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家乐”旅游的污染防治

2017-05-05凌前江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农家乐防治污染

摘 要:以临安市“农家乐”污染及其整治为例,说明“农家乐”污染不可小觑,探索“农家乐”污染防治措施,实现“农家乐”旅游蓬勃发展与环境优良的双赢目标。

关键词:农家乐;污染;防治

“农家乐”是随城市化、生态化及旅游需求多极化趋势应运而生的新的旅游产品类型,它依托乡村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农家经营为主体,满足旅游者观光、度假、娱乐的多方面需求。“农家乐”旅游源于19世纪30年代的西方,是逃避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而兴起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位于城郊的“农家乐”越来越受到城乡居民旅游度假的欢迎。临安市位于杭州市西郊,处处山水相依、自然风景秀丽,生态环境優越,有“森林中的城市”之美称。当前“农家乐”乡村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江浙沪地区居民避暑休闲的首选之地,在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污水纳管、处理等设施配套不足,监督管理没有及时跟上,造成的污染也令人担忧。本文以临安市“农家乐”旅游为例,分析“农家乐”旅游对水污染的影响,以期抛砖引玉。

一、临安市“农家乐”发展现状

临安市地处浙江省西部天目山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端, 据不完全统计,经过20余年的发展,2014年临安市全市达到981户“农家乐”,其中太湖源、西天目区块“农家乐”均超过300户,大峡谷区块已超过150户;临安第二水厂水源里畈水库库区有“农家乐”114户、3342个床位;临安第三水厂水源水涛庄水库库区有“农家乐”46户、862个床位;华光潭库区有“农家乐”117户、3052个床位。80%的“农家乐”80%分布在里畈水库等饮用水源上游或自然保护区、景区周边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但随着临安市“农家乐”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农家乐”依托水库和自然景区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并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二、“农家乐”污染影响

由于农家乐多地处山区、较分散,普遍存在公厕覆盖率小、排水管网和垃圾处理站(场)不配套、劣质洗衣粉使用多、私厕漏底渗漏、垃圾日产日清机制不到位、垃圾乱堆乱倒根治不彻底等,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就排放仍较普遍。农家乐污水排放具有假日比平日多、早晚比白天多、白天比夜间多、用餐前后比不用餐时多等特点,而且垃圾堆积过长主要集中在农忙季节和长期阴雨天。

2014年临安市“农家乐”废污水年排放量43.2万t,污染物COD、氨氮、总磷、总氮年排放量分别为60t、8.6t、1.0t和10.7t。临安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里畈水库库区“农家乐”年接待游客达20.7万人次左右,“农家乐”产生废污水量1.04万t, COD、氨氮、总磷、总氮污染物年排放量分别为7.54t、1.08t、0.12t和1.34t;水涛庄水库库区废污水年排放0.27万t,污染物COD、氨氮、总磷、总氮年排放量分别为1.95t、0.28t、0.03t和0.35t;华光潭库区废污水年排放0.95万t,污染物COD、氨氮、总磷、总氮年排放量分别为6.89t、0.98t、0.11t和1.23t。按农村每人每日产生固体垃圾0.7kg的70%计算,临安市“农家乐”年产生垃圾达740t,这些固体生活垃圾如不及时清运,经雨水冲刷,污染物将进入河道、水库水体。

三、“农家乐”污染防治对策与建议

1.重视生活污水处理,创新改造工艺。“农家乐”污水以餐饮污水为主,含有较多的固体物和植物油,污水处理设施应先通过格栅装置和隔油池,滤去固体物质和动植物油,并收集进行统一处理,然后再通过管网收集、厌氧池厌氧接触消化、人工湿地水生植物根系吸收有机成分等进行净化,做到先处理再排放。近年来临安市将15集镇区55个周边村的生活污水纳入了14个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24.5万吨,非集镇区的行政村采取集中纳管和联户或单户处理两种模式进行净化水质,农家乐出水水质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高于70%,脱氮除磷效果达到50-70%,污水排放标准可由一级B标准提高到一级A标准,且处理能力能够满足未来10年以上的发展需求。

2.加强垃圾清运。可对“农家乐”及农村生活垃圾实行统一规划、分类就近处理、日产日清等长效管理机制。不短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垃圾由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四级转运收集处置体系建设,建成了1个日处理45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14个县、镇级垃圾填埋场,城区及周边镇街的可焚烧垃圾全部进入焚烧厂,垃圾焚烧发电厂还有20%的垃圾焚烧余地;对有机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也减少了垃圾总量。

3.加大污染处理能力和适度发展双管齐下。该市出台了《临安市主题旅游民宿发展规划》等基础性文件,总体构建“三区三线、多点多态”的全域化主题民宿发展格局,同时适度控制农家乐的发展;着力提高农家乐区域污水处理能力,2016年规划新增日污水处理规模24.5万t/d,实施了太湖源、板桥等一批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程,做到宏观区划管理与微观生态整治双管齐下。

4.加大“农家乐”污染防治金投入力度。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使全社会都积极投入到环境保护中来。实施以奖促治、以奖代补、以奖代投等措施,强化环保资金使用绩效,切实增加农村环保投入。

5.加强“农家乐”环境监管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农家乐”垃圾收集、生活污水处理考核及监督机制;建立农村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垃圾收集清运、保洁等工作与各项考评紧密结合,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组建专门的农村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和电子信箱,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通过立法手段,确立农村生活垃圾产生者的行为规范和义务,明确垃圾产生者的责任。

6.加大“农家乐”污染防治宣传力度。将与“农家乐”污染防治有关的知识纳入环保宣传教育计划,丰富人们的环境知识,提高广大村民、企业法人的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发布有关的环境监测信息。

参考文献:

[1]赵承辉,陈晓月,周艳波.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政策研究[J].现代农业 科技,2009(2):236-237.

[2] 顾希俊,凌前江.临安市水资源保护规划[R].杭州: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15.

作者简介:凌前江(1965-12-),男, 汉族, 浙江临安人, 大专, 工程师,研究方向:水资源管理,水权制度改革,水生态保护等领域。

猜你喜欢

农家乐防治污染
农家乐里去休闲
杜鹃花红农家乐
欢迎来咱农家乐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让农家乐再乐起来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