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刍议

2017-05-08霍静

魅力中国 2017年1期
关键词:说明文初中语文

霍静

摘要:说明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容易失分。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说明文的教学效率成为当下语文教师共同思考的教育问题。笔者将在下文中以初中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深刻探讨说明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说明文;语文;教学

说到说明文阅读教学语文教师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易教难考。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说明文大多比较通俗易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紧扣说明文要素即可。但是学生在语文考试中碰到说明文阅读题目却往往感到棘手,也是失分的重要领地,出现错误较多。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从整体出发,设置合理的说明文阅读教学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的主要思路

(一)能够概括主要内容

首先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说明文的题目。就说明文自身题材而言,文章的题目往往包含着文章的重要内容;其次,在阅读说明文的时候应该注重每个段落的中心句,且能够能正确理解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前两个步骤之上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概括。教师在教授说明文时,也应该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概括,针对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着重分析作者想要说明的主要部分,其次分析次要说明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选取文章的主要内容,合理忽略次要内容。在语文说明文考试题目中,有一种题型是需要学生填写表格,百分之六十的学生遇到这样的题目都会产生畏难心理,甚至有少部分学生直接采取放弃政策。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告诉学生图表题目只是在形式上产生了变化,其实质依旧是对说明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

(二)掌握说明文语言的特色

说明文和其它文体相比较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的准确性。要求学生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分析也是阅读题目中比较常见的题型。主要是通过范围、猜测、程度等方式来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根據不同种类的具体句子进行总结分析。比如:从某个角度出发、之一等词语可以分析出其“限制”作用;“大约”“可能”等词语出现可以判断出主要是说明猜测。

(三)学习说明方法的使用和作用

说明文作者对了准确的说明写作对象的特征,务必会使用一些具体的说明方法。就初中语文而言,对说明方法的考察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对说明方法的讲解。一般说明文使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和分类别,有时也会用到下定义。要学生学会判断这六种说明方法并不难,教师通过具体的说明文例子说明即可。但是,教师更应该对每种说明方法的主要作用给于分析。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能够较为准确、生动的列出文章当中的关键词,并在最后补充写道:使用该说明方法能够增强文章的准确性。

(四)准确判断出说明的顺序

说明文一般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判断文章的说明顺序也是比较易考的题型。时间顺序是最容易判断的一类,也是用的相对较少的一类。运用时间顺序的说明文都会使用表示时间的词语。判断空间顺序主要是易考方位名词,例如《故宫博物院》是运用方位名词说明的典型案例。说明文中较常采用的就是逻辑顺序,但是也是最为复杂的一类,有的是由概括到具体,有的是个别到一般,不可同一而论,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判断和分析。

二、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的具体步骤

(一)进行宏观把握

正如笔者在前文所述一样,下面笔者以《苏州园林》为例,具体阐述语文说明文教学的具体步骤。教师首先应该指导学生从题目出发;然后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阅读提示,帮助学生正确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获得整体上的感知;其次,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弄清楚学习该文章的重点,从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说明文的主要目标,使得学习更具有针对性;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能够在阅读中有效的捕捉文章主要内容,并进行自主概括。另外,在该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现在就在苏州园林中,作者所写的那些建筑就展现在自己的眼前,营造一种合理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在真实的探究环境中思考和学习。

(二)合作讨论

在进行说明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明文不同于抒情散文,具有一定的美感,说明文更多的是对具体的事物进行阐释说明,个人主观情感色彩较少,因此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新课改提倡的合作学习方式。上课之前先把同学按照一定的顺序分为若干个小组,在进行自我学习之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苏州园林》这篇文章主要说的是什么内容?该文章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什么?作者所写的《苏州园林》主要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你从文章的哪些词语中得知的?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理的分工,引导学生进行全面阅读,避免浪费课堂时间。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往往会交换意见,能够较快且准确的回答出教师之前给予的学习问题。并且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学习到了语文知识,更学会了如何进行团队合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指导总结

教师在让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还应该做好总结工作,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梳理,比如文章主要写的是苏州园林里的建筑,并且通过四、八、十二等数字来说明其门、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并且对该堂课进行反思,认真思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更好的改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传统的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主要是灌输式教育,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尊重。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做出适当的教育改革,摈弃传统教育模式中不合理的部分。在进行说明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对意境的营造,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展开授课活动。教师还应该注重说明文教学的顺序性,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说明文的内容,以及文章当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思考每种说明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的效果。

猜你喜欢

说明文初中语文
说明文阅读专练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