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新闻价值 导出城市精神
2017-05-06陈卉
陈卉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质,是振奋城市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根据城市精神的内涵以及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活动中所发挥出来作用的大小,及其发展中展示的理性高度和成熟水平,成为衡量城市进步的重要标准,具有丰富的时代特征,和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具有突出的新闻价值要素。通过拜读第33届湖北新闻奖报纸消息一等奖获奖作品《大武汉一日穿江湖》,笔者认为,该作品充分挖掘和凸显了城市精神中的新闻价值要素,站在全局高度写城市精神,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一、透视一点与洞察全局相结合,凸显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时新性和显著性
要探索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新闻价值,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是:首先必须界定一个概念,新闻事实被报道后,总会包含其之所以成为新闻的要素,这些要素能使受众的新闻需求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一般意义上的新闻价值要素,我们将其归纳为:时新性、显著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作为新闻写作来说,该获奖作品将透视一点与洞察全局相结合,凸显出了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时新性和显著性。
城市精神,是在新的时代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城市特征、顺应城市发展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第33届湖北新闻奖报纸消息一等奖作品《“地铁画圆最后一环”洞穿汉江 “中国湖底最长隧道”贯穿东湖(引题) 大武汉一日穿江湖(主题)》(原载2015年12月29日《楚天都市报》),站在全局高度,通过两大民生工程竣工的新闻事实,反映了武汉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与城市变迁的历史厚重。实践主体站在宏观视角思考问题,从社会整体需要评估新闻价值。有了这个思路,许多新闻事实就有了新的切入点,就有了新颖和深度的立意。稿件的导语和结尾叙述得精准、到位,导语说:“昨日上午9时15分,地铁3号线一列名为‘金色梦想的归元金,列车载着首批乘客跨越汉江两岸,三镇地铁自此迎来‘环线相连的时代。一小时后,中国最长的湖底隧道——东湖隧道也正式通车,飞驰的车轮声回响在隧道之内,武汉路网突破‘一湖难越的瓶颈。”稿件的结尾说:“江水汤汤,见证了多少时光的车轮;湖水如鉴,映照出江城华美的变迁。苟日新,日日新, 明天,大武汉又将迎来更多的惊艳与荣光。”2015年12月28日,地铁3号线、东湖隧道两大民生工程竣工,连续几年,几乎每年的这一天,武汉市都有一批重大市政工程竣工。2015年的这一天,除了东湖隧道正式通车之外,武汉市首条穿越汉江的地铁线——地铁3号线也开通试运营。作为两项备受市民瞩目的民生工程,在此之前,各家媒体已经反复报道了多次,报道角度很难再推陈出新。如果按照常规写法,将两大工程一一报道,那么这篇消息就不易出彩。但是,文章从选取报道角度开始,作出创新突破。
基于一天之内两大市政工程竣工的新闻事实,采写记者敏锐捕捉到,两项工程一个越江、一个穿湖,呈现出大江大湖大武汉城市特征的同时,也恰恰是对武汉城市形象口号“每天不一样”的一种回应。稿件正文中用大量事实描写展示出这一要点:武汉城市建设与独特地理条件相结合,展现出武汉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文章站在城市变迁的高度,提炼出中“大武汉一日穿江湖”的新闻眼,从具有代表意义的地铁3号线、东湖隧道两个民生工程项目切入,既描绘了当前城市建设的火热场景,又阐述了城市变化的重大意义。该报道角度巧妙,避开了工程建设新闻的“硬朗”、“专业”,立足城市发展进步的全局高度,从民生便利出发,具有思想深度。
二、提炼与时代精神相吻合的主题,理清新闻事件的接近性和重要性
任何一件事情,它的产生和发展都与时代的进程密不可分,只有站在历史的高度,纵观历史发展的演变进程,才能真正认识发生在今天的“事件”的时代精神。《大武汉一日穿江湖》一文,稿件正文用大量“历史叙述”,融入了一座城市的变迁进程,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挖掘出新闻事件的接近性和重要性。
正文中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遥想千年之前,诗人在字里行间隐藏了多少代人渡江的无奈与渴望。58年前,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2008年,长江隧道通车,武昌汉口自此有了江底通道。然而,地铁的梦想一直萦绕在江城人的心中。三年前的12月28日,地铁2号线首次穿越滚滚长江,创全国之先河;一年前的12月28日,地铁4号线再穿长江,长江之下,双线并峙,唯有汉江寂寞——江城地铁画圆仅差最后一环。”稿件中还说到:“从1979年初始规划兴建地铁,至2012年首条地铁线路开通,武汉市花了33年跨进地铁时代。”
消息的作者,深刻认识到两项民生工程与市民生活的紧密联系,作者不只就事论事,在抓取新闻角度时,联系事情背后的历史变迁,不停留在工程建设的表面,这样才能更深一层把握新闻事实的重要性。稿件着眼城市进程,既包含了武汉百年城建的历史厚重感,也表达出武汉城市发展的速度与激情。该报道触“变化”、“发展”、“国际”多个新闻要素于一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引导性。记者采访的线索,源自各家媒体都能碰到的工程竣工活动,作者从活动仪式上主持人的一席介绍中找到灵感。因为主持人在介绍中表示,“出席今天东湖隧道通车仪式的武汉市主要领导,刚参加完地铁3号线的通车仪式,又来参加东湖隧道的通车仪式”,记者正是受这番话语的启发,提取到“大武汉一日穿江湖”的角度。并且,引题“‘地铁画圆最后一环洞穿汉江 ‘中国湖底最长隧道贯穿东湖”,从标题制作上充分凸显出两大工程的重要性和全国影响力。(新闻前哨)
【附录】
“地铁画圆最后一环”洞穿汉江 “中国湖底最长隧道”贯通东湖
大武汉一日穿江湖
本报讯(记者刘冰 张小燕 郭徽 李菡 林永俊)昨日上午9时15分,地铁3号线一列名为“金色梦想”的归元金,列车载着首批乘客跨越汉江两岸,三镇地铁自此迎来“环线相连”时代。一小时后,中国最长的湖底隧道——东湖隧道也正式通车,飞驰的车轮声回响在隧道之内,武汉路网突破“一湖难越”的瓶颈。
长江汉水分三镇,浩渺东湖揽怀中。穿越3500年烟云的大武汉,昨日实现“一日穿江湖”的奇迹,大江大湖自此畅通无阻。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遥想千年之前,诗人在字里行间隐藏了多少代人渡江的无奈与渴望。58年前,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2008年,长江隧道通车,武昌汉口自此有了江底通道。然而,地铁的梦想一直萦绕在江城人的心中。
三年前的12月28日,地铁2号线首次穿越滚滚长江,创全国之先河;一年前的12月28日,地铁4号线再穿长江,长江之下,双线并峙,唯有汉江寂寞——江城地铁画圆仅差最后一环。
昨日开通试运营的地铁3号线,从汉阳王家灣到汉口宗关,穿越汉江仅需3分钟,换乘2号、4号线半小时内便能前往武昌。“坐公交晕车,以前都不敢过江,现在舒舒服服可以玩遍三镇了。”家住沌口、69岁的刘玉珍拉着老伴黄建国搭上第一班过江地铁,菱角湖、香港路、中山公园、光谷广场……这对老夫妻之前想去而不敢去的地方,如今仿佛近在咫尺。
从1979年初始规划兴建地铁,至2012年首条地铁线路开通,武汉花了15年跨进了地铁时代。昨日,尝鲜地铁3号线之后,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求学的德国留学生塔里克赞不绝口:“车厢更宽、速度更快、形象更国际化”。不知不觉间,武汉地铁已驶在世界前沿。
隔江东眺,中国最大的城中湖——32.5平方公里的东湖滟滟波光中,一条全长10.6公里的巨龙从湖底腾跃而出,这条中国最长的湖底隧道昨日通车,驾车从光谷到武昌、汉口均不超过20分钟。
“以前就常想,要是开车能从东湖直穿过去该多好,没想到今天梦想成真了!”家住光谷喻家山北路的居民李明静感叹道。“有了这条通道,以后上班不用起早床避堵车了。”家住梨园的王莉萍高兴地说:“这次修湖底隧道,东湖依然是那么美,树木和水质都没怎么受破坏。”
江水汤汤,见证了多少时光的车轮。湖水如鉴,映照出江城华美的变迁。苟日新,日日新,明天,大武汉又将迎来更多的惊艳与荣光。
(原载2015年12月29日《楚天都市报》,获第33届湖北新闻奖报纸消息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