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美新移民文学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2017-05-04刘淑玲

戏剧之家 2017年6期
关键词:身份认同冲突融合

刘淑玲

【摘 要】从原乡到他乡,从寻根到身份认同,这种文化身份的迁移,这种母国文化与异质文化的文化交融、碰撞与融合,在北美新移民文学中始终是个不可绕开的核心议题,这亦可以说是新移民文学创作的一个显著表征。通过对首部加拿大华文女作家选集《漂鸟》的文本细读与审美阐释,更能洞见作家笔下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关键词】新移民文学;东西方文化;冲突;融合;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91-01

一部中外文化交流史往往谱绘的是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碰撞、互渗与融合的历史。同样,移民文学的书写也必然彰显出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的历史印痕和人文图景。

著名旅美作家于疆说过:“华文作家,往往移民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居住于不同的侨居地,这使得他们的作品带有特定的时空之感。”我们知道,早期的中国人移民北美,开始于19世纪中叶的淘金潮(“金山梦”)和修建铁路。因而,早期的华裔文学作品多是华工们艰辛凄苦的生存状况叙事描写,以及被压迫和疏离的焦虑与苦闷。相较而言,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移民群体,多以留学移民和技术移民为主,因而这一时期的华文作家多写自我经历及人生况味,亦不乏对历史与人性的沉思、对文化自醒与自信的体认。诚然,这其中既有缘自文化错位带来的忧伤,也有从文化隔裂到文化融合的接受與转换。

实际上,这种从文化的边缘迈入主流的过程,我们看到的恰恰是华裔作家实现的一种“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的文化身份的转变。下面,我们结合首部加拿大华文文学女作家作品选集中的文本进行文化解读。

加拿大约克大学徐学清教授认为,作为漂泊者的女作家们,对于文化身份的认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加籍华裔在融入加拿大文化社会的过程中也有着艰涩步骤:她们经历了在祖裔文化和居住国多元文化之间的徜徉后,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开放的、多向的、多元的文化身份观。

关于这一点,《漂鸟》文集中的某些作品确是有所映示。譬如,华裔作家温安娜在《撒丝基亚,撒丝基亚》一文中一方面比较了自己和女儿“撒丝基亚”在移民后的适应能力与内心感受,一方面也坦陈了中年移民者的“游离于边缘”的文化身份状态。她说:“想当年,我曾经那么努力地推动她投入新环境,如今却是我经常向后撤退。……我对于被边缘化也没有太大的不适应,不像当年的撒丝基亚,对被疏忽、被排斥有那么强烈的反应。这大概就是少年移民和中年移民的不同之处吧!少年遇到新环境,先是极度不适应,然后呢,有可能彻底同化,甚至进入核心区;中年人则总是不温不火地游离在边缘,既不会有冲突,也不会被同化,成为一群沉默的异乡人。”

学者公仲指出,新移民文学的成熟,还表现在题材的宽阔拓展、艺术手法的多种多样、语言的精雕细刻。其中既有深层的思想人性的关注,也有真实平静而又暗流涌动的生活写实。

关于这一点,在《漂鸟》中,应该说张翎的《母亲》是个生动的案例。作家张翎以其细腻的心理描写与朴实而情感充沛的文笔为我们再现了一个活生生的母亲形象。作者笔下的母亲不是高大的慈母形象,但却是我们摸得到的、如同走进我们真实生活和内心深处的家母写真。仿佛,这个文本呈现的就是我们的母亲。这里,母与儿之间的亲子情感、妻与婆之间的别样心境、祖孙之间的隔代之爱,等等,生活中的枝枝节节、藤藤蔓蔓都沉浸于作者的极尽艺术之功的文学叙事之中。

如果说,张翎的《母亲》为我们描绘的是极具东方色彩的中国式的儿女情长,那么,在《漂鸟》文集中,雷蒙的《温哥华手记》与王平的《阆苑祖屋》却有着别样的文学表述。尽管两位作家均用了不同程度的笔墨对加国独特的自然景观进行了嘉许和慨赞,前者却以叙事为主,表达出对于西方文化“性取向”的接受;而后者在抒情的基调中描绘阆中祖宅的景致,以及对于故舍的怀恋,相较之下,作者也流露出对于他乡新宅盛景的喜爱,对于加国的“多种民族、多元文化、自由国度”的欣然移居之情。

方兴未艾的新移民文学改写着海外华文文学的版图,除却新移民之于生活、事业、爱情、人生等诸方面的反思之外,更多地诠释了母族文化与他族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毋庸讳言,在《漂鸟》这部展现加华“新移民文学”的文集中,既有对女性话语(性别意识)的探讨,也有对人生(人性)的反思与讴歌,更有对于异国他乡的文化身份的定位和思考。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中还可窥见中西文化的碰撞及交汇、华人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接轨。正如学者倪立秋所指出的:新移民文学“这种新的人文特质、新的书写困惑,徘徊在故乡他乡、原乡异乡之间,纠缠在身份认同、国籍认同、语言认同、文化认同之间。经过陌生的异域文化冲击之后,作家们逐渐摸索建立起超越地域身份、超越有形与无形之藩篱的精神归属。”

参考文献:

[1]林婷婷,刘慧琴.漂鸟:加拿大华文女作家选集[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13+61.

[2]公仲.新移民文学三十年刍议[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6,(2):61-63.

[3]孙翔.华文作家走出身份定位桎梏[EB/OL].http://news.163.com/16/1108/17/C5C7SF2M000187V5.html.

[4]倪立秋.新移民小说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29.

猜你喜欢

身份认同冲突融合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融合》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