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注生活,就在此时此刻

2017-05-05

时代青年(上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青春

我们一生入口入胃的东西无数,但大多囫囵吞枣,匆匆了事,饮食如此,做事亦是如此。

若一个人能时时刻刻一心一意对待面前需要解决的任何事物,既不忧虑过去,也不担心未来,只专注于当下,凝心于此刻,如此一以贯之,最终成就了自己,多么美好,多么值得。

专注,是最好的修行 叶三夜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说,回家以后,记得要把课文背后的每个生字都认真写一遍!

那时的我们,回家第一件事,不是想着去玩,不是想着吃东西,而是真的认认真真地把课文背后那几个生字用心写完。尽管那时,我们总是把生字写得歪歪扭扭,像趴在地上的毛毛虫一样,但态度是那么认真且专注。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有了自己的主意。放学以后,我们不再想着老师说的“一定得认真把作业写完”,也记不得妈妈嘱咐的“放学以后要赶快回家,不要贪玩”。我们流连于路边的小花小草、小猫小狗,会对谁的父母又给他买了新玩具感兴趣,看着动画片的时候还要想着去游乐园,写作业的时候想着吃冰激凌……

一眨眼,我们上大学了。上专业课的时候,我们悄悄把手机藏在课本下面,老师布置小论文作业的时候,就去网上东拼西凑抄几段。

你说,要认真背单词,争取一次把英语四级考过。你正背着单词,一个朋友电话来了,于是,你跟着去打游戏了。一晃,四级考试真的来了,你发现,你背的单词始终停留在第一页的第一个。

期末考试,你又挂科了。回到家,妈妈问你考试怎么不及格,你说考试的时候生病了。妈妈急忙问你,要不要带着你去医院?你心虚地说,不用,不用,吃点儿有营养的东西就好了。

第二天,妈妈起得特别早,去菜市场给你买了用来熬汤的骨头和最新鲜的蔬菜、水果,可是,吃饭的时候,你说汤太腻了,不想喝。你总是这样,做事不认真,时不时撤点儿小谎,以便被责骂的时候博取点儿同情。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把专注这个品质丢得远远的,不再认真去做好每一件应该做的事?

20岁以前,我做事常常三分钟热度;直到我开始写文章,想出版作品,渐渐地,这种心愿迫使我无比专注地投入到创作中,投入到阅读中去。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变成一块吸收知识的海绵,吸得越多,我就积攒得越多,想要表达内心的感觉就强烈。

当我能够排除干扰,不怕外界喧嚣,静下心来在键盘上敲打出一个个文字,那个时刻的我就是专注的。当我能够连续一两个小时,认真地读完一本书,并去思考书里的故事,那个时刻的我就是专注的。当我能够把自己写好的文章阅读几遍,校对别字,增添删减,修改字句,不厌其烦,那个时刻的我就是专注的。

后来,我终于明白,当你无比专注地去做某件事时,效果就会显而易见,那些你想要的、你渴望的就会与你不期而遇。当你无比专注地去付出、去投入时,不经意间,你会邂逅那个更好的自己。这是最好的修行。

用修行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劳动,追求平淡里的深味、简易中的精致、清素下的高贵,这是大部分人有机会采摘到的人生,而命运也很少辜负这种选择,尤其在精神回报上。

王开岭

认真,是青春的佐证 在下行之

一个人,是很难知道自己的青春从什么时候结束的。

以前,我找不到关于青春的确切定义——直到去年8月,在去河南的列车上。当时,我看见有两个中学生在下象棋,便跑过去指指点点,结果其中一个学生退下来,让我下。

对面的男生,十五六岁的样子,眼睛一直盯在棋上。他很紧张,每下一步都想得很吃力。我边刷手机,边跟他下,很少费脑子去想。他的棋艺不太好,要赢他丝毫不难。但是下到第二局,还是被他贏了。因为他实在太认真了,所以有些超水平发挥。

我如今下棋,已经不太在意输赢了。如果看到对方太在意输赢,我反而会故意放些水,让他赢。这种事,我16岁的时候是万万做不到的。老妈那时候看我下棋,跟我说:“什么时候,你下棋下到懂得让人了,就是真的会下棋了。”我心想,笑话,下棋能让吗?当然要把对手杀得片甲不留才对。

高中时,我有个棋友,我们实力相当,每次对弈,两个人都下得脸红脖子粗,大气都不敢喘,连坐都不敢坐,站着下警惕性才高。那时候,下棋真是认真,输了一盘棋,比失恋还难过。

23岁之后,我在棋上的杀心就淡了。棋路也从原来的喜欢抢先,变成了后发制人,以牵制为主,搏杀为辅,对于输赢,不太计较了。也许从那时候起,青春就没了。因为青春,其实就是一种认真与专注。哪怕只是下一盘棋,在少年的眼里,除了输赢,没有别的。但在成年人眼里,除了输赢,还有棋之外的人情世故。棋,不再是单纯的棋。

我看着对面的少年,输过两局之后,决定不再轻易让他赢了,于是也变得认真起来。这样一来,他想得更吃力,一张脸紧绷着,对于外界的事完全不闻不问了。随着局势的拉紧,我越逼越紧,他下棋的手开始抖起来。因为太想赢了,这种想赢的感觉,是没杂念的,明知就算赢一局棋,也不会有半毛钱奖励,但就是单纯喜欢那种认真过后,战胜对手的快感。

但我没让他赢,他输的时候,长长舒了口气。我看了看时间,已经凌晨了,他似乎想一直下下去,我却困了,说,最后一局吧。他点点头,继续很认真地跟我下。我也认真地下,结果他又输了。他摇摇头,有些沮丧。我又说,再下最后一局吧。他又来了精神,说,好。

最后一局,我没赢。收拾棋子的时候,我看到他脸上洋溢着淡淡的喜悦,心里泛出一丝欣慰。我忽而觉得青春离我很遥远了。我已经失去了那种输棋之后,特别难过的感觉。

下棋有个奇怪的心理,无论之前输过多少局,只要最后一局是赢的,就会有一种胜利的错觉。所以,懂得让棋的人,往往中途会把对手狂虐,但是最后一把放水,让对手在心理上舒坦一些。

少年时,老妈说下棋下到懂得让人了,就是真的会下棋了。道理其实是不错的,但是对于少年来说,这是行不通的。正如那个16岁的对手,他绝不会让棋的,就算他的棋艺高出我十倍,他还是不会让。此时的我不一样了,我知道,我的棋能下过他;但青春,我是下不过他的。endprint

世上很多事,并不是你认真就输了,而是你不认真,就输了。一个人,究竟怎么样才能青春永驻?永远认真、专注地做一些事,有用的也好,无用的也好。青春,就在那儿。

专注于事,让你更有底气 卡西

有个读者发私信对我说,为了充实自己,她报了好几个培训班,有摄影、会计培训和导游培训,可是每项知识她都只学到了一些皮毛,疲于应付,甚至她近期的工作都因此出了纰漏。

上个星期,我与一个朋友小聚,聊起这个话题,朋友说,她之所以觉得学习的东西成了拖累,是因为她对这些知识博而不精,没有一样成为专长,也没有一样在工作中用得上。工作中需要的没学,却学了很多工作之外的——即使作为爱好,这些也太广泛,每个东西都学一点,还不如学好其中之一。主业之外的东西,略懂好,精通更好,但前提是你的主业已经达到很高的层次。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为自己的小聪明而沾沾自喜。不论你谈的是国家大事,还是家长里短,是诗情画意,还是柴米油盐,我都能跟你聊上几句。动静皆宜,收放自如,很多话题到我这儿都不会冷场。我觉得这应该也算一种优点吧,毕竟有些场合只是点头之交的人,刚开始聊得来也还是蛮重要的。

朋友说,非也。所有的点头之交都不走心,一旦走心,深交都是需要互相了解的,博而不精容易将相见恨晚变成大失所望,这种变化会让人觉得,原来你也不过如此。

我当时很不以为然,觉得知识够用就好,不一定要像学生时代一样刻苦钻研,事事一马当先是很累人的。

直到有一次,有个朋友约我打台球。说起来,我的台球技能真是太业余了。认识这个朋友之后,他知道我喜欢打台球,很高兴地跟我说终于找到对手了,哪天想玩了给他打电话,杀几局,我居然好心虚。我这点水平哪配“对手”这个词呢?我想着对方如果知道我其实是半吊子的球技,就算不会嘲笑我,也会不以为然吧。最终的结果是我不敢应约,因为实在是怕丢人。

哪怕作为一个爱好,如果没有专业技能作支撑,也是很没底气的。表面略懂的东西,也很少能够给你带来深入的正面影响,因为一旦深入了解,就会发现,那些皮毛都成了空架子,徒有其表,无法立足。

虽然人要有爱好,要多学技能,要博闻强识,但盲目而过于广泛的爱好,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时间和金钱的浪费,且达不到预期效果。

有一些额外的技能是重要的,对很多常识熟知是重要的,跟得上时代的潮流也是重要的,但最重要的是,你要分清主次和先后,分清主业和副业,让自己的轨迹形成一个精通的、专业的、不容易被替代的发展之路。

古人说:“精通一科,神须专注,行有余力,乃可他顾。”对于职业和人生来说,都是如此。

专注于心,过好每一个当下 胡杨

看李宗盛亲自操刀脚本并出演的广告片《致匠心》,片中他一边专心做一把手工吉他,一边画外音道:“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的。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懂得手艺人的好处和专注力的奥妙。做手工的过程必须心平气和,你要丢失“快”,得到“慢”。而一个人如果有一门手艺,他与社会的关系就会显得非常明确,工作会变得如同修行般沉静、笃定,所以很少感叹“匆匆那年”、时光流逝,更少有衰老迟暮之伤感。

有言道:“精華在笔端,咫尺匠心难。”而匠心意指“工巧之心”,其关键点在“专注力”上。“匠心独运”这个词,也是我在画画以后才有更深的体会。

每天晚上两三个小时的画画时间,是我新开发出来的“集美时光”。先找一幅心仪的作品,莫奈、凡·高、夏加尔、吴冠中、林风眠,就看那天你被谁打动了,然后开始临摹,全情投入眼前的一笔一画,最后不想再增加一笔了,便大功告成!

有时很满意,有时很不满意,但那只是“结果”,过程一律盖上“满意”的戳。功夫在画外。过程你已经享受了,结果只是锦上添不添花的事情。而随着画画的深入,我的专注力也大大增强了。这不但表现在“可以坐得住了”,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更留意观察周围事物的细节变化。无论是关于自己的,还是周边环境的,只要你去观察,将自己置于“当下”的状态,你对人和环境就会重新敏感起来,形成新的视角。专注力决定你是生活在“世俗之下”还是“美学之中”。

如今,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忙乱之中,“忙得起”却“闲不住”。蒋勋一语中的地说:“所有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忙。忙就是心灵死亡,不要再忙了——你就开始有生活美学。”

的确,“忙”字拆开来看就是“亡心”,人一忙,心就没了。也有人说忙就是盲,忙起来,眼睛就看不见——一片云的浮游,一棵树的摇曳,一朵花的娇艳……

哈佛大学第一位心理学女教授艾伦·朗格说:“如果你是一个懂得专注力的人,年龄从来不是问题。无论你20岁、30岁,哪怕是60岁,你都是在体验当下,你在自己的时间里加入生命的体验。这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如今,我虽已青春不再,但并没有觉得记忆力不如以前、身体每况愈下,而一切都在往“更好”的态势发展。我以匠心,对抗流年,过好每一个当下。

专注是一件幸福的事

发言人:俞敏洪

我们一辈子拥有的时间不是无限的,我们能够做的事情也不是无限的,所以在不断探索世界、开阔眼界、博览群书、广泛涉猎的同时,能够让自己专注起来,一心一意熟读几本书、一心一意学习一个专业、一心一意做成一个事业、一心一意爱一个人,未尝不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春
幻青春
幻青春
幻青春
幻青春
幻青春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不打烊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