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教多学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2017-05-08文平

魅力中国 2017年1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高中数学教学

文平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论在何种教学内容环境下,都应该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本文研究了高中数学现有课堂教学过程中,少教多学的教育模式的实施,期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少教多学;高中数学;教学

长久以来,人们这样理解教学: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这种教学关系甚至曾经被视为教育、教学的金科玉律,不可异议。客观地说,先教后学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确的,但这种教育方式在执行过程中留下了很多需要改进或者需要改革的问题:比如“教”支配“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教与学双方的组合体变成了单一体等等。由于过度强调“教”的重要性,以及过度挖掘“教”法的潜力,经常性地轻视“学”的落实,教育以及学习效果很有限。常识中教与学成正比的认知和效果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如何让教者乐其行,学者乐其业,才能提高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研讨新课程改革中数学教学中“少教多学”的实施。

一、“少教多学” 的基本内涵

“少教多学” 的课堂教学文化是努力将教学从传统的 “以教师为主体的多教” 转换到 “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学”。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具有弹性的发挥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具体来说, “少教多学” 更少地依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重复的考试和机械灌输的教学形式,而更加强调从探究中发现,强调问题解决式教学,强调学习终身受用的技能,使学生不再简单地追求考试分数,而是着眼于塑造未来发展所需要具备的能力、性格和品质 。

“少教多学” 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少教多学” 体现的是 “参与者知识观”。 这种知识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认为知识不仅仅是被授受和被发现的,更是学生积极探究、 自主发现的结果。这种知识观认为,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真正有效的知识是在探究过程中内化在学生心中的 “个体化知识”。第二, “少教多学” 体现的是 “能力导向的研究性课程观”。 这种课程观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经验作为课程的基本内容,主张以学生的经验为核心组织学科知识,倡导学生是课程的实施者、 知识的建构者。第三, “少教多学” 强调教学功能从 “理解和接受知识” 到 “发现和质疑知识” 的转变,从 “记知识”到 “用知识” 的转变。

“少教多学” 的基本思想体现在课堂上,就是主张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知识、教师以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其课堂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以培养学生 “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为根本目标。“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把学到的间接知识内化为自身经验,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发展。第二,以 “探究” 为基本方式。学生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式和研究进程,自主探究感兴趣的各类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发现,在创新中感受积极的成功体验。第三,以 “问题” 为中心。一方面,问题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动力,是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来发现新问题,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和发现新问题的过程。

二、“少教多学” 数学教学策略实施原则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采用这種“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的教学策略时,主要是从情感维度上去处理教材,让学生产生一种惊奇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使教材的可接受性转化为学生的乐接受性。在实践操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一)开而弗达原则。即在教学之前播下思想的种子,开个端倪而不和盘托出,给学生提供想象、思考、探索的空间。

(二)简单自然原则。使教学内容既在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教给学生普适性的建议和朴素自然的想法。

(三)少教多学原则。通过方法的辐射作用、规律的揭示作用以及知识的浓缩作用,来超出学生的预期和事前估量,从而实现少教多学。

三、教学策略的实施途径

在数学教学中,教材中的很多内容从表面上是看比较简单易懂、平淡一般的,有的内容甚至是相对具体且刻板的,对于这些内容,如果教师运用的处理方式不当,就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也就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认知学习, 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就自然打了折扣。因此,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选择恰当的超预期方法,即所谓超预期策略,运用超预期策略要求教师从情感维度上对教材进行优化处理,对于平淡、 一般、表面、具体、经典的数学教学内容以奇异、规律、实质、抽象、时代化的形式予以处理和展示,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好学生的学习心向,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实现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

(一)教师要做好正确引导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也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我们知道,教是为了教师不教、少教,学是为了学生学得更好。我们要从读题审题、证明过程、演算步骤等方面对学生全面指导。因为,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课堂上交流和合作的互动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民主和谐的氛围,促进了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的发展,让学生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如这样一道数列题:1、2、3、6、12……解答 12 后面的数字是多少。在解题过程中,有的同学得出 18,有的同学得出20。但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这样推想:1+2=3,1+2+3=6,1+2+3+6=12,那么 12 后面的数字应该是 1+2+3+6+12=24。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 24。教师还要做好角色的定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是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和评价者。

(二)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他们多学能力的基本保证。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英语教育技术平台,加强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例如,可通过比较同底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说明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a>0,a≠1)。不要求一般地讨论形式化的反函数定义,也不要求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这样,我们的少教多学策略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高中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