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结构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

2017-05-09梁少华彭定贇

关键词:基尼系数产业结构

梁少华+彭定贇

摘要: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经严重阻碍了产业均衡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探讨产业结构变动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和二者的关联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分析了我国2000-2014年产业结构和行业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并用刻画二者本质的代理变量进行了因果分析和回归分析,寻找它们的动态关联和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产业结构协调指数和第三产业占比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缩小行业收入差距、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组合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行业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协调指数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7.02.0003

一、问题的提出

本世纪初,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工业化革命的深入,经济运行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也促使我国产业结构的激烈变化和不断调整。与此同时,在各产业发展严重失衡、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升级的过程中,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加速了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也会改变人才流动和就业分布,反过来阻碍产业均衡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与行业收入差距的互动关系研究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产业结构变动及其产生的一系列影响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王东京指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不是市场本身带来的问题,而是政府管理不到位或干预不当造成的[1]。魏农建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角色“易位”、“缺位”问题,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是资本再配置,利润再分配的结果[2]。德索托(DeSoto)动态效率理论表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建立激励企业家不断“创造”和“协调”的机制,让更多资源得到发现和利用[3]。

产业结构的失衡加速了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许多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岳希明指出,竞争行业与垄断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有多达50%以上是不合理的,这要归咎于垄断行业就业者一般受教育程度较高,因而获得了较高的报酬[4]。凌继全分析了人力资本对行业收入的影响,发现异质性人力资本对行业收入具有“门槛效应”,行业高质量人力资本的增加会不断扩大行业收入差距[5]。姜兴坤对行业工资标堆差和基尼系数等变量作了回归分析,验证了行业工资的显著差异对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贡献的观点[6]。顾严和冯银虎运用非参数估计中的Kemel方法,选取我国1978-2006年十多个大行业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行业收入分配格局逐步由单峰转向双峰,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有两极分化的趋势[7]。马骊探讨了产业结构调整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认为产业结构通过劳动力需求结构改变影响行业收入分配[8]。冯素杰则分析了行业收入分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反作用机制,指出收入分配通过劳动供给、消费需求和资本流动对产业结构变化产生影响[9]。阎肃还从城乡居民收入的GDP占比分析了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行业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10]。

综上所述,本文将探讨产业结构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进而用刻画二者本质的代理变量进行因果分析和回归分析,寻找它们的数量关系,并依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缩小行业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组合政策建议。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行业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演变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11]。我国的产业结构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发展过快过猛,重视重工业,忽略了第三业的发展,农业发展也比较缓慢;二是改革开放之后到20世纪末,重工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服务业以及农业相对滞后;三是21世纪初开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心有了很大变化,从数量的增加到兼顾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从产业结构之间的比例调整到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升级。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有着明显特点,第一产业就业和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和收入占比持续上升,特别是简单加工行业、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和产值都提升迅速[12]。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即将突破一万美元,根据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分类理论,目前我国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期,问题与矛盾突出,值得关注和重视。

由图1可知,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2000至2014年的15年间下降了5.6%,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处于波动之中,且从2011年开始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第三產业的GDP占比虽逐年上升,但占比仍然偏低。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主要还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过低,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不够。第一产业中,我国农业初级产品与加工品之间的比例仅为0.43∶1,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2∶1。除此之外,农业生产方式和结构严重滞后,也是导致第一产业发展水平过低的重要原因。我国第二产业GDP占比一直较大,主要得益于长期拥有丰富廉价劳动力和一般性加工工业的快速发展。但第二产业高附加值加工业比重偏低,加工业向技术集约化转变进程缓慢,表明我国第二产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我国第三产业GDP占比还没有过50%,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二)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及诱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惠民政策的实施,我国各行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伴随着这一变化,我国行业间收入分配关系也在不断改变,收入差距逐步扩大,表1列举了本世纪以来部分年份我国行业的最高工资和行业最低工资,充分体现了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

表1表明,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行业职工平均工资不断提高,由2000年的9 371元提升到2014年的60 503元,增长6倍多。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收入分配关系的变化,各行业间工资水平提升差异很大,一些垄断性行业、新兴行业收入增长迅速。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从2003年开始跃居第一,并由2003年的30 897元迅速增长到2014年的100 845元,金融业从2009年开始跻身第一,由2000年的13 478元增长到2014年的108 273元,增长了8.03倍。而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收入增长却始终迟缓,如农、林、牧、渔业在这15年来始终都是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2014年行业平均工资也仅有28 356元,行业间收入差距由此形成。

以上数据表明,行业间人力资本差异导致了行业工资水平的差异,高技术的劳动力聚集在高收入垄断性行业,低质量人力资本因“门槛效应”而难以进去,造成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13]。产业结构正是通过就业结构和资本回报率影响着收入分配关系和行业收入差距。

(三)产业结构和行业收入差距变动趋势分析

为了便于观察,本文选取了其中七个具有代表性的行业进行分析。图2从七大行业2000-2014年的产值变化来分析行业的发展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图2可以看出,农林牧渔业增长速度后期开始逐步下降,2013年开始,批发零售及餐饮业产值超过了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速度明显提升,金融业产值在近几年也加快了增长步伐,产值从2000年的4 836亿元到2014年的46 665亿元,增长了9.65倍,说明金融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的某些行业吸纳劳动力数量远远小于第一产业,但其增长速度却不逊于第一产业,表明产业间发展的不平衡。

从图3可以看到,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在2003年之后下降较快,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一直在逐步提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规模很大,但限于人员素质,多转移到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第一与第三行业之间的转变,第二产业虽然产值比重大,但资本密集型行业占比过大,不能分享经济发展和工资增长的福利。第三产业产值还有待提高,反而能够吸收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这表明,行业高产值与低就业人数相对行业低产值与高就业人数,行业职工工资水平自然会显著不同,从而拉大了行业收入差距。

三、产业结构与行业收入差距的互动机制分析

(一)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

产业结构就是各产业的构成以及各产业间的比例和联系。有关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一般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根据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经验,探索各产业的合理结构;二是研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14],而本文主要探讨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行业收入差距的关系。如何定义产业结构的变化,评价产业结构的优劣,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很难形成统一的说法。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利用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分别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来刻画,二是利用第三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来表示,二者各有优劣。本文在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中,主要采用第二种方法,即采用产值占比来刻画产业结构的变动或优劣。

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化规律和特征,很多看法值得我们借鉴。克拉克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换规律,并发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劳动力占比呈现出逐步增大的趋势。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二元经济结构,一种是有着先进生产方式和较高工资水平的工业部门,另一种是有着传统生产方式和较低劳动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在经济发展初期,资本积累快速增加,工业部门大量吸收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当资本积累到一定规模后,经济发展出现转折,资本积累慢慢赶上劳动力供给,劳动边际生产率逐步上升,二元结构逐步走向趋同。此外,产业结构变迁还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除受资本积累、资源禀赋和需求影响外,更与市场制度、人口流动制度等各种制度有关,这些制度对产业结构有着直接影响,这就是产业结构变动中的制度变迁理论。

无论是克拉克从劳动力转移研究产业结构变迁的克拉克定律,还是刘易斯从二元经济结构探讨劳动力转移规律和产业结构变化特征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以及后来的制度变迁理论,都一致说明了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在这种产业结构变迁中,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随着劳动力的转移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呈倒U型曲线的库茨涅兹规律,这种大趋势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如何表现、产业结构变迁与行业收入差距的连续互动关系仍未有明确的结论,值得分析和研究。

当代经济学家库茨涅兹率先对经济增长中收入差距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中指出,对于整个工业化过程,收入差距的变化轨迹表现为倒U型曲线,行业收入差距也呈现出大致相同的规律。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并不是没有例外,许多国家因各种原因特别是产业或行业结构不合理,长期处于行业收入差距悬殊的阶段,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甚至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不能自拔。

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其认为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由于其技能和水平的差异,很容易集中在不同的行业,而不同水平的人力资本,有着不同的生产效率,产生不同的行业收益,便形成了行业间收入差距。

(二)产业结构变动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

劳动经济学理论表明,竞争性的行业收入差距主要是由产品和劳动力的供求状況以及资本构成、劳动生产率和人力资本的差异等市场自我调节形成的,非竞争性造成的行业收入差距主要是由于垄断和制度因素所导致。产业结构一般会由于新技术、新能源的广泛应用或政府调节而不断调整,进而影响收入分配和收入差距。图4反映了产业结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过程与机制。

劳动市场作为桥梁的传导过程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产业结构变动导致劳动生产率变化,進而影响到行业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劳动力供求失衡导致劳动市场的调节与劳动力流动、就业结构改变,进而影响收入分配和行业收入差距。更准确地说,是不同行业的边际生产率导致了行业收入差距。一般来说,传统型行业边际生产率较低,资本与技术密集行业边际生产率相对较高,边际生产率的不同势必会给边际产值带来不同,也就形成了劳动收入差距。2011年,我国软件与计算机服务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为农业的约35倍,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更容易转化为工资的提高,根据相关测算,与传统行业相比,新兴行业劳动生产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职工工资就会多出近7个百分点。如果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不重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其劳动收入的差异即行业收入差距必然会出现。

要素市场作为桥梁的传导过程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不同行业的资本回报产生差异导致资本收入的差异,进而影响行业收入差距;另一方面,资本的流动也会影响收入分配情况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会改变要素的边际生产率,进而改变要素所有者的收入。产业结构的调整,会使一部分行业兴起,也会使一些行业衰落,要素的边际效率也随之改变,进而影响收入分配关系和行业收入差距。

(三)收入分配与行业收入差距对产业结构的反作用

如前所述,产业结构通过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影响收入分配和收入差距,而收入分配和收入差距的变化也会反过来影响产业结构。收入分配主要通过市场需求与要素供给来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不同收入的消费者决定了不同选择,形成了经济中的需求结构;另一方面,不同收入导致要素的不同流向,形成了要素供给结构,正是这两方面引起了产业结构变动。收入结构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反作用机制见图5所示。

生产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当收入和需求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无论是需求数量还是结构都会对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影响。收入结构的变化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传导过程表现为:收入改变消费需求,进而影响生产和产业结构。

根据经济学生产要素理论可知,收入在行业、地区间的差距决定着要素供给的流向。要素市场中,行业收入差距会驱使要素逐利性流动,进而形成新的要素市场结构,最终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在资本市场上,资本比劳动力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和趋利性。收入分配关系的改变导致利润收入的变化,进而影响资本市场结构变化,最终形成新的投资结构和新的产业结构。

上述分析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动影响着收入分配关系和行业收入差距,同时,行业收入分配关系和收入差距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有着一定反作用。本文在实证研究中侧重于探讨产业结构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

四、产业结构与行业收入差距的动态关联分析

(一)数据的来源与选取

本文选取2000-2014年我国各个行业职工平均工资(表2)来计算行业基尼系数GN。在这15年期间,我国在2003年进行了第二次行业条目的调整,考虑到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行业分类不同,对不同时期行业门类进行了合并处理,分别计算不同年份的行业收入基尼系数GN。产业结构优化指标(TR)选用第三产业产值的GDP占比来度量(表3)。为了计算处理方便和数据的平滑性,对两个指标都进行了对数化处理,处理后分别用LGN、LTR表示。

(二)产业结构与行业收入差距的因果检验

一般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来度量行业收入差距。本文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建立如下改进了的行业收入差距基尼系数GN。

式中,y i为第i个行业的平均收入;μ为行业工资平均值,N为行业数目;GN为反映行业收入差距的行业基尼系数。

研究数据通过ADF单位根检验,表明GN与TR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可以进行因果检验、协整分析,对表2、表3的数据进行处理,运用Eviews计算可以得到表4的结果,在滞后第3期,产业结构是行业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行业收入差距有着显著影响,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三)产业结构协调指数与行业收入差距的回归分析

根据Granger因果检验,产业结构变动或升

级是行业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产业结构优化效果的测度,前面是用第三产业产值所占GDP比重(TR)来表示的,这里再引入协调指数CI,即用经济体结构优化前后的产值比来表示的式(2),进一步刻画产业结构变化的效果。我们以行业基尼系数GN为被解释变量,以产业结构优化效果的测度即协调指数CI和第三产业产值所占GDP比重(TR)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产业结构变动或升级与行业收入差距的数量关系。

一般地,如果协调指数大于1,表明产值增加,产业结构合理程度提高,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如果协调指数小于1,说明产值下降,产业结构没有得到优化。这样我们可以建立式(3)产业结构变动或升级与行业收入差距的回归模型,即用第三产业产值所占GDP比重(TR)和协调指数CI来解释行业收入差距的变化。

选用我国2000-2014年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表2、三产业增加值变化情况表3和行业产值变化表5来分别计算行业基尼系数GN、第三产业产值所占GDP比重(TR)和协调指数CI,运用Eviews对式(3)进行回归,得到式(4),回归结果表明,协调指数CI和第三产业产值所占GDP比重(TR)的t值很高,拟合优度为0.92,整个方程极为显著,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改善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占比和产业协调指数,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系统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以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及行业收入差距的变化为主线,从历史的视角直观考察了我国2000-2014年间产业结构变迁的状况以及行业收入差距变化的轨迹,并实证检验了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行业收入差距的因果关系,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二者的数量关系。本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从现状分析来看,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有着明显的特点和趋势,第二产业GDP占比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主要的變化还是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业的流动。行业之间高产值与低就业人数相对低产值和高就业人数这一特点,扩大了行业收入差距。

2.理论分析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动一般会形成行业格局,促使不同行业的兴起与衰落,也会不断改变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效率,进而影响收入分配关系和行业收入差距。而收入的差距也会导致要素逐利性流动,形成新的要素市场结构,促使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行业收入分配关系的改变,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对产业结构变动也有着一定反作用。

3.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变动是行业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两者存在显著的关联关系,产业结构变动对行业收入差距有着明显的冲击效应。

(二)相关政策建议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有了明显改善,但是资源廉价开发和过度利用、环境严重污染与恶化等“粗放型”发展方式说明我国产业结构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在产业结构调整初期,可能会形成一定的行业收入差距,但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低收入行业的职工收入水平最终将会逐步提高,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就会逐步缩小。本文通过对产业结构与行业收入差距的理论机制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如下组合政策建议:

1.各级政府和社会部门应充分认识到产业结构变动对行业收入差距的显著影响和行业收入差距对产业结构的反作用。通过产品、劳动力的供求情况,以及资本构成、劳动生产率和人力资本的差异来调控行业收入差距,逐步消除非竞争性因素造成的垄断利润或制度性因素所带来的行业差异。

2.国家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中应着力提高我国第三产业占比。回归分析表明,第三产业产值所占GDP比重(TR)每提高一个百分点,行业基尼系数下降0.006 4。我国目前第三产业产值所占GDP接近50%,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据此进一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3.经济管理部门在制定产业政策,推进产业发展中应高度重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协调指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否有利,关键要看产值增加的幅度即协调指数是否明显大于1,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三个产业的占比,更要重视产业结构变动的协调程度和实际效果。此外,还要重视行业垄断、制度因素以及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影响,以促进各行业的均衡发展,从本质上全面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1]王东京.谁是中国调结构的主体[N].学习时报,2012-10-08(4).

[2]魏农建,刘静波.产业结构调整的政治经济学诠释[J].产经评论,2011(1):14-21.

[3]DeSoto J H. The theory of dynamic efficiency[M]. New York: Routledge,2009:23.

[4]岳希明,李 实,史泰丽.垄断行业高收入问题探讨[J].中国社会科学,2010(3):77-93.

[5]凌继全,毛雁冰.行业垄断、异质性人力资本与服务业工资差距:14个行业样本[J].改革,2012,(11):135-143.

[6]姜兴坤.产业结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1(14):15-16.

[7]顾 严,冯银虎,我国行业收入分配发生两级分化了吗:来自非参数Kernel密度估计的证据[J].经济评论,2008(4):5-13.

[8]马 骊.行业收入差距的形成机理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2010(6):107-110.

[9]冯素杰.论产业结构变动与收入分配状况的关系[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8):50-56.

[10]阎 肃.产业结构变迁、劳动力转移与收入分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2(1):3-8.

[11]张柏杨.金融抑制、产业结构与收入差距[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10.

[12]贺 丹,赵玉林.产业结构变动对生态效益影响的实证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694-699.

[13]邱兆林,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基于人力资本异质性的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15(2):21-25.

[14]陳晋玲.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的VEC模型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20-325.

(责任编辑 王婷婷)

Research into the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Structures Impact on Industrial Income Gap

LIANG Shao-hua, PENG Ding-yun

(School of Economics,WUT,Wuhan 430070, Hubei, China)

Abstract:Since the widening industry income gap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ustained growth in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y and economy, it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on industrial income gap an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m. This pape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about industry structure and income gap from 2000 to 2014, using proxy variable which depicts essence of both to conduct casual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finding their dynamic relations and quantitative relations. And it also discusses the mechanism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oordination index and the third industry proportion impact on industry income gap.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research, we propose some suggestions for policy combination which is to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narrow income gap among different industries and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harmony.

Key words: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y income gap; Gini coefficient; coordination index

猜你喜欢

基尼系数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新视角下理论基尼系数的推导及内涵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地区特征研究
产业结构
什么是基尼系数
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10年基尼系数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人的收入差距被夸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