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规范用语的培养策略
2017-05-08陈秀慧
陈秀慧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语言表达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不具备数学语言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
长期以来,数学语言的教学没有得到我们足够的重视,很多老师对数学语言表达的教学地位存在片面性认识,认为语言表达教学应附属于识字、阅读、写作教学,并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重视。我们知道数学语言的表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处于启蒙阶段,这一阶段是培养和发展儿童数学语言的最好时期。但对于初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受所在环境、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数学基础、表达能力并不理想,词汇缺乏,生活见闻也不够广,他们大部分不能正确流利地表达出自己所看到的画面的内容,以及想要表达的自己想法,虽然在备课时我们努力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考虑,许多问题的提出都经过了深思熟虑,但在实际课堂中,我们的绝大部分学生还是会出现慢节奏的表述,语言表述出现重复、啰嗦、拖沓的现象较严重。
针对以上的现象,本人在任低段教学进行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培养的研究发现: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差,以至随着年级的增长在解决数学问题上出现了重重障碍,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度差,语言之间的转换不流畅,思维显得缓慢,从而造成数学知识接受、处理困难。这就需要我们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力。
一、从教材入手,让学生感悟离他最近的数学语言
学生的成长是在一个复杂的语言环境中过度的,生活的语言和数学特色的语言的差异在语言环境中冲突并不明显,但是用数学的感悟去认识身边的事物是无处不在的,尤其是学生的教材,特别我校属于农村小学,学生接触课外书的机会较少,我在教他们如何看数学教材时,甚至要教他们怎么看图的顺序。这里我主要利用一个策略:
二、引导学生数学眼光“看”数学
低年级数学教材中,很多的作业都是从图片中观察完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培养学生对图片的观察分析能力,并要求他们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达清楚。特别我校属于农村小学,学生接触课外书的机会较少,我在教他们如何看数学教材时,甚至要教他们怎么看图的顺序。在教他们预习时,引导他们怎样去看书。
例如:在处理“用大括号和问号解决实际问题”中,我先让小朋友们观察图片,区分“一堆”和“另一堆”,再找到其中的大括号和问号位置,然后,要求学生能否用生活中“妈妈买了一些XX,后来又买了一些XX,一共有多少个XX?”,或者是“妈妈一共买来多少XX,被我吃掉了一些,求还剩多少?”等类似的问题来设问,然后再联系实际解决这类问题。对那些经常积极主动发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对有些不善言辭的学生,我则给他们较简单的问题进行表述,同样也能在课堂上进行鼓励和赞赏。并通过短信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在家多鼓励孩子,并能耐心听听孩子的表述,让自己的孩子获得一定成就感,从而对学习有了更浓的兴趣,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老师学会从课堂入手,让学生提炼数学语言
低段学生的语言发展是从准确的词的表达到完整的句的过度,要让学生能够达到完整性准确性和逻辑性,就必须让他去体验数学的过程。学生“看过的容易忘记,听过的不一定就明白,做过的则理解很深记的很牢。”新课程强调体验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知、认识与应用。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我正是通过学生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仔细地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在学生玩的过程中老师没有更多的解释和说明,有的只是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最真实的感受。语言就在无意间得到了升华。每个孩子的智慧也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迸发出火花。
四、学生学会理解题意“做”数学
解决问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指用图画或语言文字叙述的具有已知数和未知数和数量关系的题目。这就需要我们铺设语言的阶梯,引导学生会“说”。小学数学课要把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数学过程之中,巧妙地铺设语言阶梯,让学生学得深,记得牢,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教学“有黄花5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几朵?”时,让学生读题后提问:你们说这道题告诉我们的是红花多,还是黄花多呢?这时,学生中会有两种意见,有的说“红花多”,有的说“黄花多”,那么,哪种答案正确呢?从而激起学生在认识中的矛盾冲突。因此,教师要把握这一时机,再引导学生看条件“红花比黄花多3朵”,提出“这是谁与谁比?以谁为标准来比?较多的量是由哪两个部分组成的?可以变换一下叙述形式吗?”让学生思考后,表述自己的意见,关键让学生理清“比”的标准和较多的一个量的两个组成部分,从而加深对求“比多,比少”应用题的理解,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语言,又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真是“两全齐美,恰到好处”。
通过一年的低段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实践与研究,提高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完整性、深刻性;丰富了数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了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同时也促使执教教师的数学语言表达向更加规范、科学的方向发展,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