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2017-05-05张春玲
(山东省邹平县人民医院,山东 邹平 256200)
[摘 要] 2016年财政部印发《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 100 号——战略管理》与《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从此为我国新时期管理会计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加速转型升级将起到实质性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 管理;会计;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009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7- 0021- 02
0 前 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企业的不断壮大,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管理会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提上改革日程,视为谋求企业转型升级、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项重要手段。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将成为会计工作规范化、信息化、国际化新的有力抓手,对会计工作实现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将是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1 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的过程及实践性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发展如火如荼。自2013年财政部多次在重要场合将管理会计作为中国会计改革发展的重点方向开始,已经连续三年力推管理会计。三年来,管理会计从国家顶层设计走向地方携手推进,从理论宏观指导走向企业落地实践。管理会计不再是一纸空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下同)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在服务对象方面,管理会计主要是为强化单位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属于“对内报告会计”;而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对外部相关单位和人员提供财务信息,属于“对外报告会计”。二是在职能定位方面,管理会计侧重在“创造价值”,其职能是解析过去、控制现在与筹划未来的有机结合;而财务会计侧重在“记录价值”,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提供并解释历史信息。三是在程序与方法方面,管理会计采用的程序与方法灵活多样,具有较大的可选择性;而财务会计有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较固定的程序与方法。
1.1 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需要
管理会计是与财务会计并列的,改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会计分支,它在单位的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职能作用已经从财务会计单纯的核算扩展到解析过去,控制现在与筹划未来的有机结合。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或者通过发布管理会计公告,或者通过推行管理会计师资格认证制度等广泛的推动了管理会计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我国的管理工作也存在不少成功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但是我国仍然存在着理论体系欠缺,方法应用不够广泛,专业人才匮乏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管理会计的发展。
虽然管理会计系统理论引入我国较晚,但有关管理会计理念在我国单位的实践却早已有之,也不乏成功探索和有益尝试。如,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成本为核心的内部责任会计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河北邯郸钢铁公司实行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可谓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典范;如今,战略地图、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等先进的管理工具方法陆续在我国单位中运用,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人力资源和环境成本双重挤压的今天,通过制定管理會计应用指引,以系统地提炼总结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宝贵经验,对拓展我国管理会计研究领域、提升管理会计应用水平,并进而增强我国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引性、应用性、实践性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战略管理相关指引;预算管理相关指引;成本管理相关指引;营运管理相关指引;投融资管理相关指引;绩效管理相关指引;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管理指引;管理会计信息模块应用指引,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以基本指引为统领,对管理会计的多个应用领域,按照管理会计的要素,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行之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引导和推动单位系统地开展管理会计活动。此次印发的征求意见稿各稿本身也自成体系,每一应用领域都包括概括指引和若干个工具方法指引,统一框架、统一体例,其指引性、可操作性都很强。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李守武表示“财政部发布的多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具备统一的体例结构,贴近企业管理制度的行文特色。”应用指引规范了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时的操作流程和步骤,有利于管理会计在企业真正落地,让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植入企业的业务主流程,最终推动业财融合的实现和财务转型。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正式印发后,将对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管理提升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这就要求企业的营运管理、商业模式必须与市场经济对接,必须引进和推广已被市场经济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方法。企业可“照单抓药”,因地制宜的改进自身管理短板,提升管理水平和价值创造能力。
2 进一步加强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财政部会计司专家,提出力争用五到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使我国管理会计接近或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包括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基本形成,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基本建成,管理会计人才队伍显著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管理会计咨询服务市场显著繁荣。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指导意见分别就理论体系,指引体系,人才培养和信息化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主要任务。
2.1 在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方面
第一,要整合科研院校企业等优势,推动形成管理会计产学研联盟,协同创新,支持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第二,加大科技投入,鼓励科研院校,国家会计学院建立管理会计研究基地,在系统整合、理论研究、研究开发管理会计课程和案例,宣传推广管理会计理论和先进做法等方面发挥综合示范作用。第三,推动改进现代会计科研成果评价方法,切实加强管理会计理论和实物研究。第四、充分发挥会计团体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具体推动作用,及时宣传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提升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2.2 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方面
形成以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统领,以管理会计方法指引为具体指导,以管理会计案例示范为补充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主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制定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推动其有效应用。第二,建立管理会计专家咨询机制。第三,鼓励企业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等方式,及时总结梳理管理会计实践经验,组织建立管理会计案例库,为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提供示范。
2.3 在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完善现行会计人才评价体系。第一,将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体系等。第二,推动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内容,适当增加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比重。第三,鼓励高等院校,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会计专业方向建设和管理会计高端人才培养,与企业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不断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第四,探索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其他途径。第五、推动加强管理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
2.4 在管理会计信息体系建设方面
以信息化手段為支撑,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推动会计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第一,鼓励单位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化规划,从源头上防止出现信息孤岛,做好组织和人力保障,通过新建,或者整合改造现有系统等方式推动管理会计在本单位的有效应用。第二,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和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加快会计职能,从核算到管理决策的转变和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三,鼓励会计软件公司和有关中介服务机构拓展管理会计信息化服务领域,这是为了实现会计的目标而设定的管理会计方面的主要任务。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会[2016]10号:管理会计基本指引[Z].2016.
[2]财政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征求意见稿)[Z].2016.
[收稿日期]2016-12-07
[作者简介]张春玲(1968-),女,邹平县人民医院高级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内部控制与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