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017-05-05刘世权

未来英才 2017年3期
关键词:有效性阅读教学

刘世权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看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提升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是非常有益的。如何使我们的教师形成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该文通过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审视和研究,提出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期让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能够焕发出真正的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阅读教学;有效性

课改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课程理念到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新旧思想、新旧模式大碰撞、大变革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改革在学与教的关系、课堂模式的改变与创新、评价的方式等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但是课改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尊重传统、用科学的发展观学习和发展传统,切实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改面临的新课题。

一、小学语文传统教学的辩证思考

作为一线的教师,对传统小学的语文教学有比较科学的认识,那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一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所谓的传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对待传统语文的教学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对其精华之处应加以整理发扬,对其不足之处则要加以调整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明确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即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在“文道统一”的思想指导下,提出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加强语文双基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特点和成功经验;提出应重视课堂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等等都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当然,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更多地强调智育,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素质的培养;课堂中学与教的关系没有摆正,学生更多地是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没有得到体现;语文学科中人文性和工具性严重分割,造成语文课出现了成为语言文字训练课或者是政治思想教育课的倾向。

二、小学语文传统阅读教学的反思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既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合理性,但面临新课程的挑战也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下面择其一些主要做法进行简要分析。

1、扎实的“双基”训练。抓好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小学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特点。语文本身就具有工具性,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打好了双基,才能积累与运用,因此这个传统的“法宝”是不能丢弃的。“双基”是三维目标中的第一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待“双基”,既不能只抓双基,也不能虚化双基。

2、阅读文章的精讲。传统的语文阅读课是以教师的“精讲”为主的。从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重点段的剖析等,教师非常细致地一一加以讲解。这种方法虽然存在着把一篇文章进行支离破碎的分析,淡化了对文章整体感悟的缺点,但是也不能否认在某些重要篇章、重点难点,教师的讲解也是非常必要的。不要谈讲色变,认为讲了就是“包办”,就是“满堂灌”,而是应该明确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要讲到点子上。

3、注意讲练结合。传统阅读教学非常注重讲练结合,有句子的仿写、词语的扩展、段的练习等等。合理的讲练结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语文素养,但是要把握好度,不要让练习冲淡了或者破坏了文章感悟的完整性;练习也应建立在对文本一定理解的基础上;练习的量要适度,不要搞机械操练,造成学生过重的负担。

4、重视朗读的指导。传统阅读教学也很注重对文章的阅读,但是阅读的形式和方法比较单一。比较忽视学生的自读自悟,更多的是教师一种强化的、硬性的给予。例如:用高兴的语气读;要读出伤心的样子等等。而没有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真正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只有学生体会到了情感,情感才能由心而发,自然流露。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基于对以上诸多问题的思考,笔者认为当前在新课程理念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是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是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一些教师还没有真正领会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存在着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转变,对语文教学中“人文论”和“工具论”不能辩证地理解等等,致使语文阅读教学陷入了一种华而不实,繁而无效的误区。

因此,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找到作为“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习评价的参与者、学习反馈的矫正者”这样的新定位。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分享了选择权、决策权。例如: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喜爱的读书方式;可以选择学习内容;可以参与制定学习目标等等。

2、倡导合理的多元解读教学模式。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首先要求教师能做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因此,教师要吃透教材,用心解读文本,单凭看教参,而没有自己的意会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专业素养。如一些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选文章,如果教师对作者的背景、人物的认识缺乏了解的基础,那么引导学生多元理解就是空话。

3、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把教育意图蔽隐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可见人文性和工具性应该是水乳交融、不分彼此的。

简言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科学地审视和研究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语文阅读教学返璞归真、简单实用,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真正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 余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5,(5).

[3] 王斌.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教育探索,2003,(10):69-70.

[4] 肖静芬.认真学习新<语文课程标准>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津教育,2002,(2):37-38.

[5] 刘延云.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山东教育科研,2001,(2):125-126.

[6] 孟庆芳,齐晚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五法[J].湖南教育,2001,(9):47.

猜你喜欢

有效性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