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谷歌:人工智能先行

2017-05-03刘晓莹

中国新闻周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格雷格人工智能人类

刘晓莹

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说:“过去10年,我们一直在建立一个移动化的世界,将手机变成我们生活中的遥控器。但在接下来的10年中,我们将转向一个全新的世界,那就是人工智能,这将是一个计算普及的世界。”

2016年12月29日晚7点,弈城围棋网出现一名疑似人工智能的围棋高手,账号名为Master(英文含义为“大师”)。2017年1月1日晚11时,Master转战至腾讯旗下的野狐围棋网,并以空前的实力轰动了围棋界。

Master以每天10盘的惊人速度在弈城、野狐等网络围棋对战平台挑战中韩日顶尖高手。这期间,有人给出10万元人民币的悬赏,奖给首位战胜Master的棋手,然而直到1月4日公测结束,都没有人能够领走这份赏金。Master以60战全胜的战绩完成了这场较量,他的对手中不乏世界冠亚军棋手。

就在Master连胜59盘时,它才承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谷歌(Google)旗下的人工智能(简称AI)实验室DeepMind开发的AlphaGo(在中国也被亲切地称为“阿尔法狗”)。没错,继打败世界顶级围棋手李世石之后,声名大噪的AlphaGo又“调皮”了一把,通过一段时间的自我学习,如今的AlphaGo已经很难再遇到能够打败自己的对手。

有很多人是通过这只“狗”来了解谷歌人工智能技术的水平的,而实际上这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高科技公司,一方面谷歌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另一方面,在深度学习、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翻译、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方面,谷歌都已探索了很长时间。在此基础上,谷歌正在逐步推出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将把AI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移动先行”转向“人工智能先行”

“你无法确切地称某一项产品或服务就是人工智能,但是它却无处不在。过去多年里,谷歌各领域的产品工程师利用这项技术创造性地优化了他们所研发的产品。” 谷歌大脑(Google Brain)创始成员之一、资深研究科学家格雷格·考拉多(Greg Corrado)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作为AI领域“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有资格发言的人之一”,格雷格是谷歌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方面的高级研究员,他还是谷歌大规模深度神经网络项目的联合技术主管。

谷歌对于人工智能的重视程度可谓是战略级的。在2016年的秋季新品發布会上,谷歌高调宣布正式从“移动先行”(Mobile First)转向“人工智能先行”(AI First)。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大胆预测未来:“过去10年,我们一直在建立一个移动化的世界,将手机变成我们生活中的遥控器。但在接下来的10年中,我们将转向一个全新的世界,那就是人工智能,这将是一个计算普及的世界。”

如果你还无法深刻地体会桑达尔为我们描绘的未来生活,或许你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周末晚上,你忽然想去看场电影,你把这个想法告诉给谷歌助手(Google Assistant),它马上为你推荐当前正在上映的电影;当听说你想带孩子或和家人一起去看的时候,它还会立即改变推荐结果。最后,如果你同意了它的建议,它还可以直接为你购买电影票。

搭载了谷歌助手、可以和使用者直接对话的Pixel XL手机拥有更多的AI拓展功能。

实际上,这并不是发生在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而是当下人们即可享受到的生活。谷歌助手与传统的语音助手不同,它不再只是完成简单的提问和回答,而是更积极地与人类对话,并在对话中解决人们的各种需求和问题。它就像是一个真正的生活助理,不同的是,它更加聪明、精准并且不知疲倦。

而这一切都是通过自然的语言描述进行的,用户不需要对自己的话进行任何精简,就像是与一个朋友聊天那样。“人工智能正在解决我们完全不知道如何解决的问题。”谷歌高级研究员杰夫·迪恩(Jeff Dean)表示,“如今,谷歌约有100个产品团队正在应用AI技术,而谷歌助手是其中一个非常好的产品,它会开启一个更自然、更智能的人机交互模式,基于日常语言的使用,并通过不同的形式,出现在谷歌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中。”

业界普遍认为,AI的普世化基于三个重要的因素:强大的计算机算法、海量的数据,以及性能更高的芯片和硬件。对于一个以互联网服务以及软件系统起家的公司来说,想要在未来AI领域继续保持领先优势,硬件短板必须补齐,而最近一年来的几项举措,让人们看到一个决意要在硬件产品上正式发力的谷歌——首款搭载谷歌助手、可以和使用者直接对话的Pixel与Pixel XL手机,可配合Pixel使用的VR设备Daydream View,Google Home智能家居,以及智慧家庭的两款产品:Google Wifi无线路由器和Chromecast Ultra流媒体内容接收器。这些在去年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上亮相的硬件产品,无不带有鲜明的AI属性。

在大力发展自身硬件设施的同时,谷歌最近又研发出一种训练人工智能的新模式,可以直接在用户的智能手机上训练并改进 AI 算法。谷歌把它称为联合学习(Federated Learning),这种模式对 AI 算法的训练是直接在用户的设备上进行的,利用用户手机的 CPU 来帮助培训谷歌的 AI 算法。

“今天,你对谷歌搜索引擎说‘我想要一块披萨,你可能会得到一些搜索结果,但是其他什么都不会发生。”谷歌搜索高级总裁约翰·詹南德雷亚(John Giannandrea)说,“而我们期待的是,未来你对谷歌助手说‘我想要一块披萨,它就真的能给你买块披萨回来,这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但在桑达尔看来,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不只是谷歌这样一家技术型公司的愿望,更是人们未来的需求。“谷歌成立于1998年,那时大约有3亿人使用互联网,且绝大多数是坐在台式电脑前寻找答案,他们得到的回答大多是一个蓝色链接的形式。今天,有接近30亿人在使用互联网,他们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寻找各种各样的帮助,无论是在汽车里、教室里,还是在自己家中。在所有这些环境和设备中,人们还有许多问题想要知道答案,而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帮助你获得所需要的答案。”

人工智能的“普世价值”

对于人工智能技术这把通往未来的钥匙,谷歌的探索并不是从最近两年开始的。

早在 2011 年,谷歌大脑项目启动,谷歌就逐步从Gmail、谷歌相册(Google Photo)、谷歌翻译(Google Translate)、谷歌助手等产品开始,将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这些产品和服务中。

“这是一场革命,”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这样形容谷歌的AI技术前景,“这场革命意义非常深远,尽管我很早就身处其中,但它的发展还是使我感到讶异。”

谢尔盖的感叹源来自于技术的进步。以谷歌翻译为例,2006年4月28日,谷歌团队改进了统计机器翻译(Statistical Machine Translation,以下简称SMT),谷歌翻译问世,这在当时绝对称得上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产品,许多人甚至开始怀疑:将来,翻译员是不是真的要下岗了,你不再需要真的找到那个精通外语的人,而是简单地在网页上复制粘贴自己需要翻译的内容,就可以实时获得翻译结果。

到了2016年11月,谷歌又发布了基于神经网络机器翻译(Google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以下简称GNMT)系统的全新谷歌翻译。从SMT到GNMT,整整走过了十年,通过维基百科和新闻网站的例句测定发现:在多个样本的翻译中,GNMT系统将误差降低了55%~85%甚至以上。

基于AI技术的产品层出不穷,从联网热气球到无人驾驶汽车,再到谷歌云计算……其中不乏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应用——比如可监测佩戴者血糖水平的智能隐形眼镜;能够自动让帕金森病患者颤抖的手部保持稳定的餐具等等。从“移动先行”到“人工智能先行”,不只是一家公司对发展战略的调整,更代表着未来的科技趋势。

这一技术趋势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便是开放和共享。其中,特别有代表性的一款工具性产品就是TensorFlow(Tensor是“张量”之意,Flow是“流”的意思)。2015 年底,谷歌向全球发布了这款全新的AI系统,并将其完全开源。这是一个可被用于语音识别或照片识别等多项机器深度学习领域的系统,也是谷歌送给全世界开发者的一张进入 AI 领域的通行证。

“TensorFlow把谷歌正在使用的基本工具开放给公众使用,软件工程师以及其他有创造力的人们可以使用这个工具来制造和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格雷格说,“未来,谷歌会通过云服务将谷歌自己开发的平台共享给公众使用,全世界的开发者都可以通过TensorFlow使用谷歌提供的免费软件和工具,也可以用云服务运行他们自己构建的机器学习系统。”

目前,有很多人在AI领域做各种各样的尝试,而未来,在制造、能源、医疗等領域,人工智能技术都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因为在这些领域AI还远没有发挥它强大的普世价值。”谷歌云(Google Cloud)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首席科学家李飞飞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开放的谷歌坚信,推动这项技术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以上那些领域的专业人士更多地了解什么是机器学习,然后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于是,全世界的技术爱好者迎来了开源的TensorFlow。一方面,TensorFlow简化了研究人员的学习和操作,更加方便地分享创意和代码;另一方面,开放和免费也意味着数据和标准,TensorFlow的发布与开源让谷歌成为当之无愧的主导 AI 这场变革的关键力量,也一定程度上助力谷歌成为未来的规则制定者。

奇点2029?

尽管大刀阔斧地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业务,但谷歌一直秉持开放的心态。“如果这个行业只有一家公司独大,那么这个领域的发展将会更慢更低效。因此人工智能行业竞争越大越开放是一件好事,并且我们希望这个大环境能继续这么开放且持续地充满竞争。”格雷格说。正如开源TensorFlow一样,谷歌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人工智能,让 AI 融入到更多行业中,如此才会激发更多想法和需求,从而极大地加速人工智能的发展。

这也是来自AI产业界的共同心愿。去年9月底,五家科技巨头亚马逊、谷歌、Facebook、IBM、微软联合成立研究 AI 的非营利组织——AI合作组织(Partnership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Benefit People and Society),这也是业内举足轻重的科技巨擘首次在人工智能领域建立公开的合作关系。“为了使大家更全面地认识AI,科技公司应该重视在AI研发过程中提高公众的参与度。”DeepMind联合创始人穆斯塔法·苏莱曼(Mustafa Suleyman)说,“因为AI的积极影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众的参与度。”穆斯塔法同时也是该合作组织的重要参与者。

这个被称作是“地球上最强的AI联盟”的组织希望通过研究 AI 与人类和社会的关系,比如道德、隐私、可信度等问题,确保 AI 的应用是能够造福人类和社会的。

作为一项对人类生活方式的诸多方面都有着颠覆性改变的前沿科学技术,却让公众对它心存忧虑,这当然不是空穴来风。从AI诞生的第一天起,人们对它的各种忧虑一直如影随形——人工智能会战胜人类甚至取代许多工作机会吗?这是几乎每一位要面对大众媒体的人工智能专家都要回答的问题。

“计算器、电脑、网络搜索、机器翻译、图像识别……这些技术和远古时期人类发明的纸和笔其实有着类似的功能,就是增强人类智力的构思,辅助人类记忆,帮助人类完成更多的事情——简而言之,人类从始至终都在努力开发出更多的工具延伸人类的某些能力。”格雷格说。

他表示,诸如此类的功能也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会改变很多事情——比如,作为一个在办公室里办公的人,他需要打字机来打字,需要人工检查是否有拼写错误,还需要通过传递一些纸张来交接一些书面工作;但如今,我们都开始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自动拼写检查的功能,并使用电子邮件取代传统的纸质办公,这些技术确实改变了一些事情,也帮助人类挪出更多精力专注于那些更加需要发挥创造力以及更加重要的工作。”

李飞飞的观点和格雷格如出一辙,她不认为讨论起人工智能就要用“取代”人类这个词,AI可以是对人类生活与工作的一种辅助与增强。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有人问我人工智能会把人类带到什么地方,我对他说,不应该这么问,而应该问,人类要把人工智能带到什么地方。”她表示,担心AI会不会战胜甚至取代人类,就像NASA某天宣布在地外星球上发现生命,于是人们就开始担心那个星球有一天人口爆满怎么办一样——一切还为时尚早。

尽管如此,谷歌依然在消除公众担忧上付诸实践,AI合作组织就是一次难得的尝试。“促进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讨论甚至是公开辩论。更多地把关于这些话题面临的挑战放到桌面上来公开讨论,要好过于由各家公司私底下研究。”格雷格说。

和担忧AI战胜人类的公众心理形成反差的是谷歌工程总监、著名未来学家雷伊·库兹韦尔(Ray Kurzweil)的“奇点临近说”——奇点原本是指是宇宙大爆炸之前宇宙存在的一種形式,它在时空无限弯曲中的一个点,大多科学家认为它是宇宙产生之初,由爆炸而形成宇宙的那一点。而人工智能的奇点时刻何时能够出现,雷伊大胆预测会在12年后——“技术奇点时刻将在2029年到来,而那时人工智能的智慧将超过人类。”在3月于美国奥斯特举办的2017西南偏南(South by Southwest)活动上,雷伊大胆预言了AI“战胜”人类的时间,这比业界普遍预测的要提早20~30年。

技术将引领我们到达何处、何时到达,许多问题的答案恐怕只能交给时间,好在有一件事我们很快就会知道结果——备受瞩目的围棋人机大战将在下个月的中国乌镇围棋峰会上再次上演,中国围棋第一人柯洁将与谷歌的AlphaGo进行三番棋的巅峰对决,获胜的奖金高达1000万元人民币。尽管李开复曾评价说AlphaGo向更多人类发起挑战“其实已经不再具有科学意义了”,但人们依然期待看到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学习”后的AlphaGo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就在此时此刻,地球上每分钟有超过380万次的搜索通过谷歌寻找答案,这家有着超过BAT市值总和的互联网巨头却始终坚信,技术对人类的影响还可以更大。他们正以超乎想象的热情与精力投入到足以改变全人类生活方式的AI技术之中,并向全世界发出邀请——人工智能来了,你做好准备了么?

猜你喜欢

格雷格人工智能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谁变成了人类?
数读人工智能
家庭教师
下一幕,人工智能!
母爱回归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