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学校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
2017-05-08王慧勤
【摘要】分析网络学习空间对于教学改革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整理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思路,并以扬州旅游商贸学校为例,阐释智慧校园建设计划中的学习空间建设策略。
【关键词】职业学校;网络学习空间;智慧校园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8-0025-04
【作者简介】王慧勤,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江苏扬州,225000)校长,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及课程与信息化整合。
一、充分认识网络学习空间对于教学改革的促进意义
(一)学习空间概念的发展
学习空间是学习的地方,在计算机网络未使用于教学之前,教学空间主要分布于教室这一物理场所,其主要载体是教师在讲台上通过黑板、投影仪等媒体设备将知识传输给学生,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教学质量的考核主要是通过考试来实现。发生联系的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三点一线”,即家(宿舍)、课堂和食堂,模式基本不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学习空间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包括物理学习空间和虚拟学习空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虚拟学习空间在学习空间中所占的权重越来越大,物理学习空间将作为虚拟学习空间的一个过程和方式呈现。
(二)网络学习空间的实践意义
网络学习主要是在课堂、家或工作场所及其他场所以网络为桥梁,以计算机或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不再是填鸭式灌输,让学生把知识抽象地记在大脑中,而是学习行为自主化,教师在学习空间中提供方法方式和学习资源,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通过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完成知识的积累和消化,并加以应用。
网络空间学习的考核不再是单一的试卷考试,而是师生对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对学生的考核结果不再是冷冰冰的试卷分数,而是人性化的学习空间建设分数,考试只是学习空间建设的一部分。
学习空间的参与者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和学生,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学习空间的推广应用,使得家长也可借助学习空间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进行教学互动。参与互动的家长则可体现多重身份,既可作为教育者与教师一起针对自己孩子的学习状态进行教育设计,也可作为学习者学习自己孩子所学的内容或学习空间中的其他知识,从而与孩子共同探讨学习,也可作为监护人对孩子的学习状态进行掌握并能对孩子的学习情況进行纠偏。
(三)基于网络空间的学习形式
基于网络空间的学习有其显著特征,即“五个任何”: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这种便捷、灵活的“五个任何”式学习,在学习模式上最直接地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充分满足了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也是信息化环境下泛在学习的主要表现。
网络环境下的教室、课堂更多地体现为电子书包教室、智慧课堂。学习的载体已经改变,将听、写、记改为平板或计算机存储;学习的行为是不断地将知识的记忆变为个人学习空间内容的持续建设;学习的过程不再局限于课堂,更多是在课前学习;学习的状态也不再是师生对立博弈,而是平等和谐的状态。
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思路
学校成立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小组,结合各种相关资料和案例,对学校未来的网络学习空间提出相关设想(如图1)。
(一)基础建设
学习空间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因此进行网络基础建设是第一要务,其中最关键的是数据中心即云数据中心建设。云的建设对于学校而言要做到有高速度的出口带宽、高容量的存储和高性能的虚拟化服务器处理能力。通过云数据中心的建设,使得在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过程中,整个教学的大数据统计与分析成为可能。
学习空间主要体现为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目前网络教学平台较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个适合学校使用的平台,同时要求做到将平台的身份认证与学校已有的管理系统对接,做到在学校单点登录和统一身份认证。空间平台具有自动管理和远程互动处理功能,学生所有与学习有关的活动过程,都可以通过学习空间交互的方式完成。
学习空间建设要有学校特有的内涵。学校的平台大都是泛化的应用,放在大部分学校都能用,但每个学校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要求不同,因此还要做到根据学校自身特点进行定制化开发,进行平台的拓展应用,且空间学习平台要能够提供接口,将学校不同的平台、相同的字段进行对接。学习空间最显著的特点是“五个任何”,因而要求能够进行电脑端学习和移动端学习。在平台建设过程中要将电脑端和移动端的各自状态考虑进去,并能够优化使用。
学习空间的主要使用者为教师、学生和家长,因此平台要为教师、学生和家长开辟通道,要有能够呈现不同角色的个人主页面和个人空间。要加强对教师、学生信息化素养的培养,尤其是使用学习空间平台的培训,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在学习空间上的教学与学习行为。积极引导家长利用学习空间平台进行家校互动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状态。
(二)教师教学空间建设
1.课程建设。
网络课程建设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以及网络教学的要求,对各种教育资源进行综合集成,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应完善学校所开设课程相关的课程标准、教案库、课件库、习题库、试题库、实验指导书、资料库等课程基本资源建设的规范或要求。课程教师利用网络空间教学平台建立课程专门网站与教学资源库,突出课程的开放性与示范性。各类教学文件、教学资料、文献目录以及教学录像等要在网上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校内共享,发挥课程的辐射功能与带动作用。
2.资源库建设。
资源库建设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学校在建设资源库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资源管理平台的开发,这个平台应通过一定的映射和关联成为学习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能体现资源库的独立性。要避免资源建设的重复性,也要对教师创作资源的权益进行保护。其次要确定资源的类型,主要分八大类:试题库、试卷素材、媒体素材、文献素材、课件素材、案例素材、常见问题素材和教育资源索引。再次要在学习平台上体现对资源的评价,通过评价筛选优质教育资源。最后,所有建设的资源都应以课程为主索引,最好还能以章节为次要索引,方便检索,要能对所有资源进行归类统计,对引用的资源也能进行统计和分析。
3.教学环节的设计。
教学环节主要体现的是教师对每一节课或项目的备课,教师要将资源库中的教学视频(以微课为主)、课件和教学软件等整合到相关教学环节中,学生在课前即可完成教学视频、课件、教学软件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在教学环节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课堂知识的传授,强化课堂中师生的互动,通过应用达到内化吸收。教学设计中还要有在线辅导环节,通过在线指导化解学生的疑惑,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作为学习者也需要有自己的学习空间。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去学习,教师不仅多了一条学习途径,而且将学习与教学在一个空间相互结合,更利于自己教学素养、教研能力、专业发展水平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学生学习空间建设
学生能够在课前完成教学视频、课件、教学软件的观看和学习,课堂上与教师、同学互动,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等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教师设计的一些要求,将其空间内容不断丰富。随着课程的推进,其个人所获得的考核成绩也应不断增加。这种考核是不断量变的过程,经过一定的积累达成质变,此时体现的应是学生的学习建设成果,能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学生不但作为学习者进行学习空间建设,也将自己建设的成果分享或教给他人,成为一名教育帮助者。
(四)家校联系区域空间建设
家长通过平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日常表现等,可以针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自身特点与教师交流,从而为教师提供针对班级、针对自己孩子的教学方案。在空间学习平台上,家长只需查看孩子的学习情况、学习进度,不必对空间的学习内容进行修改。家长可以通过与教师的联系通道进行互动切磋,可以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
三、智慧校园建设计划中的学习空间建设策略
以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为例,学校目前正开展智慧校园规划、设计与建设工作,网络学习空間建设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分批推进和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目前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基本流程如下:
(一)平台使用
学校使用的是超星公司开发的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其所有的操作均在超星公司的远程服务器端,学校经过多次协调,对泛雅教学平台和学校的管理应用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单点登录,将所有资源放置于学校云存储数据中心,师生使用平台均从学校管理平台的个人门户网站进入。
(二)建立课程,导入班级
以2015计算机网络专业班的企业网组建课程为例,根据课程教学任务安排建立学习的章节目录。对本课程的学习任务考核权重设置为:视频权重20%、课程测验权重10%、访问数权重5%、讨论权重10%、作业权重10%、考试权重10%、阅读权重5%、直播权重5%、签到5%、课堂互动10%、线下权重10%。通过权重设置,对学生的考核不再是以考试分数为主体,而是体现对学习空间的整体操作和建设。
(三)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资源建设是长期和持续的工作,首次课程资源建设是根据教学进度,到相应章节就增加相应的章节资源,慢慢积累。资源主要包括课程资料和题库。课程资料包括微课、PPT、教学软件等,供学生课前观看和学习。题库建设较为简单,将以往所有的题型批量导入,但较为实用,所有的作业、测验、考试均从题库中产生。
(四)教学环节设计和应用
以通知推送的形式告知学生项目学习的内容和部分学案,让学生在课前学习章节知识内容,学完后会得到相应分数,并记录有疑惑的地方到课堂上交流。课堂上将板书发布在章节内部或课程右侧的讨论区域,同时将课堂讨论、作业、测验、抢答等分布在课程章节中,设计好发布的时间节点,学生上课时以任务点的形式完成。当学生完成任务经教师批阅后,学生的课堂考核成绩就会产生,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后也会得到相应的分数。此外,学生成绩考核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每一次课都会增加,应试教育中成绩大起大落的情况在网络学习空间的考核中基本不会出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都是在用心经营着自己的学习空间。
(五)学生考核成绩的微调
学期结束前夕,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主要因为没有使用教学空间或对教学空间的使用不熟练。教师在考核时可将部分任务点、作业打回,一方面使得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另一方面使得学生的学习空间成绩也得以提高。此外,可以通过考核项目权重调整,将学生取得分数较少的项目权重调低,增加学生学习强项的成绩比重,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考核成绩。学生考核项目中薄弱项目通过通知的形式要求学生强化学习。
(六)课程的存档和复制
教学课程学习结束后,对课程进行归档。新学期开始,如有班级开设与上学期同样的网络课程,则将上学期的课程复制,改名为新班级,并导入新班级学生名单,原来的课程建设不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微调课程内容,修改、增加教学资源,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空间。这样,通过一个或多个周期的空间建设,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将是丰满的,空间内的教学资源也将是丰厚的。
四、关于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感悟
学校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的全面推进,促进师生通过学习平台来规划和落实学习内容、进度、评价与反馈,给学生的不是单纯的知识学习和考试分数。空间应用拓展了物理空间的局限,学生可以充分运用空间和各项功能,发表看法、签到、观看视频、与教师互动等都可得到分数。学生应用信息化手段学习、建设空间,体现的是动手操作的行为过程,符合职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学习空间充分呈现了“以人为本”的学习本质与张力,学生作业、任务点可以择时做、重做,不少知识的巩固均通过多次作业和任务点测验得以强化,因此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建设自己学习空间的热情。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课堂也成了学生极为向往的课堂,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
网络空间建设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建设过程中,不断丰富的空间建设通过网络突破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向更广泛区域辐射的开放式教育。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最优秀教师的教学、最好的学习空间教学作为精品课程及优秀成果通过网络传播,从而不断丰富网络学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