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中国女生给非洲难民建学校,向西方慈善模式发起挑战
2017-05-05
人物时事速递>>·原创·
2016年,层出不穷的难民事件震撼着全球,而一位“不务正业”的耶鲁大学中国女留学生却为此默默努力,志在为非洲肯尼亚的难民们带来一些改变,她就是张小弛,一名个性独特的学霸。2016年,张小弛克服重重困难,抵达肯尼亚最大的难民营——卡库马进行实地考察。鲜活的难民生活刷新着她对难民的认知,反思着西方的慈善模式,于是她和其他中国留学生一道,决定开辟出一套带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创新以及慈善运营模式,向西方慈善模式发起挑战。
人物素描1 “不务正业”,考察非洲难民营
2016年年初,在耶鲁建筑系就读的张小弛,选修了和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难民伦理学”,随后的热情便一发不可收,为设计一套住房体系来强调难民的尊严和潜能,她萌生了去非洲难民营实地考察的念头,但是来自个人的申请却非常不顺。花了近半年时间,她才终于在肯尼亚一家难民自建组织的帮助下来到卡库马,开始了与难民同吃同住两个多月的时光。2016年,里约奥运会首次派出难民代表团,其中五名南苏丹运动员就来自卡库马。
人物素描2 想挑战西方既定的慈善模式
“西方的公益项目运行模式历来饱受质疑,他们一直都以一套既定的模式,带着比别人高一等的心态去做慈善,很多时候没有去真正了解当地的情况。”带着这种反思,在短暂的调研期里,张小弛与伙伴们用两周筹到了20万美元,还争取到了联合国难民署15万美元的合作项目,决意为难民营建一所学校。2017年2月初,已有两间教室投入使用。他们还在美国成立了一个NGO(非政府组织),以中国人独特的视角探索中西结合的慈善形式。
【考场仿真试题】請结合以上材料,以“平等”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范文片段示例】人虽处境有别,但生而平等。虽然非洲经济、教育落后,但它绝不全是原始的暴力、贫穷的悲哀、无助的绝望,这里更有热情的生活、不打折的尊严以及困境中的力量。张小弛对西方在非洲慈善模式的挑战,实质是在为实现人人平等而斗争。
其他适用话题 慈善;尊重;因地制宜
(特约教师 周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