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亮剑》中李云龙的性格特征
2017-05-09蔡宇翔
蔡宇翔
内容摘要:《亮剑》是把“通俗”引入军事文学的有益尝试,以二重性格对立统一的人物个性,构成独特战争美学的有机部分,让李云龙这个独具魅力、不畏强敌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本文以小说《亮剑》中核心人物——李云龙为例,探讨其人物性格的塑造。
关键词:小说《亮剑》 英雄 二重性格
一、引言
李云龙是《亮剑》塑造的农民式英雄形象,其典型性体现了侠客精神与农民性格的有机统一,突出了人物形象丰满立体的个性与以往英雄形象的深刻共性,是新时期战争小说中解放军将领的成功塑造。
二、李云龙性格的核心和独特性
(一)李云龙的主体性格
李云龙的性格十分具有典型性,其鲜明的性格特征是独特的。作者紧紧围绕一个核心,在保持人物性格主体性的基础上,多侧面、多层次地描写了各种性格元素。首先,贯穿全剧的“亮剑”精神即是对该人物性格的生动反映,也可以说是桀骜不驯、豪迈刚毅的人格魅力,构成了李云龙英雄形象的内核。小说一开始便描写了几场惨烈的战斗,烘托出他的“亮剑”精神,这是一种不畏强敌的民族大义,是豪气冲天的家国情怀。在残酷的战争岁月,是“亮剑”精神支撑着李云龙与敌人的战斗;在“文革”动乱中,他仍果断向造反派“亮剑”抵抗疯狂进攻;面对错误的批斗他选择开枪自尽,是他坚守刚毅不屈的崇高信念,用“亮剑”的方式有尊严地死去。
(二)李云龙性格的典型性
在传统的革命军旅作品中,不难看到解放军将领常以“高”、“大”、“全”的面貌出现,他们眉目端正、大公无私,无限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英勇善战,战无不胜,过于完美的塑造使人物陷于脸谱化、公式化,客观上是响应“文学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号召的结果。李云龙身上有着“匪气”、“痞气”,也有农民阶级特有的自私自利、粗俗、无纪律性,同时他身上又有着许多闪光点,如有勇有谋、正直善良、大义柔情等。這些看似矛盾的优缺点集中在一人身上,找到了融洽的统一方式,塑造出了在革命年代里成长起来的农民领袖,提供了这种“另类”形象产生的历史依据,不同于以往解放军将领的刻板形象,给人真实可信、生动饱满之感。
三、英雄人物二重性格的矛盾统一
(一)既智勇双全又愚昧落后
李云龙是英勇顽强的典型。赵家峪偷袭战,李楚合力智袭“聚仙楼”,李勇赴楚设鸿门宴,徐州赵庄争夺战,单枪匹马端匪窝等,李云龙善于逆向思维,军事技术纯熟,经常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体现出他勇敢机智的才能和性格。同时,李云龙没有文化,反而看不起知识分子,把酒看作是和赵刚“工农结合”的唯一联系;建国后他非要把别墅小楼里的油画换掉,还讽刺妻子欣赏的高雅艺术;言行上他说粗话脏话,爱用歪理骂人等,体现了愚昧落后的一面。
(二)既温情善良又冷酷无情
李云龙具有农民特有的温情善良的一面。平安县战斗后,李云龙在为正义牺牲的秀芹坟前哭诉,感人至深;全国闹饥荒的时候,李云龙携全家跪在张妈床前求她吃饭;战友赵刚自杀后,李云龙收留了他的四个孩子视同己出。残酷的战争现实、嗜血好斗的剑客本性,在李云龙身上留下了冷酷无情的性格烙印。他怀着对敌人的仇恨、兄弟的情义,枪杀日军俘虏,手刃已策反的匪首山猫子,即使这些恶人、敌人放弃抵抗后他仍毫不留情,其冷酷无情可见一斑。
(三)既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
李云龙有明显的个人优越感,给人妄自尊大之感。李家团战斗中,他面对七二团的战士对七七二团团长口出不逊,自称“老子”,声称自己教过他打枪,今天要教他怎么打仗,很用架子压人。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争取入朝参战,李云龙跑到军区去闹,贬低其他部队以抬高自己的部队。在特殊情况下,李又有自轻自贱的倾向,称自己是泥腿子一个,做不来赵刚的一本正经;在楚设鸿门宴上,自称“后妈养的没饭吃”,在轻贱自己的同时藏起锋芒。
四、“李云龙”形象个性与社会概括性
生动的人物典型有机融合了个性与共性,典型人物体现了人和社会的一定内在真谛和必然趋势。《亮剑》立足于现实主义,以李云龙极富传奇色彩的生命历程为线索,贯穿于从抗日战争至“文化大革命”近半个世纪的真实历史的中国社会。李云龙成于斯长于斯,他身上的农民性格与侠义精神,集中代表了解放军将领共有的革命性格;李云龙虽是具有独创性的“新人”,但在解放军队伍中与其性格类似的不乏其人,是解放军革命将领的“缩影”。
五、结语
《亮剑》小说的成功,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方面都为未来的军事文学开辟了一条新路,特别是其对塑造“多维”人物性格的尝试,十分注重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塑造英雄、感怀战争,表现了一种进步的现代意义的战争观。
(作者单位:湖南冷水江市第一中学466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