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对键”不能替代“面对面”
2017-05-03袁浩河南内乡
文_袁浩(河南内乡)
“键对键”不能替代“面对面”
文_袁浩(河南内乡)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早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大陆网民数量已达6.88亿,占总人口数的50.3%——比整个欧盟人口数量还要多。群众走到哪里,政府的工作就要跟到哪里;民意在哪里,干部的目光就要关注到哪里。
据媒体报道,当前辽宁上至省委书记下至基层主官,都在做好当前的“网络题”。而与辽宁一样,全国其他地方也面临着来自互联网上的民意调查,也需要思考如何处理政府与网民间的关系。
网民来自人民,网络连接着现实,民意上了网,群众路线也要搬到网上。当网络舆论场成为至关重要的民意集散地,各级领导干部当然要经常上网看看,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辽宁等地审时度势,转变思维,与时俱进,采取“键对键”的方式,在快捷、方便中提升行政效率,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值得肯定与点赞。
当然,重视“键对键”的网络问政,并不等于不要“面对面”的干群交流,更不等于从此“键对键”就可以替代“面对面”。
广大党员干部切不可因为有了“键对键”,就忽视甚至忘记了“面对面”。一方面,虽然网络迅猛发展,但社会上仍有数量巨大的“脱网人群”,比如老年人、边远地区的农村居民等。这一人群因各种原因,或接触不到或不会使用现代通信设施,也无从通过论坛、微博、邮件等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心声和需求。如果只有“键对键”,没有“面对面”,那么,这一人群就会成为群众工作的“边缘人”,其利益、冷暖、心声、诉求,也有可能成为“沉默的声音”和“被忽视的存在”。
另一方面,人是需要交流的,交流又需要温馨的环境。网络固然是观察舆情、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是我们认识“复杂中国”的重要手段;但如果因为有了“键对键”的便捷、高效,有的干部就患上了“网络依赖症”——通过网络联系群众、了解民意的多了,深入基层蹲点、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的少了;坐在办公室里敲键盘的多了,到村镇、社区、厂矿等基层一线调查研究的少了,那么,干部就无法获取更多真实细节,就不会有切身体会,也很难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摸准社会的脉、点到政策的穴。习近平走进太行深处,感慨“看到真贫就值了”;李克强在湖北农村考察,询问“有什么恼火事”。中央领导同志的率先垂范,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多与群众“面对面”,才能解决难事、多做实事,才能使改作风见到实效。
“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走好群众路线,既要重视“键对键”的方法和手段创新,也要重视“面对面”等“老办法、土办法”的传承和弘扬。“键对键”和“面对面”都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二者不可偏废。我们提倡领导干部常上网看看,并不是要求领导干部“困在网中央”。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上得去网”重要,“下得来网”更重要。
只有把“网下”办好事、干好工作当作是自觉的责任和追求,做到有问有答、有交流有反馈,及时主动地对群众的需求和愿望作出反应,党群干群关系才会更加和谐融洽,我们的执政之基才能筑得更牢,党的事业才能在良性互动中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并走得更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