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特朗“助”勒庞上位害了法国?
2017-05-09潘亮
潘亮
被媒体称作“法国特朗普”的极右翼国民阵线候选人,玛丽娜·勒庞在周日决胜局落败,让很多人松了一口气。法国传统主流政党庆幸法兰西传统价值没有落入这个“法国最危险的女人”手里。不可否认,在近年全国性选举中,国民阵线取得节节胜利,地位不断巩固。40多年来,勒庞家族与其领导的国民阵线从异类上位到红人并非偶然,里面既有复杂的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政治需要。它的崛起,甚至可以说正是由它的政敌、前社会党领袖——法国两届总统密特朗“鼎力”助推而就。
上世纪70年代初,反对民主、极度排外的极右派运动“新秩序”亟待摆脱被边缘化威胁,推出新党作“面子”。它于1972年10月组建了国民阵线,任命“高官”国会议员让-玛丽·勒庞为主席,代表该党参加政选。然而成立国民阵线并未带来转机,它自己反而经历了10多年艰难的“跨越荒漠”时期:只有270名党员的国民阵线属于一个完全游离于政治风景外的小党。1981年总统大选,勒庞甚至没有获得500名议员签名,被迫失去参选资格。在当年立法选举中,国民阵线仅获得0.18%的支持率,落到建党以来的最低谷,国民阵线命悬一线。深陷困境的勒庞急需从媒体找到突破口,他需要用电视来宣传政纲,但却苦于没有节目邀请。绝望中,1982年5月26日他向时任总统密特朗写信抱怨国民阵线没有媒体关注,要求曝光。1982年6月,密特朗一纸回信如“救命稻草”般扭转了国民阵线的命运,“很遗憾一个政党的党代会没有电视、广播关注,希望宣传部门作出改进。”一周后,勒庞就成为电视一台晚间新闻节目的座上宾。1984年2月,勒庞作为嘉宾出席了著名电视访谈节目《真相时刻》。节目播出后,国民阵线的入党人数从每天15名猛蹿至1000多,支持率比先前翻了一倍,在3个月后的欧洲议会选举拿下10个席位。勒庞的胜利震惊了整个法国,他借此确立了该党全国性政党的地位。
此后,勒庞不断利用电视作跳板散布激进言论。“只要我一天不是黑皮肤,我就不会放弃种族歧视论调,这是高卢幽默”“纳粹屠杀过犹太人吗?毒气室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艾滋病人太可怕,他们的汗液、眼泪、唾液传染病毒”有了电视这个法宝,80年代的勒庞不遗余力地“推销”起排外、退欧、反犹太、反同性恋、反对堕胎、美化纳粹、恢复死刑等极端思想。全国各地的激进人士被他网罗,媒体称此为“勒庞现象”。
密特朗为何对勒庞上位“视为不见”,并怂恿媒体将其塑造为“共和国恶魔”形象呢?在密特朗当选总统后3年的1984年,其内阁遭遇严峻财政危机。民众的满意度降至28%,成为当时第五共和国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总统。
纪录片披露称,密特朗特别任命法比尤斯为总理:“形势糟糕,1988年大选社会党恐怕机会渺茫。你的任务就是提振经济,助我连任。”扶持极右翼勒庞成为另一枚削弱右翼、挽救社会党的绝佳棋子。因为勒庞的危险越强大,越容易团结左派分裂右派。1986年密特朗还通过设置比例代表制度,在议会选举中让国民阵线首次进入国家议会并拿下35个席位,彻底改变了法国政治格局。史学家评论,国民阵线取得历史性胜利,应该“为密特朗塑像致谢!”
暗中支持国民阵线,并没有让左翼取得绝对性胜利。希拉克领导的保卫共和联盟在1986年的议会选举取得的席位依然比执政党社会党多。密特朗迫于压力,提名希拉克为总理,开创了第五共和国史上左、右两党共治的先河。政敌的发展到达无法控制的局面,80年代起国民阵线还吸引到韩国邪教“统一教”的资助。这是都不在密特朗的政治算盘当中。感到恐慌的他在1988年联手希拉克,恢复两轮投票制,国民阵线在国家议会只保住1个席位,几乎被扫地出门。然而,“一旦开启装着魔鬼的瓶子,后果就一发不可收拾”。虽然数十年来执政党联合媒体不断“妖魔化”和边缘化国民阵线,以此作为转移视线、推托责任并巩固自身地位的政治战略。但国民阵线已逐渐成为议会以外的压力集团,经常尖锐揭露政治弊端、抨击执政党的无能和失误,让主流政党感到威胁。
自1995年总统大选起,国民阵线在各大选举中的得票率稳定在15%。玛丽娜·勒庞在2011年取代其父执掌国民阵线之后,致力于改善政党形象并调整政党方针。今年她力压左、右翼传统大党跻身大选第二轮。国民阵线虽再次败选,但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很大,法国政坛依旧密布着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