物产生的原因,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这种品质在青少年时期培养尤其重要。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求学生自己预习教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二是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难问题,尤其对教学中疑点和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启发学生思维探讨,逐步解疑,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三是鼓励学生间积极争辩,陈述矛盾,各抒己见,揭露弊病;四是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向教师质疑提问;五是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活读书,敢于对课本参考书提出疑问,“吹毛求疵”,并进行批判;六是组织学生间相互批改作业,评阅试卷,发现问题,改正错误。
总之,高中数学中涉及多种解题思想以及公式等复杂内容,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但是许多教师都没有较好落实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工作,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数学学习受到了较大阻碍.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进行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赵高友.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课程教育研究,2007,(11):148-149.
[2]邓朗均.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学周刊B版,2004,(10):14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