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观中马大桥成马尔代夫时尚

2017-05-09苑基荣

环球时报 2017-05-09
关键词:米拉马尔代夫大桥

本报赴马尔代夫特派记者 苑基荣

流畅的线条构成大桥斜拉索,一辆小汽车奔驰在桥面之上,欢快的鱼儿在桥下海水中畅快游弋,整齐的桥墩在汹涌洋流中稳固屹立……这是8岁的马尔代夫小朋友米拉兹所画的中马大桥。4月6日,由中国援建的中马大桥施工已完成一半,这是马尔代夫第一座桥。马尔代夫人对中国施工方的技术和效率赞不绝口,从大桥开始建设,就把它当做风景来看,参观大桥的施工已经成为很多当地人的愿望。

岛屿间千百年靠摆渡联系

1192个岛屿,水清沙幼,碧海蓝天,鱼群环绕,得天独厚的优美环境让马尔代夫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旅游度假胜地。然而千百年来这些岛屿主要靠摆渡联系彼此,这严重制约马尔代夫的发展空间和步伐。马尔代夫虽岛屿众多,但能居住的不足200个,其中以马累岛、机场岛和胡鲁马累岛为主要居住岛,马累岛到机场岛需要摆渡,《环球时报》记者下飞机后需坐10分钟摆渡船前往马累岛。

马尔代夫群岛地处印度洋要冲,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被誉为“上帝洒落人间的一串珍珠”。从飞机上俯瞰,一座座小岛就像一颗颗珍珠镶嵌在碧蓝的海面上,与周围浅水相间又如一池池田田的荷叶,其中两个较大荷叶之间飞架了一条钢铁桥梁,塔吊、龙门吊等清晰可见。机场岛到胡鲁马累岛有一条公路相连。超过15万人居住在面积不足1.8平方公里的马累岛,道路窄到连货车卸货的地方都没有。如果修通马累岛连接机场岛的大桥,三个岛连成一片,马尔代夫国家发展空间会发生质的飞跃。

旅游天堂成施工“地狱”

中马友谊大桥位于马尔代夫群岛潟湖与外海交汇处,海风强劲,洋流多变,加上珊瑚礁地质、深水、高温、高辐射、高湿度、高盐等,施工条件极为恶劣。当地常年气温32摄氏度左右。无风涌浪高达3米,大桥主桥所处海域水深27米—46米。作为世界首座在珊瑚礁上建设的大桥,中国桥梁建设者们攻破不少世界性难题。此外,马尔代夫没有建筑材料,所需钢材、水泥和砂石都得从中国运过来。

不仅施工条件恶劣,马尔代夫环境脆弱给环保工作带来很大压力。现场焊工每人自带一个小桶,收集所有焊接剩下的垃圾,桥上产生的所有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全部转移到桥下,一滴油都不能滴入海里。记者在桥上看到桥墩下不时有小鲨鱼出没。当地人沙哈德正在岸边观桥,他指着几米外湛蓝见底的海水说:“大桥施工到现在,每天那么多材料运到大桥上,用油用水,还要焊接,海水依然这么蓝,这让我很吃惊和好奇,中国人是怎么做到的?”

当地人在桥上过生日

马尔代夫人习惯了船只和摆渡,对大桥充满了好奇。人们把将合拢的桥比喻为即将腾飞的鸟,在大桥竣工后可以从桥上骑着摩托车去上班。大桥是马尔代夫年轻人梦想起航的地方。

马累岛临桥一面每天都站着很多观桥的人,马尔代夫住房与基础设施部为此在技术组驻地附近修建了配备望远镜的观景平台,人们下班后聚集在此看大桥施工进展。当地女性阿利亚在岸边指着大桥告诉怀中不到两岁的儿子:“这是桥,这是中国人建的大桥。”无论官员和民众,一提起大桥,都会竖起大拇指用中文说:“好”“谢谢”。马尔代夫住房与基础设施部一位官员为了表达自己对大桥的喜爱,特意要求技术组为他在大桥上办生日聚会。为了满足马尔代夫人的好奇,技术组定期组织当地民众走到大桥施工现场,零距离体验大桥施工。

当地民众都以参加大桥建设工作为荣,阿米拉就是其中之一。阿米拉目前在项目组中做人力资源主管,曾留学中国,能说汉语。“我父亲因为我在这里工作而自豪。我选择学中文是因为中国越来越强大,汉语越来越普及,马尔代夫参加了‘一带一路建设,这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新机遇。”

“大桥建成后将有效缓解马累岛居住和交通拥挤状况,为大马累环礁的经济发展打通交通大动脉,为马尔代夫中心城市功能拓展和经济腾飞奠定重要基础,”马尔代夫住房与基础设施部长穆罕默德·穆伊兹对记者说,“友谊大桥是马尔代夫经济发展之桥、社会发展之桥。大桥的建设打开了我们的发展大门。”▲

猜你喜欢

米拉马尔代夫大桥
相关论
米拉的豁口
逃跑的大桥
米拉雪山
数鸭子
港珠澳大桥通行全攻略
马尔代夫
把赞美送给米拉
赵薇:在马尔代夫跑步修行
马尔代夫要变卖 总统游艇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