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民族问题新解
2017-05-08赵艳
赵艳
21世纪以来,全球各地的民族问题此起彼伏,从2001年震惊世界的美国9·11事件,到近几年“伊斯兰国”极端宗教组织在叙利亚的猖狂肆虐,无不与民族矛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过去十年也发生过多起民族极端分子引起的骚乱以及恐怖袭击事件,给当地的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重新梳理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沟通交流、共同发展的历史,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政策的形成过程和时代变迁,分析借鉴世界各国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成功经验,审视当今我国民族政策的利弊,就成为新的时代条件下进一步完善民族政策,加强我国各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础性工作。从这个意义上看,《身份认同中的法律与政策研究——以新疆为视角》(张建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的面世可谓恰逢其时。
全书共分为五章。在第一章导论,作者论述了该书的创作背景、研究价值、研究内容和方法,同时论及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第二章讲述国家认同理论与少数族裔群体法权设置时,作者在认同理论综述的基础上,考察分析了全球若干国家在少数族裔群体法权设置制度设计层面的异同,最后对比了其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建设和我国的少数民族法权设置安排。第三章为新疆地区国家认同建设的历史考察,作者以历史的眼光审视了王朝时代、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三个阶段的新疆地区国家认同建设工作。在第四章当代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法权设置与国家认同建设中,作者梳理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在新疆地区实施的民族团结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及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济、文化、教育、语言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具体措施,并对这些政策措施所取得的成效做了分析总结。第五章为新疆地区促进国家认同的民族法律、政策的发展与完善,作者立足于差异性公民权理论,以基于公民链接的民族团结建制为支撑,提出了促进新疆地区国家认同的文化、教育、经济、法律等层面的政策建议。
论述全面详实是该书最大的特色。全书系统地回顾了自古以来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来往沟通,将新疆地区的国家认同追溯到秦汉时代,给广大读者提供了理解新疆的历史发展和民族问题的一个全新视角。不仅如此,作者还参考了民国以后中央政府对于新疆地区颁布的几乎所有官方文件和政策法规,分析了不同时期民族政策变迁的历史背景,将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历史画卷清晰、细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此基础上,作者重点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国务院促进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所做出的的种种努力,内容涵盖了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经济政策、教育政策、文化政策以及各类制度建设和法律法规,并把这些努力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加以审视和反思,为读者深入了解新疆少数民族政策以及民族问题的来龙去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没有停留在对既有历史事实进行分析解读的层面,而是更进一步,以其丰富详实的资料占有和缜密深刻的思维逻辑,通过分析建国以来历次新疆少数民族政策颁布实施的利弊得失,提出了促进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政策、法律、制度建议,其言切中肯綮,其心良苦役思,为我国民族政策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贡献。比如在《以公民为链接的民族团结法律建制设想》一节中,作者一方面指出了侧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为团结少数民族群众奠定的良好基础,同时敏锐地意识到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区域间、民族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民族心理矛盾冲突,进而提出了在着力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基础上构建“以平等公民权为基础,以差异公民权为补充的新型民族团结”的制度建设路径;既契合了新疆地区的社会发展实际,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总体而言,该书论述全面,资料详实,逻辑严谨,体大思精,是一本集理论性高度与实践深度于一体的好书。该书虽然以新疆的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为主题,但其所涉及的种种民族问题却不仅仅是我国独有的,更是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正在面对的,因此其在世界范围都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值得每一个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作者仔细研读,深入研究。當然,该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行文较为枯燥,连篇累牍的资料堆积和条分缕析给阅读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读起来容易产生疲劳,如果作者能在语言上更加通俗一些,在段落划分上更加细致一些,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