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4月进出口回归“温和增长”

2017-05-09倪浩卢戈

环球时报 2017-05-09
关键词:连平贸易顺差进出口

本报记者 倪浩 本报特约记者 卢戈

中国海关总署8日公布数据称,中国今年4月进出口数据较前月大幅度回落,且明显低于外界预期。针对此消息引发外界关于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可能减弱的担心,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8日告诉《环球时报》,4月进出口数据增长虽然放缓,但仍在合理区间,在全球很多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比较严重,逆全球化对全球市场搅动很大的情况下,中国外贸取得这样的增长还是难能可贵的。

较3月增长数据近乎“腰斩”

路透社8日报道称,根据中国官方数据,4月,按美元计算中国出口额同比上升8%,进口额同比上升11.9%,贸易顺差为380.5亿美元。今年3月,按美元计算中国出口同比增长16.4%,进口增长20.3%,贸易顺差为239.2亿美元。以上数据对比显示,4月份出口、进口额增长率均较3月份大幅下降,近乎“腰斩”。贸易顺差则较前月大幅增长超过50%,且大幅高于外界预期。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在3月进出口数据显著增长后,中国4月数据增速明显放缓,原因包括贸易环境改善有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降等。不过有分析称,此次中国贸易数据下滑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明显,且结构改革在中长期将重新推动贸易额上升。另外,基于欧元区政治企稳和经济复苏,以及美国非农数据持续向好,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复苏也将支持中国贸易及经济数据改善。

白明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4月份的数据表明中国进出口虽然放缓,但是仍然在增长,“只不过在回归温和增长”。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8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4月份出口增长较3月大降,主要是因为3月份出口暴增所致。连平认为,“根据往年经验来看,年初几个月的出口增速波动性很大,导致3月份反弹走高”。

中美贸易顺差或成美方砝码?

彭博社报道称,从总的趋势看,全球经济的复苏尽管缓慢,还是对中国贸易数据的增长起到一定支持。从具体数据看,中国对美、欧、日、东盟等主要市场进出口还是保持相当程度的增长。其中,今年前4个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17.8%;从美国进口增长26.8%;对美贸易顺差达到4892.2亿元人民币,增长12.2%。尽管美国特朗普政权仍高度关注美对华贸易逆差问题,但中美之间爆发贸易战的可能性已经显著降低,这也推动了中美间贸易的增长。

对于中美贸易顺差进一步上升,连平认为,可能对中美开展为期100天贸易谈判的“百日计划”带来影响,成为美方谈判的一个砝码。“美国希望减少对华贸易逆差,中国将增加美国公司对华出口,以实现双方优势互补,逐渐改变贸易不平衡状况。”连平认为,特朗普执政后贸易保护主义并未表现得像悲观主义观点那么强烈,中美难以形成贸易战,特朗普意图以双边贸易谈判取代多边贸易协定,可能会改变游戏规则,但不会带来贸易停滞。

期待继续挖掘内需

中国贸易数据的走低也对金融市场产生一定影响。8日,上证综指下跌0.79%,收报3078.61点,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并创下近7个月指数新低。机构观点多认为,目前市场情绪较为低迷,部分传统产业板块资金流出趋势明显,投资者仍密切关注政策走势。

彭博社认为,在全球需求缓慢复苏的背景下,中国贸易增长仍“保持韧性”,但外部需求脆弱、国内产能结构调整及国际市场价格因素均对贸易额产生直接影响。在国际上,保护主义冲击自由贸易体制,使得贸易数据很难维持高增速。在作为经济驱动力之一的外贸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中国需要更加倾向于挖掘内需,发展新经济业态,以支持经济增长势头。

《日本经济新闻》称,贸易数据下滑表明中国经济难以再现过去的高速增长,但中国政府正推出新一轮经济振兴措施,并期望基于互联网及服务业的新经济业态能够刺激内需,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但也有分析认为消费和投资因素增长缺乏有力支撑。中国经济要完成年内的计划目标,仍需要面临挑战。▲

猜你喜欢

连平贸易顺差进出口
美联储加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相关性
叶连平
九旬乡村教师叶连平:“给孩子们上课,我就是享福”
2018年1至11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已超2017全年
连平举办精品奇石展
中国2017年对美贸易顺差增至2758亿美元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11月全国进出口统计
7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0.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