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林木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2017-05-05穆成龙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虫害林区

穆成龙

摘 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后,是生态环境的大幅度改变以及林木生长环境的恶化。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林木虫害发生的规律以及频率等都較上个世纪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客观上,随着外来的虫害不断入侵,对我国的林木的产业价值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也对林木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

关键词:林木虫害;无公害防治

“林木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是近几年来林木产业提出的一个新型的概念,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绿色产业的产品追求热度不断上升。其主要内涵是通过物种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调节林区内虫害的规模,将林区内的生态系统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同时提高森林抗灾、防灾的能力。

一、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原则

东北地区是我国森林工程建设的重要地区,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是森林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步骤,病虫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严重的影响,为此在造林以及护林的过程中应该要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过程,在各种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过程中应该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加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结合,是森林病虫害防止过程中的基本原则。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又要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应该要加强预防为主、治理结合的理念,尽量将病虫害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减少损失。在实际的防护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安全的问题。在进行森林的病虫害防治时,由于对象不同,防治治理过程也要考虑当前与以后的双重影响,需要灵活地运用一种或者集中适合森林实际情况的方法。比如保护利用病虫的天敌、运用物理机械和非化学药剂方法进行防治治理等。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病虫灾害,要采取不同的对策,用不同措施的长短相补,并且注意实施方法的时间,将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尽量做到无公害防治,以保证安全性。

二、林木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意义

从林木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本质上来讲,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其能够加速自然的稳定状态,同时维护林区的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使得其能够在不断发展之中达到动态的平衡。其次,林木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也是现代林业发展的产物之一,其所贯彻的一些绿色理念也在无形之中促进了我国林业的发展。而且在林木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的使用之下,其所产出的产品的极高的经济价值与使用价值在林户以及消费者之中都收到了很大程度的追捧。

三、林木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几个要点

1.育苗。育苗工作对于林木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来说是基础,也是重中之重。从受虫害的难易程度上来说,树木在幼苗阶段是最容易被虫害所侵蚀的。因此在育苗阶段,要格外注意对于育苗阶段的虫害防治。首先,要合理地分配营养元素的施加,以此促进树苗的健康成长;其次,要做好树苗的卫生管理工作,及时发现病虫害并且将其扼杀在幼时,注意对土壤的消毒工作。

2.造林。造林的注意要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要对于当地的土壤、气候以及水文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树种,这样的科学做法能够很好地规避造林的盲目性,有利于减小盲目造林的经济损失;第二,在大量的实践中证明一片树林只有一类树种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的中海,而且这样的树林对于自然灾害以及虫害的抵御能力明显不如混交林。因此,在现代的造林过程中,通常在一片林区内都种植两种以及两种以上的树种,这样不仅使得林区对于自然灾害和虫害的抵御能力大幅度增强,将害虫的规模始终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还促进了林区内的生态多样化,对林区类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繁衍都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最后,造林应该选择对虫害有较强抗击能力的品种。我国的树木种类繁多,其对于虫害的抗击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针对林区内多发的虫害来选择树苗的品种才是最佳的选择。

3.林间管理。林间管理,通俗地讲是通过人为地干预来控制苗木的生长环境,使得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被虫害侵染的可能性。具体的措施为:首先在树苗种下去之前就进行一系列的林地整翻工作,这样的工作能够将土地里的大部分害虫翻出、杀死,从源头上减少了虫害发生、侵害的可能;其次,在施肥期间,要注意对树根周围的杂草的清理,因为一些害虫通常就隐藏在杂草之间,经常性的清理杂草可以有效地减少虫害的发生;接着在苗木生长的过程中,经常性地其进行枝条修建工作,也有利于减少虫害的发生。

4.林区检疫。一些林区在扩大规模以及生态多样性的同时会积极引入外地的树种。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于外地树种的检疫工作就成了减少林区虫害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加强林区的检疫工作,这不仅是维护林区的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保障林木经济价值,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要求。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大浪潮之下,市场上对于林木的需求正在与日俱增,林区检疫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显得更为重要。

5.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近几年来随着相关理论技术不断成熟的一种新型的理论,通俗地讲,是利用不同生物之间的克制的原理来达到消灭害虫的方法。

生物防治有一定的优缺点。一方面,人类对于生物防治的反映较小,而且其对于林区的副作用也是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另一方面,由于生物防治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到成效,而且其生效速度慢、价格昂贵、操作复杂等原因,目前生物防治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

从意义上来讲,生物防治不是仅仅相关理论上的突破,其对于现代林业的发展以及林木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来说都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的。其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于人以及林区的副作用,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同时对于大面积、虫害猖獗的地区特别适用,其对于虫害的空置时间较长,从林区的发展时间来计算,基本可以达到“一劳永逸”的状态。

四、结语

我国的林业规模巨大,其发展潜力也是无可估量的。笔者认为,在全国的林区内推行林木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是十分必要而且可行的。一方面,林木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可以帮助林区生产出更多的有高度经济价值以及建设价值的产品来直接或者间接地支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另一方面,林木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也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绿色”观念,同时政府加强引导,双管齐下。对于“绿色社会”的相关建设就显得比较容易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林木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对于经济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都是相当大的。

参考文献:

[1]安小萍. 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 农家顾问,2015,04:166.

[2]齐祥英. 探讨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J]. 价值工程,2014,18:312-313.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虫害林区
记游哈林区(节选)
桃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不用农药也能治虫害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浅析白三叶的虫害防治
行道树香橼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