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制导航空弹药软件过程管控方法
2017-05-05刘颖韬孟领朋陈佳文
刘颖韬+孟领朋+陈佳文
(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 长沙 410100)
[摘 要] 通过梳理GJB 5000A二级要求,结合现有软件过程管理体系及信息化建设水平,针对制导航空弹药软件的实际需要,阐述了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制导航空弹药软件过程管控方法,有效监控软件开发过程,控制配置项状态,确保各个过程域相关活动的质量,同时积累项目数据,为后续软件项目提供参考数据。
[关键词] 信息化平台;GJB 5000A;软件过程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076
[中图分类号] TP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7- 0168- 04
1 引 言
推进软件工程化,促进软件成熟度是提高软件质量、降低风险的重要手段。利用信息化手段则能有效对软件的项目管理活动、工程活动及其产物、支持活动进行管理,并通过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积累组织级数据,实现制导航空弹药软件开发过程的量化控制。
本文以满足GJB 5000A要求为基础,探索将现有信息化平台与软件过程管理体系有效结合的方法,达到提升制导航空弹药软件研制过程能力,提高软件产品质量的目的。
2 信息化平台管控实施背景
2.1 软件工程化实施现状
2005年9月总装备部发布〔2005〕装字第4号命令即《军用软件质量管理规定》,命令中明确规定:总装备部按照国家军用标准和有关规定对软件研制能力进行软件能力评价,未达到规定软件研制能力要求的单位,不能承担软件研制任务。同时评价中心每年会对已经通过评价的单位进行审查,如不能通过,将取消等级证书。由此可见,软件工程化的推进和单位的生存、企业的生命息息相关。
总装备部于2008年3月颁布了《GJB 5000A-2008军用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模型》,该标准将软件的成熟度等级分为初始级、已管理级、已定义级、已定量管理级和优化级5个级别。已管理级(即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Ⅱ级)作为申请评价的起始等级,也是各单位改变软件过程管理模式的第一步,所以,如何理顺思路,实现软件工程化常态化运行尤为重要。
2.2 信息化平台管控的必要性
制导航空弹药软件多为嵌入式软件,因其与硬件的紧密结合,常需要根据硬件变化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发生变更,仅从配置项状态管理这一方面来看,不断变更的软件代码或工程文档,不借助于任何信息化手段进行管控,难免出错,且难以做到状态追溯。结合GJB 5000AⅡ级要求来看,变更过程中产生的过程活动及工程活动相关文档均需有效记录及保存,大量的管理性文档若仍依靠人工,容易造成混乱,软件的高质量及高可靠性就更无从说起了。所以,仅从配置项状态管理这一方面来看,使用信息化平台都是很有必要的。
放眼于公司发展,从软件开发周期及成本来看,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软件项目数据的共享和管理,有效重用历史数据,可以大大缩短软件开发周期,减少软件开发成本。同时,使用信息化平台,便于各软件项目负责人有效调度资源,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软件项目风险,真正实现隐形流程显性化,显性流程规范化,规范流程可视化,是实现软件工程化常态化运行的有力推手。
3 信息化平台的构想与实现
通过梳理体系文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分析信息化平台需要管控的项目管理活动、工程活动、支持活动,确定需要提取的测量项,初步构想信息化平台应实现项目管理、需求管理、软件配置管理、软件问题管理、软件质量管理以及过程资产库管理等功能。该平台覆盖公司所有软件项目,管理所产生的工程活动数据、过程活动数据,并且与多系统集成,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为软件人员提供统一的协同工作环境,实现知识重用,跨部门、多学科协同,软件开发过程规范,资源平衡,最终实现软件过程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流程化和模板化。
平台建设蓝图如图1所示。
3.1 利用项目管理系統,实现软件过程全局管控
项目管理系统作为流程及项目管理的主要工具,主要用于对软件过程的定义、调用,并作为其他系统的集成平台,用于不同类型任务的下发及统计。
3.1.1 梳理软件生命周期模型,完成项目管理模板定制
梳理公司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找到覆盖面最广的生命周期模型,针对该生命周期模型进行足够细化的任务分解,提取软件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最小任务单元,梳理各个任务之间的传递关系,作为软件项目管理初始模板录入项目管理系统,也可根据公司实际需要,梳理不同类型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搭建不同的类型模板,构建符合公司需求的项目管理系统。
3.1.2 调用模板,完成软件过程管理全局管控
软件项目立项之后,在项目管理系统中创建软件项目,定义软件项目组成员及人员分工职责,调取适用的项目模板,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调整模板内容,确定里程碑时间节点,软件项目负责人每月或每双周对任务进行下发,并对任务、工时、资源等进行监控,公司主管领导可通过系统随时查看项目进度,对公司项目进行全局掌控。
项目管理系统如图2所示。
3.2 集成软件综合研发平台,实现软件开发测试一体化
本平台由软件需求分析与设计软件、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软件测试平台组成,并以需求为导向,集设计、验证、开发、测试、确认(交付)、维护于一体,可搭建嵌入式软件仿真环境,进行嵌入式软件的开发与测试,也可搭建非嵌入式软件的功能、性能等测试环境,进行软件全生命周期的分析和管理,促进软件开发与测试技术系统化、规范化、高效化,满足未来制导航弹在软件模块上的通用化,以及快速开发原理样机软件的算法、模块等,验证系统的可行性。软件综合研发平台如图3所示。
(1)软件需求分析与设计软件:支持软件项目组按照需求工程的要求完成结构化需求分析、实时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实时系统软件设计、需求跟踪、模型验证等工作,并自动生成相关文档。
(2)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使用该系统可支持软件项目组完成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使用、代码分析、软件仿真、内存分析等工作。
(3)软件测试平台:具备动态分析功能、静态分析功能、单元级和集成级测试驱动与桩模块自动生成器、目标平台测试等功能,支持软件测试组完成编码规则检查、数据流分析、软件度量分析、进行单元与集成测试、代码覆盖率检查工作,提高软件测试组开展军用软件的测试工作能力。
3.3 集成数据管理系统,有效控制配置项状态
集成数据管理系统,用于完成来自项目管理系统下发的有关软件配置项的编制及审签工作,利用数据管理系统,确保软件配置项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一致、有效、安全,实现对软件配置项状态及相关变更过程进行集中管理。
(1)按照公司体系文件中有关配置标识的要求,结合438B标准及公司标准化要求,将所需软件文档模板及标识生成规则定义至数据管理系统,用户在创建配置项时,在选取相应的软件文档信息,如产品代号、文件简号、文档模板等,即可自动生成配置项,用户只需将内容填写至文档模板中即可,既保证了标识的正确性,又保证了文档编写的规范性,配置标识规则定义如图4所示。
(2)梳理公司体系文件中有关变更的要求,将配置项变更流程定义至数据管理系统,用户有变更需求时,通过系统发起变更申请,通过严格的变更申请审签流程后,再执行配置项版本的升级及新版本配置项的审签流程,既符合5000A标准对变更的要求,也便于用户在日后追溯。
(3)利用系统自带的权限控制,按照《三库管理规范》及公司保密规定中对各配置项设置访问权限及检出权限。
(4)按照公司体系文件中有关基线建立及发布的要求,将基线建立发布规则定义至数据管理系统,有效控制及记录基线建立及发布活动。
(5)利用系统查询功能,可以根据创建人姓名、创建时间、软件项目代号等信息快速查询配置项,大大提高查询效率。
3.4 集成质量管理系统,实现质量问题、软件问题追踪
集成质量管理系统,用于完成来自项目管理系统下发的有关评审的工作,利用质量管理系统,提出评审申请,记录评审问题,编写评审报告,并可对软件问题及不符合项进行跟踪,确保问题解决关闭。
(1)管理设计评审、阶段评审、里程碑评审等评审活动,实现软件质量的在线监控。
(2)按照公司体系文件中有关软件不符合项的要求,可在线进行不符合项报告的编写、问题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并对软件不符合项数量及严重等级进行统计分析,提升软件质量改进能力。
(3)归集、分类、汇总、积累SQA活动中产生的检查信息和数据,实现质量信息的充分共享和利用。
(4)利用系统查询功能,可以根据软件项目代号等信息快速查詢配置项,大大提高查询效率。
3.5 建立过程资产库,实现知识共享
建立软件过程资产库,用于存放本公司体系文件、表单填写模板、培训资料以及项目数据。项目数据主要来源于项目管理系统中统计的软件过程活动的数据、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中产生的工程文档数据以及质量管理系统中统计的质量数据。过程资产库的建立,便于为新软件项目提供真实有效的估计数据,为软件项目组设计提供参考。
4 结 论
软件工程化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认真学习梳理相关标准是必不可少的,而信息化平台将作为有力推手,提高软件过程管控力度,从而实现软件全生命周期数据积累和数据挖掘。为了更好的利用信息化平台实施软件过程管控,在平台选择上,应结合公司实情,切勿盲目跟风,多思考、多实践,才能构建出适用于本公司的软件过程管控信息化平台。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1457-2006 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S].2006.
[2]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JB 5000A-2008 军用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模型[S].2008.
[收稿日期]2016-11-23
[作者简介]刘颖韬(1985-),女,湖南娄底人,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软件工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