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密度对杂交稻浙优18产量的影响
2017-05-02徐丽华
徐丽华
不同栽培密度对杂交稻浙优18产量的影响
徐丽华
(福建省顺昌县高阳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顺昌353204)
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杂交稻浙优18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穗数随栽培密度增加而增加,丛有效穗、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随栽培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适宜的栽培密度范围内,产量随栽培密度的增加而提高,最适栽培密度为20 cm×23 cm,每667m2产量为569.7 kg,增产效果显著。
杂交稻;浙优18;栽培密度;产量
浙优18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中国社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用浙04A与浙恢818配组育成的籼粳交偏粳形杂交稻(浙审稻2012020),2015年通过福建省引种审定[闽种引稻(2015)第002号],2015年通过农业部超级稻认证(农业部农办科[2015]16号)。在顺昌县试种表现生育期适中、高产、大穗、茎秆粗壮抗倒性强,缺点是分蘖力偏弱。适宜的栽培密度对浙优18实现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在高阳乡大外村开展杂交稻浙优18不同密度栽培试验。通过试验观察不同栽培密度对水稻浙优18产量的影响,探索高产栽培技术,以期对该品种的生产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浙优18种子由顺昌县种子管理站提供,试验于2016年在顺昌县高阳乡大外村进行。试验地块土壤类型为黄底灰泥田,肥力中上,含有机质33.2 g/kg、速效氮121 mg/kg、速效磷14.8 mg/kg、速效钾95 mg/kg、pH值5.2。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5个不同插植密度处理,株行距分别为:A、26.4 cm×26.4 cm,每667m2栽0.96万丛;B、23.1 cm×26.4 cm,每667m2栽1.09万丛;C、23.1 cm×23.1 cm,每667m2栽1.25万丛;D、20 cm×23.3 cm, 每 667m2栽1.44万 丛;E、20 cm×20 cm,每667m2栽1.67万丛。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6.67 m2。4月23日播种,采用小水秧育秧;5月23日移栽,每667m2施碳酸氢铵40 kg、过磷酸钙30 kg作底肥;6月1日施追肥,每667m2施45%(15∶15∶15)复合肥10 kg、氯化钾7.5 kg;7月26日施穗粒肥,每667m2施尿素、氯化钾各5 kg。6月20日、7月10日各用吡蚜酮防治稻飞虱1次。8月16日齐穗,9月20日收获。
1.3 测定内容
每小区取5丛进行室内考种,计算有效穗、穗长、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各小区单收单晒,测实际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表2可以看出,处理D每667m2的产量最高,为569.7 kg,分别比处理E、C、B、A增 产38.9、62.1、73.0、78.5 kg, 增 幅 为7.3%、12.2%、14.7%、16.0%,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处理E每667m2的产量居第2位,为530.8 kg,分别比处理C、B、A增产23.2、34.1、39.6 kg,增幅分别为4.6%、6.9%、8.1%,产量差异达显著至极极显著水平;处理C产量居第3位,与处理B、处理A产量差异不显著;处理B产量居第4位,与处理A产量差异不显著。丛有效穗、穗实粒数、结实率随着栽培密度的降低而提高,表现为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D>处理E,但穗长、穗总粒数和千粒重处理间差异不大。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栽培密度范围内,浙优18的产量与基本苗、有效穗关系密切,呈正相关。插植规格为20 cm×23.3 cm,每667m2丛数达1.44万丛时产量最高;插植规格<20 cm×23.3 cm,每667m2丛数>1.44万丛时,因群体过大,田间荫蔽,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发病较重,尤其纹枯病加重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穗实粒数下降,虽有效穗数有所增加,但产量降低;插植规格>20 cm×23.3 cm,每667m2丛数<1.44万丛时,随着插植密度的下降,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随插植密度的降低而提高,但受群体有效穗数的制约,产量也表现为降低。
表1 不同处理的产量及产量构成
表2 产量方差分析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有效穗数随栽培密度增加而增加,丛有效穗、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随栽培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适宜的栽培密度范围内,产量随栽培密度的增加而提高,最适栽培密度为20 cm×23 cm,每667m2产量为569.7 kg,增产效果显著。适宜的栽培密度是获得高产的基础,在制定浙优18高产栽培策略时,应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和栽植密度,采用适宜栽培方式如直播轻简栽培或抛秧栽培,提高群体有效穗增加产量;结合够苗晒田等科学水管技术措施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植株的抗倒性,增加群体透气性,降低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的为害,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
Effect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y on Hybrid Rice Yield of Zheyou18
XU Li-hu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of Gaoyang Township, Shunchang, Fujian353204)
We studi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opulation density on grain production of hybrid rice zheyou18.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ith the planting density increasing, total panicles increased, panicles per hill, filled spikelets per panicle, seed setting rat, 1000-kernal weigh decreased. It tends to have more rice production as density increasing within certain range, the optimum planting density is 20cm×20cm, the corresponding yield reached 569.7kg per 667m2.
hybrid rice; Zheyou18; planting density; yield
S511.048
B
1008 - 9799(2017)01 - 0011 - 02
2017 - 02 - 20
福建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闽财指[2014]1032号)
徐丽华(1968 -),女,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E-mail:5629608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