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中的教学互动方法探析

2017-05-09赖玉芹姜广锦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学互动启发论语

赖玉芹 姜广锦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通过探讨《论语》中孔子的关于教学互动几个方法:“乐之”、“启发”、“循循善诱”、“学思结合”以及“切磋琢磨”等,结合当今教学实践,探析其蕴含的教育价值。基于当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考虑,深入挖掘古代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古为今用,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论语》教学互动 兴趣 启发 学思结合

目前教育改革的呼声很高,新的教育观念不断涌现,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教育教学乃是传授知识与学问的亘古话题,反映的是教者与学者之间的关系,因而古圣先贤关于教育教学的思考对于当今仍然适用,有很多内涵值得挖掘,并且推陈出新。《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和经验诸如教学相长、不愤不启、循循善诱、学思结合、切磋琢磨等,都蕴含着教学互动的方法,迄今仍对教育者有较大借鉴和启发,当今的许多教学方法也是其在新情景中的一种应用。

一、“知之、好之、乐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者是被动接受,好之者已是主动追求,乐之者则达到执着痴迷的状态。就课堂授课而言,学生“知之者”就是常见的以教师“一言堂”为主,学生被动听讲的授课模式;而“好之者”的状态是让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比如导入新课,“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因此许多老师对于导入新课狠下功夫,以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位老师在上作文课时,抛出一道智力趣题:如果让你画一幅题为《深山藏古寺》的画,你将会怎样构思?如何体现这个“藏”字?这样的题目有一定挑战性和开放性,既吸引了学生兴趣,又迎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此时学生们积极地各抒己见:有的说画一座大山,山上坐落一座破旧的寺庙;有的说画了一片树林.露出寺庙的一角;还有提出可以不画寺庙,只画一座山,再画两个和尚挑着水在蜿蜒的山路上行走,这一创意让学生们拍手叫好。然后老师就同学们的设想而作分析,很多同学受到鼓舞,情绪高涨。在此导入的帮助下,学生对琢磨作文立意如何新颖一事自然而然产生了兴趣,也不会觉得这一要求离自己很遥远、难以做到。另外,教师通过图表、视频和音乐等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索学习的兴趣,也能达到“好之者”的效果。有了“好之者”的主动追求,便能为“乐之者”的境界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老师能及时肯定学生的想法,并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进行鼓励,那么学生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上就会体验到“获得”和“征服”的乐趣,长此以往,学生就能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自己琢磨研究,为之痴迷,从而达到“乐之”的境界。

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是我国首创启发式教学法的教育家,《论语·述而》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启发式教学的反映。此句“愤”、“启”相对,“悱”、“发”相对,“启”与“发”是一对非常重要的教学范畴。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为开其意。发,为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启的原本写法是“啓”,所谓“啓”,就像用手开门一样,用言语打开人的心扉。“发”本意是射箭之意,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发”的意思。“啓”和“发”紧密相连,先啓后发,发是啓的深化和升华。后人将“啓”和“发”连用,更强调完整的过程,反映教与学的互动,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孔子此话的意思是老师要把握启发的时机,是在学生出现疑问、比较迷茫、迫切想要解答时,再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启发,这往往是学生对于一个问题已经有所深入和思考时,老师对其指点,就好像给了他钥匙,开启了他解答的大门,顿时豁然开朗。如果给学生讲授一点,他能打开思路、广泛联系、触类旁通的话,这样的学生是值得教的,是可造之材。在教导学生时要看准对象和时机,如果有学习和请教的强烈愿望、愿意开动脑筋钻研问题的时候再点拨和启发他们,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样才会收到良好效果、事倍功半,不是一味地填鸭和硬性灌输。

三、“循循然善诱人”

孔子善于了解学生们不同的习性和兴趣,循循善诱。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弟子们的称赞,在《论语·子罕》中,颜回就曾经总结性地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此即对學生要耐心细致,启发诱导,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循着知识的逻辑,引导学生升堂入室。

维果茨基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与孔子的这一原则有相通之处。孔子根据“中人以上”这一判断,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可以语上也”;而“最近发展区”即“在同成人合作的条件下,在他们的指导帮助下,儿童所获得的在其自主活动中原本力所不及的发展水准。”这里的“成人”便是孔子这一类懂得循循善诱的师长,“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是他们现今所学的知识体系,而他们又是可以超前学习的。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在设置问题时有一定难度,让学生学会“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通过层层引导给学生架起“隐形的梯子”帮助学生跳起来,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例如,在上《两小儿辩日》时,若老师直接便问学生“为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学生可能一时对这个问题不知从何下手。而此时老师先通过几个过渡性的问题如“两个小孩判断的标准是什么?《论语》中表现孔子对待学问态度的句子有哪些?”这些是学生能基于以前学习基础回答得出来的。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来逐步了解孔子,理解是客观事物的复杂多变导致孔子不能轻易下决断。就这样通过一些阶段性的提问,把思考的接力棒交给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原本较难的大问题。

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关于学与思的辨证法,在《论语·为政》中有明确表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精辟见解。“学”是占有知识材料,“思”是思考分析问题。一个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只是整天苦思空想,那就会陷入瞎猜的境地,不脚踏实地,很盲目、很危险。《论语·卫灵公》中,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就是强调要先学,学是基础。

另一方面,只学习而不思考也会茫然无所得。一个人在占有文献材料以后,还一定要进行分析思考,才能消化理解,才能有所提升,化为自己内在的知识。所以学思是缺一不可的。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仅仅要教学生答问题,更要学会问问题。“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已矣”从这便可以看出孔子十分重视学生的问,而孔子的问答教学一般为学生提问,或组织大家讨论。所以孔子特别提倡独立思考,切问近思,追根求源,遇到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培养思考能力。有的老师便给予学生发问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困惑,并让大家一起来思考、讨论,查验资料,得出最佳答案。这样的活动和教师满堂提问相比,更能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深入思考。学和思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行为,学生通过老师的教来学,通过向书本、向社会来学,结合自身的实际和兴趣,观察和思考,寻找独特的视角,开拓自己的领域,将学和思结合起来,最终学有所得。

五、“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孔子在教学法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论语·学而》记载子贡听了孔子的教导后,领会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即切磋琢磨以制成寶器或成就道德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孔子的教学是民主的,他乐于接受来自学生的批评,对于不肯提意见的学生反而要责怪。建构主义认为, “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 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和教师的假想存在着差异,这也是为什么尽管教师做了教学预设,到了实际教学仍会有不同的观点存在。而建构主义主张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例如小组讨论模式,让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进而使其理解更加全面、更加丰富。小组讨论的模式可大可小,并不局限于讨论文本的某一个问题,应该更灵活运用。例如老师在讲习题课时,他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争议时,他并不急于盖棺定论,他会让一位学生先谈自己选择这个选项的原因,再让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勇敢发表自己的观点,接着让两名学生当堂辩论,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此问题的印象,也使得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更有理有据。这是一种学生之间的互相切磋。同样老师也可以抛砖引玉,自己摆出错误的或有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学会挑战权威,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之间互相切磋,一起琢磨怎样的答案是更完善精准的。在这样的合作性学习氛围中,能够彼此取长补短,互相启发,更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孔子“切磋琢磨”的学习思想含有建构主义的特征。

上述五点,是孔子《论语》中教学互动的几种方法,也是当今教育现实中的理想追求。因此,抹去浮华与喧嚣,返璞归真,沉下心来,重新找回古圣先贤教育教学的真谛,能切实扭转当前教育中的娇柔做作、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乐之”;学校应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充电”,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循循善诱,采用“切磋琢磨”的讨论方式,教会学生“学思结合”,从而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情感,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 2013年湖北省的教学研究项目:《民族院校乡土文化教与学的互动研究——以民族学、历史学的相关课程为例》[编号:JYS13004]。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市英格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互动启发论语
教学互动与人的社会化训练
谈大数据分析和英语教学的关系
“九步五必做”教学法研究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作用
穷也兼济天下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