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2017-05-02周新江
周新江
摘要:教师要爱每一位学生。不求回报,只有付出,那是无私的"博爱"。每一位学生也都需要教师的"博爱"。因为爱是关怀,爱是希望,爱是期待。在教书育人中,在博爱的同时,我认为教育更需要"特别的爱",要"特别的爱"这样几类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
关键词:教书育人;"特别的爱";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64-01
1.离异中单亲家庭的子女
当今由于经济的富裕,高度的自由化,对每一个家庭都不同程度的冲击。不同的家庭结构会对孩子的性格品行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还正需父母精心呵护的孩子过早地失去了父爱和母爱。离异或单亲的家庭生活常常造成了孩子人格上的某些缺陷。例如自私敏感、缺乏乐观向上的精神。如何正确引导这些学生,使他们拥有健康健全的人格呢?教师就应给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去亲近儿童的心灵,弥补他们心灵上爱的缺憾。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教师要营造温馨的家的氛围,充分利用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我班就有XX同学,她的父母离异,跟着父亲生活。在校平时性格内向,不说话,缺乏信心和勇气。为了能使她树立信心,增强勇气,我总是积极地鼓励她,正确地评价她。在她生日那天,我和全班同学一齐为她唱了"生日快乐歌",祝福她生日快乐。从她那忽闪忽闪的眼睛中,我看到了她的快乐。我抓住这个契机,请她为大家表演个节目,表示对大家的感谢,一向不爱说话的她竟然大大方方、有声有色地讲了一个故事,博得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我想,是班级的温暖使她鼓起勇气,是老师的爱使她有了力量。在教育工作中,只要教师肯多给这样的学生一点儿爱,他们也会像其他孩子一样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
2.留守儿童
众所周知,关爱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重点,我们应毫不犹豫的扛起这份重担。我们工作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因此,我们应该多关心学生,尤其是缺乏父母关爱的学生——留守儿童。
根据我在小学任教多年的所见、所为、所感,班级和学校应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从而营造一个和谐而温馨的校园。对留守儿童要有爱心 、耐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爱。我们作为教师,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沟通。用自己的爱去弥补他们所缺少的父母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学习、成长的家。 我有一位学生xxx,其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年老80的奶奶照顾他,他每天上学都迟到,而且还不交作业。一开始我找他谈话他总是唯唯诺诺,转身却我行我素。后来我通过家访才了解到他因家庭情况不好而承受压力过大,导致其患上了"心理疾病"。
3.学习上有障碍的学生
什么是学习障碍呢?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认为,学习障碍是那些能听又无显著的智力缺陷,然而在心理上、行为上表现出相当的偏差,以致无法良好地适应家庭生活,在学校靠通常的教育方法未能有效学习的儿童。我带的上一届班级中XXX就是这样的儿童,他的思维能力和其他儿童一样,但写字能力差,写得慢且费力,显得很困难,行动的灵活性差,做操时显得笨拙,不灵活;对数的概念不清,且有明显的情绪问题,容易走极端。
4.后进生
每个班级都会有后进生。后进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在学习后进的学生大多有共同的特征:上课注意力分散,对学习不 感兴趣,缺乏自信心,甚至自暴自弃。要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4.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小学生对学习 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才不会成他们的沉重负担。后进生常是被师爱遗忘的一群孩子,可他们同样渴望成功。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点,制定出相对低的学习目标,使后进生经过努力能较容易达到这一目标,获得成功后的滿足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2 多鼓励、帮助,培养自信心。教师对待儿童的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因素。上课多提问后进生,鼓励后进生,与后进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获得后进生的信任,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后进生的进步就会大一点,信心也会多一点。
4.3 欣赏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绝不能因为后进生学习上的欠缺,就忽视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甚至歧视后进生。教师不但要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还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这样,教师的欣赏就会化成一种期望,一种力量,后进生就会争取做得更好。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去教育感染后进生,做到鼓励更多,提问更多,谈话更多,注视更多,微笑更多,后进生的进步就会更大。
教育需要"特别的爱"。对以上几类学生多一些"特别的爱",多几分关怀,教师就会多收获一份成功,多收获一份喜悦!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