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家”文化在高职院校班级建设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2017-05-04林靖

价值工程 2017年12期

林靖

摘要: “家”是中国人血液中的一部分,“家”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文化自信的视域下具有重要的历史传承价值及现实应用意义。本文试图将中国传统“家”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班级建设与管理中,以期解决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若干实际问题,在有效传承创新传统历史文化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Abstract: "Family" is a part of Chinese people's blood.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family" culture ha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heritage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current cultural confidenc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tegrat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family" culture into the class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solve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in class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o as to effectively inherit and innovate the traditional history and culture,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cultural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關键词: “家”文化;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应用

Key words: "family" culture;higher vocational school;class management;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2-0169-02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精神内核包含了责任与爱,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高职院校肩负着向社会输送具有强烈责任心、对企业和组织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具有爱的能力和行为表现人才的重任,要发挥好班级这一最基层的教育管理工作单位的作用,积极探索将“家”文化融入班级管理工作中,营造和谐有序的班级管理秩序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1 当前高职院校班级建设与管理工作现状

一个班级是一个“家”,而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大“家”。班级是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单位,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工作、生活最依赖的组织,更是高职院校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高职院校班级建设与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1.1 学校对班级建设与管理规划引领不够

高职院校大多将班级与班主任队伍建设与管理等工作权限下放至二级学院,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校级层面较少出台关于班级建设与管理的文件,较少组织班级建设与管理工作研讨会,缺乏建设理念引领和建设规划的明确任务要求,二级学院在操作层面上对班级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各有不同,导致班级建设与管理工作成效不一。

1.2 思政工作队伍主动谋划班级建设与发展的意识不强

辅导员承担着大量事务性工作,在班级建设中重微观的事务性工作部署、轻宏观的班级整体建设规划与指导;班主任多以兼职身份从事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思政工作的专业性不够、专项工作能力不强,同时缺乏专题教育培训,工作能力的提升与经验的积累相对缓慢,主动谋划班级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不高,工作水平参差不齐。

1.3 班团干部开展班级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足

班团干部对班级建设直接作用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认识不足,自身所接受的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不多,独立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够,主动研究具体工作的能力不强,工作中缺乏强有力的思路引领和制度规范,不能有效发挥班团干部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为班主任、辅导员开展班级工作提供的支撑还有待进一步强化。

1.4 班级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高

大学生在思想上、实践中不能感受到足够多的来自于班集体的关怀、关心、理解等情感支持,班级的主体意识不断弱化;学生对班级的集体荣誉感不强,集体活动参与性不够,组织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深受打击,如此造成恶性循环,班级的凝聚力进一步降低,学生个体与班集体达不成共同理想,互相之间甚至出现排斥等情形。

2 和谐“家文化”在高职院校班级建设与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和谐“家”文化不是一种单纯的表象,是以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相处为基础,以责任和爱为核心,以凝聚力和竞争力为主要体现的文化类型,需要通过全体成员共同打造和谐、发展、幸福之家。要坚持共建共享,让全体高职学生进一步增强我在我家的归属感,我爱我家的自豪感和我建我家的责任感[2],鼓励和引导全体学生为建家出力,让家伴随个人成长,实现在共同推动班集体建设与发展的同时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目标。

在笔者担任湖州职院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人力1301班班主任期间,始终倡导“家”的班级建设理念,与班团委干部一道围绕打造和谐幸福之“家”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实践与探索。三年来,班级共获得湖州市2014年度“先进团支部”、湖州市无偿献血先进团支部、校“十佳班级”、校“五四红旗团支部”、校读书先进班级等多项集体荣誉,38位学生中共有26位担任校、院、社团及社区党、团、学、青等组织主要学生干部。班级9位同学参加浙江省2016年度全日制“专升本”考试,复习迎考期间互帮互助、鼓劲加油,最终8位同学分别被宁波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本科高校录取,考取人数、录取学校层次等数据均位居同期全校各班首位。就业期间,班级同学分享就业信息,交流面试、实习心得,班级最終就业率达到100%。

2.1 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

和谐“家”文化建设的基础是认同,只有对所在组织在思想上、情感上产生高度认同,才能更好融入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实现个体和集体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和谐“家”文化的构建,将为高职大学生营造更为和谐幸福的发展环境,实现真正尊重“家”中个体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以彼此之间真心的关怀、帮助为每位学生的自我发展创造条件,并以最大的包容给予每个学生成长成才更为广阔的空间。当每个个体感受到“家”中的尊重和爱护,找到“家”的温暖和温馨,情感上对于班集体的认同和班级成员的热爱也将得到有效提升。

2.2 有利于增强班集体的整体凝聚力

和谐“家”文化建设的精髓是爱,班级成员之间由时间积淀而成的“爱”培育起班级共同目标、理想信念、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将形成强有力的班级凝聚力。班级成员之间将在班集体精神力量指引下,更好地规范自身言行,自觉为班级建设与发展出谋划策、贡献自身力量。通过班级成员之间广泛的互助和友爱,用爱心和情感缔造“家”文化,用文化锻造班集体,用文化感染班级成员,用文化使“家”文化成为全体班级成员的心灵归宿。[3]

2.3 有利于全面有效提高学生的责任感

和谐“家”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责任,只有切实提升班级学生的责任感,充分调动每个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建设与发展班集体。实践表明,班级成员只有树立高度的责任感,才能更加主动地追求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使命,进一步增强为班集体作出重要贡献、树立“正能量”的积极性,更好地带动班级成员互帮互助、赶超发展,营造更为和谐的班级环境,实现学生个体的自我价值,全面推动班集体更好发展。

3 高职院校班级和谐“家”文化的构建路径思考

班级和谐“家”文化的构建,需要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班团干部特别是全体班级学生的积极参与。要形成鲜明的建设与发展导向,切实强化各方面能动性的有效发挥,进一步明确具体的工作责任与任务,全面推动班级和谐“家”文化的构建。

3.1 学校党委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切实提供制度保障

高职院校党委要更好地承担起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制定实施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积极探索实践和谐“家”文化融入班级建设与管理工作;充分认识班级建设与发展对于构建和谐幸福校园、提升班风学风教风校风水平的重要意义,查找班级建设与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制定出台班级建设与管理工作方案,从班级这一最基层的组织管起抓起,为班级建设与管理工作把好脉、下准药;高度重视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切实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开展班级建设与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班级建设管理工作提供更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引。

3.2 相关部门和人员要切实明确工作任务,狠抓工作落实

各部门要始终坚持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切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和谐“家”文化在班级建设与管理、人才培养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和谐“家”文化的针对性试点实践工作,在具体工作的实践中要切实强化过程的监督和指导,及时总结经验不足,不断修正完善,并适时推广应用;辅导员、班主任要有效发挥和谐“家”文化建设的核心作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及时给予学生关心和疏导,尽可能走进学生,拉近和学生的关系,树立并巩固在“家”文化构建中的核心地位。

3.3 切实发挥好班级自我管理作用,落实好底层规划设计

要高度重视团建带动和谐“家”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班级团支部作用,积极开展有益于增进班级成员情感的主题活动,营造自由民主的舆论环境,积极把班级打造为锻炼自我、表现自我的平台,进一步发挥以团建带动“家”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4]班团干部要形成统一整体,积极开展班级工作研讨,切实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始终坚持把班级建设成为温馨家园,切实发挥在班级建设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制定完善班级建设与发展规划;切实尊重每个个体的需要,有效设计班集体活动,充分发挥每个个体在班级建设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真正的大学应当努力把自己变成有文化的大学,大学的第一功能便是传承文化。[5]高职院校要将和谐“家”文化有效融入班级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在更好地传承创新中华民族有效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切实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邵俊令.抓住“四大要素”,建设“家文化”[J].思政政治工作研究,2009(07).

[3]乔兵志,黄成龙.丰富“家文化”建设内涵 推进和谐班集体文化建设[J].学校管理研究,2013(03).

[4]廖仁梅.以营造班级“家文化”为核心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思路[J].决策与管理,2013(20).

[5]周家健.对大学与大学文化的认识[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