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式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

2017-05-09王艳雨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问题式教学法教学质量

王艳雨

内容摘要:关于问题式教学法的著作颇丰,笔者详尽阅览其中佳作,深受启发,但涉及问题式教学法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及如何实施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却无人详述。本文拟结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从问题式教学法在课堂运用的现状分析,以及该法在具体教学环节的實施方案和实践反思。试图对此作初步探讨,以期开辟一条问题式教学法由传统向最优化教学法转化的实用之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趋势,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法 初中历史课堂 教学质量 最优化教学法

近年关于问题式教学法的著作颇丰,笔者详尽阅览其中佳作,并观摩多节有关问题式教学法的课堂实录,深受启发。疑虑也随之而来:问题式教学法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如何实施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本文旨在结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从问题式教学法在课堂运用的现状分析,以及该法在课堂具体环节的实践和反思,探索一条问题式教学法的实用之路。促使问题式教学法由传统向最优化教学法转化,以期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趋势,提高教学质量。

一、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学科的提出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新课程标准”)指出: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据此,初中历史问题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体现在感知历史、探究历史、运用历史以及课后记忆问题的疏导等环节。

近年笔者参加了几次规格较高的历史教学研讨活动,参加上课和演课的教师都对自己的课进行了认真的打磨。但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问题式教学的呈现,形式大于实效。

首先,从感知历史环节上看,问题的设置多是采用填空的方式,学生课堂预习时只关注要填的内容,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史实及史实间的联系。

其次,从探究历史环节上看,有的教师直接采用师生问答的形式,小组讨论形同虚设;有的问题设置过易或过难,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还有的在学生的回答偏离所谓的标准答案时,在没有任何引导下的情况下,直接打断学生,示意其他同学回答。

最后,从运用历史环节上看,多位教师都是选用做选择题对答案的形式,没有方法解析。在新课结束之时,也未把关键史实再次以问题的形式呈现,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总之,面对问题式教学,教师不知如何操作方能有效,学生不知如何配合方能奏效。新课改背景下的问题式教学法在历史学科的推进举步维艰。

二、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课堂运用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问题式教学法不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但从本校各科实施效果来看并非尽如人意。笔者抽取了本校100位一线教师,针对问题式教学法的理解及运用情况进行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贯穿始终:5%;偶尔提问:16%;针对某一问题提问:21%;师生问答为主:58%(本校教师对问题式教学法的理解及运用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并没有从观念上、行动上真正理解和接受问题式教学法,尤其体现在问题式教学法应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及具体环节如何操作的未知。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更是望尘莫及。

三、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具体教学环节的实施方案

对历史学科而言,感知史实中基础史实的梳理和掌握是起点,探究历史中思维的锻炼是桥梁,运用历史中史实的巩固及迁移运用是阳光大道,配合其它环节的维护作为保障。

(一)感知历史

教师展示问题,说明具体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寻找问题答案并做好圈划,理清史实间的内在联系,基本掌握课文的知识脉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史实是一切教学活动得以展开的基础。单一地选用填空题的方式,学生只关注要填的内容,会割裂史实间的内在联系。用不同形式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揭示史实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拥有初步的整体感知,才能为后面环节的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探究历史

探究历史的环节是指围绕课堂主题展开,依据历史主题整合学习内容,以史料研读为依托,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达成研读目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领会和感悟主题。

1.探究历史的问题设计要围绕主题展开

“历史主题”,即历史主旨,是贯穿于教学内容当中的主线,起着引领、统率教学内容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要有主题,而且应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以《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为例,本课的核心内容体现在“转折”二字,所以我将本课的主题设计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转折,围绕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实现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转折。城市以深圳由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一跃成为“繁荣富裕的国际化大都市”为例,是城市实行改革开放后的伟大转折。每一步的设计均围绕在“转折”二字,整节课的主题鲜明。

2.探究历史的问题设计要制造历史与现实联系的创新点

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指出: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以七下《第7课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为例,为了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我国古代灿烂辉煌的科技创新成果,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在梳理完毕基础史实后,进行如下设计:

展示“韩国圣水大桥坍塌事故”、“四川宜宾南门大桥发生悬索及桥面断裂事故”等一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赵州桥在一千三百多年间,历经多次大地震和暴雨洪水的考验,依然屹立在洨河上,而图片中的这些国内外大桥却发生这样的事故?”,学生陷入沉思,随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我们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桥梁技术感到自豪和骄傲,桥梁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希望国内外各级政府搞建设要实实在在的为国为民。这样的问题设计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之处点亮课堂。

3.探究历史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反馈

美国心理学家贝蒙认为,通过评定人们的行为能改变个体的自我知觉,从而影响个体态度的改变和行为方式的变化。肯定的评价能够有效地强化人们已经形成的行为,而教师否定的评价可能导致学生也用否定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并形成和否定方式一致的实际行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还不够成熟,回答问题有时会显得肤浅和幼稚。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学生,重新审视他们认为正确的回答,在教师的课堂提问与学生回答之间建立起一个良性循环,进而促使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双显。

(三)运用历史

运用历史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察学生对已学史实内容的掌握程度。选择题可以利用题中隐含的信息转换成问答题的形式,深刻揭示史实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史实的理解与运用,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此外,运用历史还可以采用撰写历史小论文、编写历史小剧本等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学生运用历史的能力。

(四)补充环节

问题式教学法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认知,而史实的记忆是熟练运用的基础,清晰地展示一课该掌握的问题,为学生课后背诵以及以后的单元复习明确方向,使知识尽可能在长时间,甚至终身能够为“我”所用。

四、关于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实践中的几点反思

笔者在历史学科践行问题式教学法已经有两年之久,在近几次的诊断性测试中,所带班级成绩逐步提升。在成绩取得的同时,提出几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问题式教学法旨在面向全体学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做到学生百分之百的响应,有较大難度。

(二)问题式教学法聚焦在教师的“会问”,良策居多,但关于“会引导解答”的方案却不够充分。

(三)问题教学法关注教师“会问”,而问题是构建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该法在实践中几乎没有涉及学生的自主提问,导致学生思维活跃程度不够,问题的双向性失衡。

五、结束语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是我们身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问题式教学法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可以在历史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导下,将其落实到教学中每一个环节。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在问题式教学法的推进过程中,考虑不周之处逐步显现,希冀以此为动力,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问题式教学法,并摸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实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海头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课堂问题式教学法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如何将个性化教育熔铸于初中历史课堂
高中语文问题式教学法策略研究之人物传记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