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静态人物的光线处理

2017-05-08江铁军

魅力中国 2017年1期

摘要:“人”是一切文艺作品表现的主体,是艺术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作为一名照明师对人物光的认识和掌握应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影视静态人物的光线处理是整个光线处理的基础。人们对影视画面中主持人和在影视画面中的人,都愿意看到美的一面,更欣赏美的光效,这就要求我们对人物造型的布光需要增加美感,以产生吸引力,使人物缺陷尽量隐匿起来,而使其优点(光彩)处得到最大限度地表现。本文重点介绍影视静态人物中的光线处理方法和技巧,供大家交流!

关键词:三点布光;静态人物;光线处理

一、影视静态人物布光

我们在研究光线处理时主要是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所以我们必须很好地把握“人”的特点,人物照明基本方法为三点布光。

三点布光

三点布光:即处理照明中的三个基本光线:主光,辅助光和逆光。三点布光是来于现实生活,在自然光下,物体都自然形成一定的光影结构。这种光影结构不是杂乱的,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性。如果我们在阳光下观察某一物體,就会发现这一物体在阳光照射下形成明显的受光面、背光面和影子。而这受光面就相当于主光的照明;物体的背面得不到阳光的照明应是黑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并非这样。它也存在着光线的变化,它的背光面和后面总是具有一定的亮度,表现出深浅不同的层次。当然这不可能是直射光线而是散射光作用下的结果。它相当于我们在布光中使用的辅助光提供的照明效果。

在影视人物布光中,人的头部我们把它当作球体,身体当作圆柱体。要想把它立体地表现在二维的影视图像中,仅有一个光源,反映出一个亮面是不理想的,需要把这个灯放在合适的方位上,打出一个亮面,再用另一盏灯把人物的暗部层次展现出来,为了进一步塑造人物立体形象,在人物背后位置还需再设置一盏灯,勾划出人物的轮廓线条。以这种方式,形成了三个不同点在三度空间中的灯光位置。这对于再现物体的立体形状是较为完美的一种形式。所以三点布光是源于生活,在影视中对人或物体的造型形成一种典型的布光方法。

三点式布光法是运用主光、辅光、轮廓光三种基本光进行照明布光方法。 这三种光线的共同作用下,完成了人物基本造型。(图1)

二、人物静态布光的光线处理

对于人来说,都有类似的特征:眼、鼻、嘴、耳是“相同”的,但人与人脸型的种种差异,眼嘴的凹凸、形状,鼻的高低,耳的形状又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即要掌握人物基本布光技巧,还要学会非一般脸型的布光处理(修饰)方法。

(一)影响画面图像布光效果的因素

1.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的选择

实际上就是对于三点布光三点的水平和垂直角度的选择。

(1)选择主光

主光在画面光线造型中起主导作用。主光的位置和角度的选择,决定我们把重点放在人物面部形态的主题上,我们要突出,即从画面的效果上塑造人物形象。对于播音员和主持人更多是从美化的角度来考虑的。所以一般来说,主光可设置在离摄像机一定角度位置,它能造成面部的明暗层次,表现出外部形态、表面结

构和质感。(图2)

另外主光的位置选择在机位的左侧或右侧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人物脸部的匀称度和比例,一般主光在偏瘦的一侧,这样很好的展现了人物完美的面部。二是人物在讲话中是否有动作。如果有,就要考虑由此产生的阴影落点,是否影响图像。

选择垂直角度的主灯可以在15度到45度之间进行,一般在20度到40度之间。如果人物较瘦并且眼窝有所深陷,灯位可降到25度到20度左右。如果我们强调的是人脸的三维立体感,让光线的强度和光的表现,或者让人更胖,可以升级到40度或45度。

(2)选择辅助光

辅助光主要用于调节光比,减少主光投射的阴影(以减少主光与阴影部分的亮度),主要表达暗面的层次。

在设置辅助光时要注意几点:

辅助光应照亮主光照射不到的阴影部分,但它不能再次形成阴影。如果产生阴影,它应该投在原来已有阴影的部位,或者光影极为轻淡。否则会影响图像光调和人物造型。

辅助光的高度要严格掌握。在静态人物布光中,辅助光不易太高,否则鼻子下面会有小部分阴影出现,不利于光影统一。

辅助光的光位一般设置在主光相异的方位上,其目的是更好地完成辅助光的作用。

(3)选择逆光

逆光是为了在二维的画平面上更好地再现三维立体图像。

逆光又能把人物的头发或发式的形和质感表现出来,尤其是女性的蓬松发式。在逆光下,人物的头部、肩部产生明亮、光滑、连续的轮廓线。它不仅体现了轮廓特征,而且利用光度间隔显示了三维空间,增强了人物立体感。

逆光的光位和投射角度也直接影响人物造型,光位太侧会使人物鼻头出现高光,影响人物造型;太高会投射到人物头顶形成“光斑”。

2.光质的选择

光线从形态和性质上分为:直射光、散射光。

人物布光对于光质选择必须从实际出发,我们前面讲到对女性的人物布光尽可能采用柔光。但有时也可以采用直射光来造型(胖的脸型);另外逆光多采用直射光。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可采用散射光和直射光配合的处理。因为人物布光实际是即满足摄影(像)机的技术要求更重要的是造型艺术,所以一切应服从于造型的需要、画面图像的需要。

3.光线强弱的选择

光线强弱的选择必须首先满足摄影技术的要求。根据经验在影视摄像演播室一般摄像机光圈要求大约在5.6左右,这样对景深和图像质量都比较好。另外就是人物的主光与辅助光的光比(大约2:1.5)、逆光与主光的光比(大约2:1.2)、人物与背景光的光比(大约2:1.3)。

当然这里讲的只是一般的光比范围,仍然要注意具体的情况。

总之通过正确的人物布光方法可以改变一个人在图像中的年龄、胖瘦和美的印象。相反用光不正确则会使人物显得苍白、疲惫、更易暴露形象上的不足。

三、人物光线处理中的几种问题

(一)人物主光方向问题

人物的主光方位必须是以环境光源为依据,这是处理人物光线的基本方法。只有当人物的主光与环境光源保持一致时,才能表现出画面的最大真实。

但是由于影视中人物是在不停的运动之中,这就造成了人物主光方向与环境光源不一致的存在。例如:光源處于人物的后方,即人物处在逆光状态下,则光源成为轮廓光或侧逆光的依据,这时人物主光可以用各种形式的假定性光源处理。但必须假定的合理,让观众感觉不到是假。

画面中不出现光源时,人物的主光方向全然需要按假定性光源来处理。习惯的处理方法,往往是把主光方位处理在人物视线的方向上(或略高于视线)。这种方法有两个优越性:其一,当人物离背景较远时,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避免主光投影落在背景墙面上,同时也避免人物主光干扰背景亮度。其二,主光本身能起到眼神光的作用,一举两得。

(二)光效的再现与效果的处理

处理人物光线时,为了创造某气氛,需要再现生活中的某些光线效果。而对画面中的人物用各种光效处理,如再现灯光、月光、火光、水波反射光、纸烟的火光等。一般有两种作用:

1.情绪效果光

它是在人物面孔上利用再现和夸张的某种效果。配合表演来揭示人物内心的激动情绪。这种效果光的情绪是不固定的,它可以是光源的某种性质的光线为依据,也可以是它的夸张。如在战斗中,机枪射击的火光闪动,浮云月光的光影在脸上的反映,这些都是夸张的效果。它能表现出当时人物内心情绪。

2.自然效果光

为了增加画面的层次与阶调,平衡色彩,再现生活气息,表现特定环境条件、时间等。也往往在人物的光线处理上适当的有分寸的再现自然光线的某些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德仲.舞台灯光设计概要.中国戏曲出版社,2007

[2]李宏虹. 现代电视照明.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金长烈 舞台灯光艺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李兴国、田敬改 电视照明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简介:江铁军(1982- ),男,安徽潜山,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影视摄影摄像、影视灯光。单位: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