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欧洲政治小说很少见
2017-05-05陶短房
本报特约记者 陶短房
要说国外的政治小说,具有丰富宫廷文化传统和漫长政治生活史的英国是一个“富矿”。1945年出版的《动物庄园》和1949年出版的《1984》分别用寓言和反乌托邦科幻的手法,对极权专制主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上世纪80年代问世的《首相你想点》则是由BBC政治肥皂剧《是,大臣》和《是,首相》剧本衍生出的政治小说,是为数不多的由电视剧“反改编”成功的政治小说。
法国也总给人以“政治小说沃土”的感觉,有人将中世纪的寓言小说集《列那狐的故事》、英雄系列小说《巨人传》都称作政治小说,也有人认为巴尔扎克的《一桩无头公案》、雨果的《九三年》、司汤达的《红与黑》、莫泊桑的《俊友》都是政治小说。如果不局限于小说,博马舍于1778年写成的《费加罗的婚姻》也被称作“政治文学”——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说,“除非我想让巴士底狱倒下,否则绝不会傻到让这样的作品公演”。
不难发现,上述作品都年代久远,近30年来政治小说很少见。欧洲当代政治文学匮乏的原因,也许正如法国作家萨特所言,在“红五月”和“垮掉的一代”热衷政治和社会运动的狂潮后,出现了“需要歇一歇”的社会懈怠气氛。
“口袋书”的普及也让政治小说这种较为沉重的话题显得不合时宜。另外,现代商业社会也让人们普遍浮躁,政治小说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愿意常年对一个领域进行钻研、调查的作家越来越少。毕竟,写穿越、玄幻等题材并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变现速度却很快。
当然,批评、讽刺、揭露权贵这些政治小说的要素当代仍然需要,但由于缺少原创文学,一些影视剧编剧只能去“挖坟”。美国导演科波拉1979年执导的电影《现代启示录》,蓝本就是康拉德1902年发表的政治小说《黑暗的心》。前几年风靡世界的美剧《纸牌屋》则是改头换面的BBC政治肥皂剧,而后者是根据前英国保守党副主席道布斯1989年出版的同名政治小说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