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的历史与荣耀
2017-05-05李玮
李玮
中国最早的灯具始见于战国,那时的灯具不仅结构比较完善,而且造型也很优美。
早期人们所使用的灯盏,有瓷制,也有面制。一般呈碗形,中间空处有一圆柱形用来置放灯芯。自家所制的“面灯盏”,用豆面、玉米面或白面蒸成,俗称“灯馍”。使用时,将油盛于其凹窝中,内置灯芯。到了六朝时期,灯盏的造型已经基本定型为油盏、托柱、承盘三个部分。三国西晋时期的越窑青瓷灯盏,出现了将托柱做成熊的造形,并在承盘下安三个兽形或者是蹄形足。南朝的灯盏大多无足,而托柱变得很高。进入经济高度发达的唐代,灯盏作为实用兼装饰物开始大量出现在宫廷和灯节之中,唐代常见的造型为碗碟状,内壁有一圆环。宋代由于陶瓷业的发达,各个窑口都有各具特色的陶瓷灯盏继续着盛世的辉煌。而明代灯盏的式样变化很多,有一种灯盏上部似一把带盖小壶,下为盆式托座,灯芯从壶嘴插入壶中,造型新颖别致。
人俑灯是战国时期青铜灯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两汉时期,灯具制造工艺有了新发展,对战国和秦的灯具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由于两汉盛行“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丧葬观念,作为日常生活中的灯具也成了随葬品中的常见之物。众多出土实物表明,这一时期的灯具不仅数量显著增多,而且材质或是种类都有新的发展,这说明灯具的使用已经相当普及了。从质地看,在青铜灯具继续盛行的同时,陶质灯具以新的姿态逐渐成为主流之外,还新出现了铁灯和石灯。从造型上看,除人俑灯和仿日用器形灯之外,新出现了动物形象灯。从功用上看,除原有的座灯外,又出现了行灯和吊灯。
如同战国时期的青铜灯具一样,两汉时期的青铜灯具主要以出土于河北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为代表,分布在河北满城、江苏南京、山东临淄、广西梧州、湖南长沙及山西、河南等地两汉王族大墓中,多为实用器和宗庙用器。这些青铜灯具从器型上可分为人俑灯、兽形灯和器形灯三大类。另外,战国时期的多枝灯在两汉也是常见的种类。从用途上可分为座灯、行灯和吊灯。青铜座灯与战国时相比最大的变化是出现了以长信宫灯为代表的一批带烟道式座燈,这类灯具由灯盘、灯罩、灯盖、烟道和收集烟灰的器体等几部分组成。灯盘供点燃灯火,盘中大多都有烛扦,应是插置烛体所用。灯罩由可以移动的弧形屏板构成,既可挡风,又可随意调整灯光强弱和照射方向。灯盖可起到遮挡灯烟外溢的作用,让烟灰随烟道进入器体。收集烟灰的器体可储存清水,来溶解收进的烟灰。由于全器各部分既可以有机结合成一体,又可以拆卸,也利于经常清除灯内的积灰。这类灯具可称得上是最早的保洁灯。行灯是一种没有底座和立柱,只在灯盘下设三矮足的器形灯,也有人称之为拈灯,拈与行用意相近,都是说它可以在行动中持之照明。吊灯是一种用来悬挂的灯具,这类灯发现较少,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两地,以长沙出土的人形吊灯为代表,由灯盘、“人体”和悬链三部分组成。圆盘中有一烛扦,旁有一输油口与“人体”相通。“人”双掌前伸捧起灯盘,“人体”中空,背部设盖用来集取灯液,在“人体”的双肩、臀部设三环钮,与三条活链相结,系于一圆盖上,盖顶立一凤鸟,其上用于悬挂活链。整座器物造型新奇,重心平稳。
灯具的收藏
1.金属材料的灯具
要注意防潮湿,金属本身怕潮湿、怕酸碱等液体和空气的侵蚀,因此在收藏保管中,一要留心室内的湿度、空气的流通情况;二要注意防锈蚀,如果发现生锈变色要及时抹拭干净,最好用蜡布(将蜡加热成液状后,用软布沾上蜡液,待蜡液凉透后即可)擦抹,细小的裂纹亦可用竹木棍蘸彩色蜡修补。
2.陶瓷灯具
陶瓷灯具怕磕碰,用软囊盒子保存时一定放置平稳,尤其注意油嘴柄把,不要硬性挤放,残存油灯中的油污可用去污粉、肥皂水、稀碱水等擦拭,擦洗后用清水冲净揩干。
3.石材灯具
注意不要与盐酸接触,否则会被腐蚀,脏污的地方应用细布擦试,并用油或蜡保养。
4.木制灯具
注意防尘土或其他脏物污染,防霉、防虫蛀,避免日光曝晒,脏时应用软布轻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