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植物的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2017-05-05尚殿广
尚殿广
摘 要:近年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绿地建设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园林植物栽培作为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园林绿化植物栽培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园林植物;栽培
一、分析成活园林绿化植物栽培的技术难点
1.地形地貌特征的影响。园林绿化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美化环境,还确保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就其本质而言,如果土壤的质地较为粗糙,或者土壤的肥力不够,亦或是园林绿化在实际生长过程中要求越来越高,营养难以跟上,难以成材的树木也更难以用来进行园林观赏。同时,地形地貌所具有的特殊性还会对雨水天气雨水排泄的状况产生影响,当雨水较多时,不但会将植物表面的土壤冲走,还会导致植物的根系受到溺水的影响,而难以排泄,最终会对植物的成活率产生影响,在对园林绿化植物的成活率进行探讨时,要需植物受到地形的影响积极的进行考虑,选择最优的地形作为绿化使用,以便为人们提供较好的服务。
2.气候环境的影响。园林绿化植物的施工是需要在室外进行的,因而无论在施工过程中还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都会受到气候的影响。如果绿化重视的时间较长,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会经历夏天高温以及冬天的寒冷,一旦刚种植植物经历高温后,则会出现缺水的问题,因而常会在园林绿化过程中,发现较多新移植的植物靠着打吊瓶来维持生命;而如果植物遇到长时间雨水天气,雨水一时难以排泄会聚集在一起,长久不退,使得植物根系会溺水,而出现无氧呼吸的问题,导致植物难以正常生长,更不必提能够起到观赏的作用了。此外,园林绿化植物的越冬也会对植物的成活率有着一定的影响,温度越低,植物就难以得到充分的光合作用,而其体内积累的能量难以支撑其度过冬天。
3.栽培植物的品种特性。在进行园林绿化施工时,一旦未正确的选择合适的品种,则会导致工程出现返工的问题,不但会浪費较多的财力,还会损失较多的物力,对城市的建设进程产生影响。因而在进行园林绿化施工前,要对当地土壤的特性以及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植物实际生长形式以及观赏性能。而选定园林绿化而对植物,因而植物的成活率很大程度上也会取决于园林绿化植物品种。
二、园林绿化植物栽培技术的注意事项
1.挖树和包扎的注意事项。由于树木移植存在着较多不确定因素,因而,在进行树木挖掘时,要尽可能的避免被一些额外的因素所影响,做好规划作用,以确保被移植树木的质量。移植树木时,树木被挖时要确保带有土球,土球的大小会受到工作量大小的影响,需要开挖的树木越多,工程量就越大,树根暴露在外面的时间就越长,而如果土球的量较小时,则会影响植物的成活率。在挖掘树木时,对于被挖树木洞穴的大小要求也较多,挖掘直径较大的树木时,其树根必回延伸到较远的地方或者较粗,因而挖掘时可以使用手锯对根系进行切割,而对于那些控制力度较大以及方向难以控制的树木挖掘时,则可以使用油锯进行割据,也需会对别的树根进行伤害,因而在使用手锯割据树根时则能够有效避免树根遭到撕裂以及劈裂的伤害,务必要做好树根的包扎工作。包扎树根时,要避免泥土中混入垃圾以及石子等杂物,对运输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考虑,并做好树根的保湿工作,以此来维持树木在离开点之后的平衡,减少植物的死亡率。
2.预先挖好树穴,减少树根暴露时间。植物一旦离开土壤,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越长,则越不利于其成活,因而为了有效提高绿化失误的成活率,务必要采取积极的方法减少植物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因此,在移植树木前,就需要预先挖好树穴,将绿化树直接放在树穴中,减少植物根系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从而有效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而挖掘树洞时也需要有规划,对移植的树木逐一进行编号,而后对照编号进行挖洞,按照相关的专业知识对树穴的深度以及大小进行确定,切忌盲目挖掘,而导致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各种不适应的问题。挖树穴时,可以适当的增加工作量,对土地进行翻新,并将建筑垃圾以及石子等不合理的因子进行清除,降低植物的生长阻碍,在树穴中放入树木前要先放适量的基肥,使得植物能够正常的吸收营养,从而能够正常的生长,同时,还需要在基肥跟树根间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避免植物的根系受到基肥的损耗。
3.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园林规划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运输植物,道路原因以及运输时间的长短都会影响植物的质量,对于那些交通运输不够发达的地区,运输要求相对就高一些,因此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大型的车辆,保证运输的稳定性,减少植物的颠簸程度,从而有效减少植物运输过程中植物所受到的物理性损害。此外,运输树木时,不但要对植物进行保湿处理,还需要做好根部的蘸泥工作,运输时要尽可能的避免高温天气,减少植物运输过程中的物理能量的损失,使得植物的成活率有所提高。
三、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与管理方法
1.加强对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预防。自然灾害对园林树木会有较大的影响,遇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地形决定了当地的自然灾害会有雨水灾害等,季风现象明显的季节里对植物的影响也很明显,防水可以通过修建排水系统来应对涝灾,对待季风灾害则是园林绿化植物防护的重点对象,季风灾害可以通过对树木搭支架,设置风屏障来减少季风度植物的影响。植物越冬时抵抗低温可以涂上石灰粉来减少温差过大对植物的影响。病虫害的防治要对病虫的习性有所研究,夏天蚊虫泛滥时可使用灯光诱杀来捕杀害虫,根据当地气候的变化情况来提前预防可能产生的虫灾。
2.注意绿化植物的水分养护。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主要三大要素即为阳光、水分和土壤。而水作为人类生命之源,也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对植物进行浇水时要跟植物所在地的环境特征以及气候状况而定,而由于一天中中午植物的蒸腾作用较为强烈,呼吸作用也最为旺盛,因而不能够在此阶段对植物进行补水,因此一般建议在早晚对植物进行浇水。一年四季中,春天和夏天温度相对高一些,所以植物对于水分的需求也相对较多一些,此阶段则要适当的增加植物浇灌的次数,夏季高温时,则务必要确保土地能够浇透,地底能够有充分的水渗入,实现对植物浇灌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3.注意对苗木的修剪周期以及修剪。由于园林中的绿化植物主要用来供人们观赏,所以,植物生产过程中务必要做好修剪工作,而修建的力度和时间十分有讲究。在不影响树木整体树形的情况下进行枝条疏剪。修剪过程中应该遵循有关的原则:对于阔叶树种进行修剪时重点是小幅度修剪树叶,对常绿阔叶树种进行修剪时,应该积极剪掉该树种新发的嫩芽,并以此减少侧枝对于树的观赏性。对于常绿针叶树木不宜经常修剪只要修剪病枝和枯枝即可。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提高园林绿化植物的成活率,除了要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还需要具有专业素质较高的种植人员对植物进行移植和养护,从而进一步保障植物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1]佐锐迁.分析园林绿化施工如何提高植物成活率[J].房地产导刊,2015(15):52.
[2]江新林.园林绿化施工如何提高植物成活率分析[J].现代园艺,2015(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