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教育中幸福教育实践的构建

2017-05-02慕亮亮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人性人生学校

慕亮亮

摘要:为幸福人生奠定基石是教育的终极价值诉求。而今学校里各种打着华美外表的教育,把一些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本身变成了目的来追求,这些"华美"非但与人的幸福无关,反而会加剧人的不幸。

关键词:幸福教育;实践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73-01

苏霍姆林斯基说: "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 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 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 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 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幸福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不要以为仅仅是大人的专利, 也是孩子们理应享有的权利。那么, "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是成人, 是教育者, 老师、父母?"

1.幸福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想, 也是一种教育实践

幸福是人性得到肯定时的主观感受。它首先是一种主观感受, 所以, 不同的人, 在不同的时空里, 感受是有差异的。从人性的本质上讲, 人活着, 就有追求。"人们追求的东西很多, 包括饮食、婚姻、安全、财物、权力、名誉、地位等等, 但抛开这些身外之物, 内含着一样本质性的东西, 那就是幸福。 "而学校是促进人发展的精神家园。校园,更需要一种幸福人生的构建。所谓幸福人生, 是为孩子今后人生走向构成完整而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生基础。

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 也是一种追求的过程, 在这种体验过程与追求的过程中, 除了需要学生对幸福拥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外, 还需要他们具有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以及享用幸福的能力, "幸福教育"就是将相对较高的教师的幸福能力"移植"到幸福能力相对较低的学生身上去, 使学生从主要由教师赋予他幸福渐次转变为主要由自己去创造和享受幸福。

那么,"幸福教育"的价值是显而易見的。乌申斯基说: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 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教育应该是"幸福教育" 。在某种意义上, 实施和推进"幸福教育" , 进一步探索了教育的本源和价值, 进一步理解和落实学校所承担的功能和责任, 具有极重要的理论价值。"幸福教育"是学校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实施和推进"幸福教育" , 对于促进学校发展, 促进教师发展, 促进孩子发展, 进而改造社会、完善社会、和谐社会, 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幸福教育"是一种应然, 更是一种实然

幸福教育是对人性的建构, 所以人性的构成也就决定了幸福教育的构成。"人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内在的精神的发育,幸福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精神的发育和发展。幸福教育不应停留在应然状态,更用该是一种实然的尝试。例如让孩子从喜欢课桌椅开始, 才能真正让孩子喜欢校园生活,让学校成为孩子们理想中的好地方, 成为他们天天向往的地方, 老远看到学校就欢呼雀跃,而不是愁眉苦脸, 这才是理想中的好学校。"如果孩子厌烦了校园, 那么, 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开始, 就已经失败了"。再如,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抓好常规管理无可厚非,但如果我们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不断重复这种管理模式, 就会把孩子训练成一个个小奴隶、小工具, 没有自己的个性, 没有自己的激情, 就会变得很平庸而失去创造力。

3."幸福教育"需要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 并使师生在幸福上相互"感染"

幸福教育是为"人"的幸福的, 教育不是主要与教师或学生某一方"人"有关, 它是师生双方的实践, 所以没有教师"幸福地教", 也就无法真正有学生"幸福地学" 。教师不只是在为学生服务, 教育活动本身也是教师的主要生活方式, 如果教师在教育中不能感受到幸福, 则他的人生也很难是幸福的。一些教师经常被职业倦怠心理折磨, 这应该是教师的不幸。在幸福教育中, 教师的作用是把"干瘪的"教材丰满起来, 抽象的教材生动起来, 统一的教材个别化起来。其次, 教师在统一学生的目的与教师设计的目的中体验到幸福。学生的学习永远是学生自己的学习, 教师不可能直接将经验"打入"学生的头脑, 变成学生的素质。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入学率在提高, 校园在美化, 校舍也在越建越豪华, 教学仪器越来越先进, 教师的待遇也在改善, 很多人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 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但是, 如果没有得到良好教育体制的配合, 这些"华美"非但与人的幸福无关,反而会加剧人的不幸。我们需要一种人道主义的教育体制, 人道主义体制需要有人道主义教育理念的支撑, 而幸福教育要求把教育的一切都与师生的幸福生活联系起来, 让人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享受教育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跃儿.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M].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 60.

[2] 陈浩彬.苗元江.积极心理学:为幸福人生奠基 〔J〕 .教育导刊,2008, (11 ) :14- 16.

猜你喜欢

人性人生学校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学校推介
功能与人性
独一无二的你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