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教学策略探究
2017-05-09陈美叶
陈美叶
【摘 要】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那么如何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让教师们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呢?
【关键词】小学生 习作 兴趣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83-01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最感头痛的是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写,无从下笔”,或者干脆抄袭,究其原因,关键是学生不会观察。鲁迅说过:“作文第一需要是观察。”而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新课标明确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那么如何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让教师们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呢?下面我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为了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在作文教学中做了积极的探索:
一、大胆的想象创作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锻炼创造能力
这是作文教学改革的新空间,是素质教育实施创新工程的时代特征。它的重要任务就是提倡学生大胆地无拘无束地想象,进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教师一般不应对他们的创意多加批评,主要的是指导他们的语言表达。这类训练有两大特征。一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依据现代科技知识进行想象创造。让学生听音乐,自由想象作文,编写《森林运动会》等, 充分发挥电脑的作用,实施交互式的想象作文训练。二是这类想象创作训练注意学生的合作创造和表演,先将创造性思维演绎为学生的创造性故事表演,既巩固和强化创造性思维,也为思维成果转化为流畅的语言表达做准备,还为其他学生提供观察对象。 这类作文训练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锻炼创造能力,形成创新人格。特别要注意因材施教,多层次训练。
二、注重交流合作,提倡多渠道的积累
写作文时,学生常有“无米之炊”的烦恼。要让他们“有米下锅”,就要从平时入手,积极引导他们积累写作素材。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认真建立自己的“材料库”。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指导他们看有益的书籍,摘录其中的好词好句;指导他们用小本子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记下来;还指导他们坚持写各种“观察日记”……一段时间后,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材料库”,写作文时再也不愁“无米下锅”了。 我还鼓励学生“走出去”,主动与别人进行交流。让他们把自己拟定好的作文题目、写作提纲与别人进行探讨,广泛听取他人的意见;把写好的作文拿给别人评价或修改;组织他们把自己的作文编成小册子,多方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不断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作文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因地制宜,不断丰富作文的教学形式,并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他们在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确实培养起他们自我评改的能力,那么在学生的眼里作文将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学生见了作文也才不会是“老鼠见了猫”。
三、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她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
四、放手写作、突出写作自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必须还给学生写作自主权。从时间上说,由于学生习作基础、生活经验、材料积累等存在差异,对同一作文题,有的一节课能完成,有的一节课根本不够。因此,应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内完成习作后,交流讨论,自行修改。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允许课外查找资料,寻找帮助。 从空间上说,可根据习作的实际需要,课前做好习作准备,如体验生活,搜集素材等。课中允许自由结合,自由“拜师”,自由朗读习作,小组帮助修改,课后相互评点,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二度重写。从习作要求上说,对习作的内容、写法、字数不作硬性规定,让学生按行文所需,该长则长,该短则短。学生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其选择的习作内容自然也不一样,高明的教师总是努力创设各种情境,提供各种机会,打开学生的思路,满足学生习作的兴趣和需要。于永正老师上题为《说说、画画、写写》的作文课,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之后,提供了班上的两位学生、老师自己、孙悟空和猪八戒众多对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确定写谁。這几个写作对象中,既有学生熟悉的,也有现实中不存在但感兴趣的。这样选择性强,写纪实作文、想象作文都可以。由于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学生写出来的习作当然生动有趣,异彩纷呈,令人拍案叫绝。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责任创设一个好的平台,以注重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他们积极投身生活,把作文和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轻轻松松地积累、写作,较好地实现读写迁移,提高作文能力。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