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读懂了,写好作文还远吗?
2017-05-08薛城
薛城
看了前面的命题故事,想必大家对命题老师的心思一定有所了解了吧。但是如何在写作中把命题老师的命题意图完美地体现出来呢?请继续往下看!
在中考作文命题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相似命题,比如“那一次,我战胜了自己”与“战胜自己”,“那件小事真不小”与“凡人小事的背后”等,这些细微的差别大多是由于命题意图不同造成的。但大多数同学在审题的时候根本读不出这些差别来,写作就会陷入模糊、雷同的窘境,甚至偏题。接下来,我们一同来看两组例子。
第一组相似命题:“那段路,我不是一个人在走”vs“走在路上”
第二组相似命题:“值得 ”vs“ 是值得的”
以上两组命题看起来写作内容都差不多,但仔细读一读还是有区别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写作范围及文体要求的区别
先看第一组。两个题目都是和“行走”有关。“那段路,我不是一个人在走”,要重点写自己在这段路上的体验。“路”既可以是写实的“路”,也可以是象征意义的“路”,此类题目只能写记叙文。“走在路上”选材较广,可以写记叙文,展示自己“走在路上”的经过、见闻及感受,也可以写议论文,阐释“走在路上”的原则、方法等。
第二组题目。两个题目都有“值得”一词,所写之事应该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值得______”横线上一般应填写一个动词(动词性词组),如“珍惜”“牺牲”“放弃”“爱”等,文章应该重点写清楚为什么值得这样做;“_____是值得的”横线上应该填写一个名词性的词语,如“牺牲是值得的”,文章先要重点写清楚过程,再交代原因。两个题目都既可写记叙文,又可以写议论文。
二、素材选择及写作重点的区别
第一组。“那段路,我不是一个人在走”,这个题目有两个关键词:“那段路”和“我”。“那段路”既是空间距离,也是时间距离,“那段”限制了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是一个空间距离。“我”限定文章应该是第一人称。“不是一个人在走”,要写清与谁同行,这个“谁”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或景,抑或是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比如,在我失意的时候,是某个作品中的人物一直陪伴我、鼓励我前行。选材时,要注意体现“同行”的情况。如:
前行的路上,有陌生人陪着我走。
下了公交车,我却不见答应前来接我的爸爸。爸爸是从来不迟到的,可是,我足足等了5分钟,还是不见爸爸的踪影。我想给爸爸打个电话,可我没手机,附近也没有公用电话。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迎面走来了一位年轻人,一边走路一边玩着手机。我忐忑不安地走向前去,结结巴巴地问道:“哥哥……你能把手机借给我一下吗?我找不到爸爸了!”“你找不到爸爸了?”他面带微笑地看着我。“嗯!”“你说号码是多少,我帮你拨号吧!”我喜出望外,流利地说出了爸爸的手机号码:“138……”在接通了爸爸的电话后,我才知道爸爸在路上堵车了,爸爸让我再等一会儿。挂了电话,我向陌生的哥哥道谢,心里充满了感激。
“走在路上”选材更加广泛,既可以写走在路上的故事,也可以写走在路上的见闻和人生感悟,也可以选择名人事例,展示“走在路上”的原则、方法等。写作的时候,重点写清楚“走”的过程和感悟。参考角度如下:
①只要为远大的理想而奋斗不息,即使永远达不到目标,也是可贵的;
②既要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又不要贪恋沿途的风景而忘记走路;
③不要总是低头走路,要经常抬头看路、回头看路,要经常清除掉鞋里的“沙子”。
第二组。“值得 ”,重点写清楚“值得 ”的原因;“ 是值得的”,横线上只能加“名词”“代词”,或者是名词性的词组,例如横线上可以填写“拼搏”“努力”“付出”“这”等,所写事件应积极向上,文章的重点就是要写清楚所填这个词的经过以及带来的变化,例如有个同学这样写《劳动是值得的》:
一天,妈妈上班去了,我把妈妈送出家门,便行动起来。我拿起“家伙”就干起活来,收拾桌子、刷碗、收拾屋子、扫地、擦地,忙得不可开交,累得我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妈妈下班回来,看见屋子“焕然一新”,笑得合不拢嘴。妈妈说:“我的孩子长大了,知道帮妈妈干活了。”我嘻嘻哈哈地回答:“妈妈,我让您操了不少心,现在我长大了,以后您的家务活全都由我来做。”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只要你不给我添乱就行了。”……
好,从上面两组例子的讲解中,我们可以总结一些审题的小贴士:
(一)审题关键是要审清关键词。关键词决定了文章的选材和详略,暗含了文章的重点,甚至规定了文章的体裁。“那段路,不是我一个人在走”,“不是我一个人”就决定了我们要选取那些在“那段路”上帮助、激励“我”的“人”。“走在路上”是一个进行时态的故事。
(二) 审读半命题题目时,还涉及补题。我们可以采用“化大為小”的方法,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例如“ 是值得的”,如果横线上填写“人生”,就会使文章太大,不太好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