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人间百态 窥人性弱点

2017-05-08杨雨露

魅力中国 2017年1期
关键词:行骗百态真话

杨雨露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皇帝的新装》是一篇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作者通过大胆想象和夸张手法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阿谀奉承、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鞭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跃然纸上,那个愚蠢昏庸的皇帝是荒唐可笑的,阿谀奉承的大臣官员们是可恨的,狡猾行骗的两个骗子是可鄙的,天真无邪的小孩是可爱的。我想,文因时而作,读者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造。读者应指向作品的深入解读,面对文学经典时应反复吟咏咀嚼,正如读书“三境界”一样(“吞”“啃”“品”),更应该与时俱进,常读常新——“看人间百态,窥人性弱点”,给平淡的生活加点儿猛料,让书香陪伴人生!

首先,“骗”的行为和结果要准确认知。

“骗”是聪明的表现吗?

作品的故事情节可梳理概括为骗子行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皇帝受骗——小孩揭骗。两个骗子抓住新装“有一种奇异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一心理特点来行骗,可谓收获颇丰:“这两个骗子又要了更多的钱,更多的生丝和金子,说是为了织布的需要。他们把这些东西全装进腰包里。”“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读到这里时请试想一下,生活中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得到一枚“勋章”啊?恐怕只有那些为百姓为社会做过突出贡献或上战场立过战功的英模人物罢了。不难看出,作者即讽刺了那个皇帝的昏庸愚蠢,也是对骗的行为和结果是持完全否定态度的。

我们当然不能以行骗来损人利己,不能通过不劳而获来坑害别人。还记得悲催的令人愤怒的一起电信诈骗案吗?山东临沂18岁女大学生徐玉玉今年高考以568分考入了南京邮电大学,暑假中她接到一骗子打来的诈骗电话,声称有一笔2600元的助学金要发放给她。由于涉世不深,女孩最终被骗9900元学费。后来在和家人到派出所报案回来的路上,女孩因呼吸心脏骤停,经医院两天的全力抢救,不幸离开了人世。过去的这一典型的电信诈骗案,谋财又害命,誰之过?谁负责?怎不令人沉思?

据调查,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近一半受害人是在不法分子的诱骗下,通过自助柜员机具(如ATM机)向诈骗账户转账。受害人大多在完成转账后的较短时间内会意识到上当受骗,但资金已经转出,并被不法分子立即转移。如今较可喜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的新规定。但更重要的是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随时构筑“防骗拒骗”的心理防火墙。

其次,“私”的泛滥风气要及时整饬。

我想,长大成熟了,那颗纯真的童心就丢失了。这是人性的弱点。这场闹剧的成功上演,简直就是一个‘私心杂念在作怪,其劣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皇帝为什么要先派那些老大臣、官员们去查看新衣服的布料和制衣进度?说到底就是从来没有充分信任过下属,怀疑的私心很重;老大臣随从们权欲熏心,结党营私,阳奉阴违,弄虚作假,充当“老好人”,生怕丢了“乌纱帽”;百姓们虽然人微言轻,但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明哲保身,生怕惹来杀生之祸;两个骗子的“私”之所以能得逞,是因为他们看准了皇帝的心思,看清了人们人性中的弱点,甘愿被别人利用,为的只是满足他们可怜的那点“私心”。现实生活中几年前新闻媒体播出的“湖南衡阳贿选案”事件,相信还在我们耳边警钟长鸣,这就是一个反面教材。及时整饬“私”风,重塑每个人的心灵,纯洁每个人的心灵,强大每个人的心灵。由此可见,改变,从“心”开始,做更好的自己!

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短篇小说《窗》,虽然只有1200余字,但内涵十分丰富。临窗的病人虽身患重病,但他热爱生命,凭残剩的精力、羸弱的病体和满腔的热情极力想像,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图景,以此来激励自己同病魔作顽强的斗争;同时也去点燃同伴奄奄一息的生命之火,激发病友的生之欲望,活之动力。在他的心目中,窗是他们两人共同的财富,窗外的“春天”理应两人共同享有。而不靠窗的那位病人,虽然每天下午津津有味地听病友描述扣人心弦的球赛,浪漫的情侣散步,……充分享受了这段美好时光,但他却不以此为满足,他还强烈地渴望私自占有那扇窗户。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极端自私者的本性。私心极度膨胀,最终导致采取见死不救的手段堂而皇之地取得靠窗的床位。然而,生活偏偏不肯饶恕他,他费尽心机得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一扇窗户照出了两个灵魂,表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处世态度,揭示了人性的美与丑。

最后,“真”的精神实质在于忠诚勇敢。

安徒生说过:“最奇异的童话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童话并不直接说明一个道理,而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揭示时代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作者为什么叫一个孩子说出真话?稍作思考就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无邪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一切问题源自我们拒绝接受真相。特别是老大臣的语言,他不仅反复称赞,并且答应要呈报皇上,而且“事实上”他也确实把骗子的话“照样背出来”。由此联想到文学名著《红楼梦》,洋洋洒洒、淋漓尽致地揭示了社会百态、人生百态,红学家们已研究得十分透彻了。曹老先生在当时也许不知道,他的作品强烈地折射出我们现在称之为“辩证法”的哲学原理,一句“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简直可以包罗万象。看看我们的周围:假的商品可以让人发财,更有甚者假的数据可以让某地区提前脱贫......“假的”有市场,“真的”肯定受冲击。就像合法经营的人眼瞅着走偏门的非法经营者暴富,心里会犯嘀咕:我干吗犯傻?也走偏门吧。文明的和谐的社会不应该是这样的。多一些“3.15”专门打假的人,多一些专门惩恶扬善的人,多一些专门为民请命的人,也许中国之文明、中国之和谐甚至中国之富强就应从微小的“打假、惩恶、贬丑”开始。

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过“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但我们真正碰到假丑恶时要敢于触及,挺与前面,因为“世上无难事,只怕“认真”人。说真话需要忠诚勇敢,有时可能还要付出代价。何为“忠”?我们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何为“勇”?我们要勇于担当、勇于奉献。这样一个人才能不断成长进步,成就事业,成功人生,幸甚至哉!

猜你喜欢

行骗百态真话
相声:说学逗唱,人生百态
谨防借“新冠疫苗”行骗
讲真话使人健康
百态树纹
替身儿子善意“行骗”
有谁会对我说真话
几等奖
行骗
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