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探讨
2017-05-08胡啸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房屋建筑的需求在不断增加,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提升房屋建筑的稳固性和耐久性是非常重要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抓好结构工程的质量,搞好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作为建筑工程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材料,钢筋混凝土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如果钢筋混凝土的质量低劣,将会导致部分建筑留有隐患,严重的会发生倒塌事故。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因此,做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是房屋建筑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探讨
一、混凝土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中的作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稳定性和耐久性,是建筑物安全的重要保障。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的,但是,不管是钢筋还是混凝土,都有着其他材料代替不了的特性,这两种材料组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它施工过程是房建的基本工程,是房屋质量的保障。另外,房屋建设中还有很多的施工环节都是与混凝土相关的,因此,在建筑企业,一定要加强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除了有着非常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以外,它的造价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这是钢筋混凝土能够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业一定要高度重视钢筋混凝土的作用,采取措施来强化混凝土施工工作,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促进施工人员按流程完成建设。混凝土施工结束后的浇带技术也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关键,因此,建筑业要对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加以重视。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一)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孔洞。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蜂窝、孔洞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混凝土的结构出现疏松,石子之间出现类似蜂窝状的空隙,出现许多小凹坑、孔洞,表面比叫粗糙,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3点:(1)施工人员在模板的表面没有涂隔离剂或涂刷的不够均匀导致的,模板表面粘附有一些干硬的混凝土块或其他的杂物,使其表面存在很多的小凹坑甚至形状有一定的扭曲。(2)使用的模具没有紧密的拼缝,出现缝隙以及孔洞导致在浇注混凝土时出现跑浆的现象。(3)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因振捣的方式不正确从而导致处模块的边角没有振实,一旦受到外物的敲打或撞击就会出现楞角损坏的现象,从而出现蜂窝、孔洞。
(二)混凝土强度不均匀。混凝土强度不均匀主要表现为混凝土的结构构件强度偏高或偏低,局部的强度差异很大。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使浇筑混凝土板的结构节点能够维持在同一强度和水平区域,最常用的做法是在浇筑混凝土柱和梁板时进行集中的两批次浇筑,但在实际的施工中由于供应的困难和一些其他因素的干扰,很难做到将混凝土浇筑平均的维持在同一水平区域的每个节点上的。
(三)混凝土产生裂缝、夹层。在混凝土结构中很容易出现网状、不规则形状以及横向纵向各种形状的裂缝,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1)首先是由于混凝土水泥的自身性质而导致的,如果在初期水泥硬化时没有做好相应的水分养护措施,就很容易出现干缩裂缝的现象,一般这种裂缝极易出现在混凝土板块的表面,裂缝的面积相对较小。这是因为水泥是一种脱水性材料,经脱水硬化后就会凝固收缩。(2)由于市场竞争机制的激烈导致很多企业家为了实现低成本低价格的市场竞争优势采用低性能的粉煤灰混凝土,甚至还有的用砂粘土含量高、细度模数较低而且掺杂大量外加剂的混凝土,从而导致混凝土的水灰比以及、坍落度过大,一旦混凝土中砂子的含量过大使混凝土的拉伸强度降低,容易出现塑性收缩裂缝。
三、钢筋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一)加强工程监控。要强化各级领导、施工管理人员以及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在建筑工程的全过程推行质量管理,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并落实质量保证相关措施,在施工企业中进行自检、互检的活动,并建立激励机制,实时把控质量监督,清除质量隐患。
(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原材料质量不均匀,势必导致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波动,所以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钢筋是对钢筋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材料,因此,钢筋要符合规范规定并且经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2)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中对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及时进行调整。应当经常对混凝土含水率进行测定,了解在运输过程当中混凝土的拌和物坍落损失,在一定的水灰比下,对用水量和砂率进行调整,保证混凝土强度,外加剂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钢筋必须具备出厂质量证明和试验合格的报告单,其加工、绑扎、配置、安装与焊接都必须符合规范。
(三)模板安装的质量控制。
按照规范规定,必须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工程结构构件的各部分形状、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确。模板的安装应同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對新浇筑混凝土的侧压力、重量以及施工中产生的荷载,要能够可靠地承受。模板的接缝应当严密,避免漏浆。对梁断面的尺寸、轴线位置、标高进行检查,并与工程施工设计进行比对;对模板拼接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模板拼接缝隙的严密性,并采用可行并合理的方法对拼接处的缝隙进行封堵;对于发生变形的模板,需要对其进行修理,待其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后才能将其应用到工程施工中;除此之外,需要对悬挑结构的拆模时间进行控制,同时注意拆模的顺序,先对侧边模板进行铲除,并在拆除过程中始终注意棱角的保护。
(四)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1)浇筑之前要把模板内的泥土、木屑、砖块、钢筋上的油污等进行清理,木质模板进行浇水湿润,保证混凝土强度。在浇筑的时候,对每层混凝土顺次捣实,防止漏振。(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中对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及时进行调整。混凝土拌和的时候应当对材料的计量进行准确控制,水与水泥称量误差应当控制在2%之内,骨料应当控制在3%之内,拌和均匀性通常以拌和的时间控制,一般是1―2分钟,加入外加剂的应当适当延长。(3)注意施工缝的留设和处理,施工缝位置宜在结构受剪力比较小而且方便施工的部位留设。对于柱,要留设水平施工缝;对梁、墙、板等,要留设垂直缝。继续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当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及时进行施工缝表面的处理,使新、旧混凝土能够紧密接合。(4)浇筑完毕后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养护工作,保证必要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水泥水化能够正常进行,避免干缩裂缝。
(五)严格施工作业管理。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管理工作,对于浇筑钢筋混凝土的每一个工序,都应当着重强化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尽量避免除了质量问题才处理的事后控制。(1)施工作业人员上岗前,应做好技术交底关,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技术交底时一次交底清楚。(2)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验收规范和技术规范施工。3)混凝土构件在脱模翻转时,应尽量在铺砂平整的场地进行,翻转时注意构件的稳定性。(4)保证混凝土的养护质量。应严格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和养护措施,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并定期浇水养护,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度。
参考文献:
[1]周晓飞.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J].城市建筑,2013(18)
[2]夏太林.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2016.09
[3]曾金辉.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质量问题与控制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2
作者简介:胡啸,1995出生,黄河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2013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