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军事改革机遇构建装备军所一体化保障体系

2017-05-05赵杰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7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效益

赵杰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合肥 230008)

[摘 要] 从雷达技术发展特点分析了军队雷达保障服务的需求趋势,提出了某所可以提供的服务新型式和新内容,并以此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该所售后服务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军所一体化;保障体系;效益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088

[中图分类号] TN9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7- 0197- 02

0 前 言

进入十三五以来,国家军队变革加速推进,如军区制向战区制的转变等等,如何把握这一变革的机遇,将研究所的装备与服务融入到这一变革当中,进一步提高研究所装备与服务的经济效益,就成了摆在职工面前急需考虑的问题。结合我所雷达机械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装备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保障的难度越来越大,军队自身的保障力量早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战争装备保障需要的这一发展趋势和现实特点。笔者认为,构建战区雷达装备军所一体化保障体系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既有利于增强战区部队装备整体保障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我所装备的经济附加值,对提高研究所售后服务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 雷达装备军所一体化保障体系的内涵

我军的战区是根据战略需要从战役方向和作战范围划分战略区域,在区域内合成军队的最高领导指挥机关,主要负责辖区内陆海空军部队的作战指挥和所述部队的军事、政治、后勤和装备工作,以及民兵、兵役、动员工作和战场建设等,同时战区拥有对战役方向和辖区部队的最高指挥权。战区雷达装备军所一体化保障体系就是指在战区范围内,通过改革雷达装备保障体制、建立相应运行机制,统筹军所保障力量,完善配套法规制度,有效整合和利用军内外装备保障资源,军所双方共同参与保持、恢复和改善雷达装备技术状态,保证装备顺利遂行各种任务而采取的各项保障性措施及相应活动的统称。

雷达装备军所一体化保障体系的最终目标是在满足军方军事任务需求,做好装备保障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开拓新的市场空间,通过器材与服务的销售,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2 雷达装备军所一体化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

2.1 统一协调,集中管控

要从体制上保障战区雷达装备军所一体化保障体系对军所双方维修保障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使用、统一协调和指挥。

首先,要注重与顶层建设上的军队装备系统和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组织管理机构间的衔接,确保军所协调和沟通的顺畅。

其次,要注重战区各个装备系统和省军区以及地方系统组织管理机构内部的贯通。

最后,要通过建立专职机构和赋予相关机构部分职能,实现对战区雷达装备军所一体化保障工作的统一管控。

2.2 平战结合,着眼实战

平战结合、着眼实战是指既要兼顾平时保障服务效益,更要注重战时保障能力,以平时建设支撑战时保障,以战时需求牵引平时建设,将平时与战时两种状态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战区雷达装备军所一体化保障体系,平时既要主动与部队相关部门规划保障方案,定期协调沟通,通报装备保障情况,有效引导好部队做好平时装备保障任务,又要积极探索战时军所一体化装备保障组织模式,着眼最困难的情况做好人员、技术、装备、物资等准备,提高保障服务效益。

2.3 注重效益,兼顾利益

在构建战区雷达装备军所一体化保障体系时,必须妥善解决军队需求与研究所利益之间的矛盾,找准军事需求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平衡点。军队要充分考虑我所的经济利益,以质论价,按劳付酬。研究所虽然以盈利为目的,但也要坚持诚实守信,質量至上的原则,尽量降低装备保障的成本,以减轻军队的负担。只有坚持军所双赢原则,才能推动战区雷达装备军所一体化保障持续、协调、健康的发展。

3 推进雷达装备军所一体化保障体系建设应把握的问题

3.1 建立健全战区雷达装备军所一体化保障体系的组织结构

实行战区雷达装备军所一体化保障,要有相应的只能部门进行领导和管理,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实施,必须按照“军所共建,集中管控,平战结合,注重效益”原则,对战区雷达装备军所一体化保障资源进行系统规划,集成整合和优化配置,建立健全保障组织机制是完成其他各项任务的基础。

3.2 配套完善战区雷达装备军所一体化保障体系的法规制度

构建战区雷达装备军所一体化保障体系,涉及政府部门、军队、科研院所等多种社会关系,是一种政策性、法规性很强的工作。

一是要建立工作规范。确立在平时建设过程中军队、地方政府以及我所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二是要依据遂行装备保障任务需要、专业性质、人员素质、保障能力等要素,系统规范军所一体化雷达维修保障机构、支前保障力量动员配套建设内容和标准。

三是要尽快出台装备储蓄法规政策,根据军队装备保障需求与研究所的生产、代储水平,明确装备生产、储备定点定位政策,明确军所装备储备的范围、品种、数量、周转形式、补偿办法、向军队供应的方法等。

3.3 加强战区雷达装备军所一体化保障体系人才队伍建设

装备保障人才是实施装备保障建设、管理和保障活动的主体和骨干力量,也是影响战区雷达装备军所一体化保障效益的关键性因素。

一要优化保障人才队伍结构,针对战区新型装备科技含量高,装备保障专业性强,要求高等特点,部队应从队属修理机构和企业化工厂中选调优秀的一线修理人才进入专家队伍,同时从所内聘请技术专家,发挥地方专家的理论和技术优势,参与战区装备重大保障任务的决策。

二是要加强人才队伍管理,完善人才的引进,使用和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通过军所共建的方式,争取军队在加强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援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给予经济上、机制上提供进一步的支持,以实现双方的互利双赢。

4 结 语

随着研究所雷达装备信息化,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从根本上改变军队传统的装备保障理念是大势所趋。因此,最大限度的利用研究所力量,依托经济手段,探索建立具有研究所特色的战区雷达装备军所一体化保障体系,实现军队平时和战时装备保障的高效快捷,并同时提升研究所的经济效益,将是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获得进一步的更大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怀强.借鉴外军经验推进我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J].后勤保障,2013(7):67-68.

[2]张平,电子军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4(3):31-34.

[3]凌大荣.构建军民融合的军事物流体系[J].中国军事科学,2015(6):91-96.

[4]朱小东,刘广宇,葛涛.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

[5]杨超.改进解释结构模型在装备保障训练内容组织与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兵工学报,2014(2):69-71.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四川工商学院“二三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
可再生能源可以产生数十亿美元的健康效益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信号系统安全软件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组合拳”中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