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的课堂提问探究

2017-05-09严金光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数学

严金光

【摘 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有问题才会产生解答问题的兴趣,才会想方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问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赋予了提问更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小学 数学 课堂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43-01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上有了一系列变革,开始更加重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正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提问进行探究。

一、有效性数学问题情境的研究, 激起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列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有设疑,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制造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那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就可以激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所以我们课题组对有效问题情境的研究是促进教师的提问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

二、提问要灵活多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生属于好动、爱玩的儿童,喜欢接触新鲜事物,一节课40分钟,如何保证孩子的听课效率,教师要在问题设计的有趣性、灵活性上面下工夫.在教学计算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计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你们组就是计算小能手?”然后问最快的小组:“你们为什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算出来,有什么秘诀吗?”原来是只要看多边形能分成几个三角形,2个就是2个180度,3个就是3个180度,以此类推,得出结论. 如果教师老是一成不变地问着多年前的问题,不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的话,很容易造成课堂死气沉沉、乏味的景象. 师生间会出现低效互动,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比如在让学生体会两点之间线段的距离最短时,可以出示一个问题情境:“小明从家里走到学校哪条路最近?方案1:先从家里走到电影院,再从电影院走到学校;方案2:从家里走到学校;方案3:从家里走到超市,再从超市走到学校.”通过这样的提问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引入竞争机制,使学生“乐问”

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同时进行合理评价,能使学生树立信心,促进学生乐于提问。在教学中,我根据课堂实际,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于那些口头表达能力较差,胆子较小的学生可让他们先把问题写出来在小组交流。学生通过在组内充分讨论交流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比赛,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由全班同学仔细倾听并作回答。最后比一比,哪组同学提的问题质量最高,哪组同学回答得最好。因为学生有强烈的好胜心和不甘落后的心理,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这样既能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能使“我能问”的信心得到激发和强化。让问题自觉走进每个学生的头脑,给学生提供自我思考,自我探讨,自我创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的机会和积极的情感体念,让“学习主人” 的身份充分得以体现。教师只是在学生充分讨论,情绪极其高涨的时候,及时地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引导,给予适时的点拨,才能让学生拨开疑云,疏通障碍,更进一步理解并牢固掌握各知识点。在竞赛中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开动脑筋主动提问而不做“观众”,能自觉地在“学中问”,“问中学”.长此以往学生提问的兴趣越来越浓,甚至乐此不疲,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良好习惯。

四、培养学生灵活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小学数学学习的目的其实并不是帮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而是要学生学会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提问模式,让学生主动进行提问,通过学生主动提问,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以此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动手操作,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答案,比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东西属于平行四边形,然后教师再将事先准备好的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引导学生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然后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最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兴趣. 通过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五、提问要给学生思考时间,激发他们主动地考虑问题

小学生,特别是年纪小的孩子,学习时都很被动,上课时经常要教师提问学生才说出问题,长此以往,他们会很依赖老师,导致思维上的惰性:当有问题时才去思考,这样会阻碍孩子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年龄小的孩子,他们正处于面对事物满是好奇和新鲜的时期,教师应合理应用这一时期孩子的特点,上课时多进行互动交流,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地考虑问题,使其能够更快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六、科学合理评价,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以学为乐学习境界

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师的问题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体系、体验知识和感悟知识的过程,并非知识简单地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非对即错的评价既不合理也不科学,教师应当要鼓励学生回答和质疑,从不同的角度、多层面、多渠道地分析问题,科学合理评价学生的答题。学生回答完毕之后,不管答案正确与否,教师的鼓励必不可少。鼓励性评价的运用,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回答問题的积极性。常用的鼓励性评价有,“答得妙极了”,“回答非常不错,很有自己的想法”,“谢谢你能够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鼓励性评价之后,教师应该公布问题的答案,并对学生的答题做出判断性评价。如果学生答得不完全正确,教师就评价说:“你肯动脑,答得较好,只差那么一点点,不然就更好了!”并补上一句:“谁来为他补充一下?”教师通过这些评价,课堂学生就能踊跃发言,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以学为乐的最高学习境界。

总结: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艺术,既要讲科学性,又要讲技巧。教学中,只有我们教师不断的总结研究,不断的探索创新,我们所提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J] 数学学习2011(10).

[2]叶明琼.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与思维培养[J] 基础教育2011(10)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小学数学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