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秋困、秋冻,怎么破?
2017-05-02王璐
王璐
北方秋天过了大半、南方也即将入冬,不少人都遭遇着秋燥、秋困的烦恼。不是皮肤发痒、嘴唇起皮、鼻咽干燥,就是无精打采、呵欠连天、昏昏欲睡,直接导致工作学习效率低下。另外,还有困扰年轻姑娘们多年的“春捂秋冻”问题,是否真的要遵守“春暖暖,秋冻冻”原则,又或者根本没有必要“捂”或“冻”?这些问题,是不是人人都会出现?一旦遇到,应该如何科学应对呢? 每月一技能就教你如何破解。
秋燥,到底从何“润”起?
说到秋燥,女孩子们最有感触:一到秋季,滑嫩的皮肤悄悄起皮了,润唇膏也越涂越厚了,结果皮肤还是止不住地发痒,伴随着咽痛干咳,百般难受。这时候我们需要的不光是多喝水,以及多用滋润型护肤品,而是要从内到外的滋润身体。
饮食调理推荐:
一、温和好消化的粥品。一来减轻肠胃消化负担,二来粥品中可以加入各种各样对付秋燥的食材。
粥品可加入的食材有:
1.莲藕、银耳、百合、杏仁、雪梨、荸荠等平淡甘润,能缓解咽痛干咳等症状;
2.胡萝卜、西兰花、枸杞等富含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的胡萝卜素,对于修复人体上皮细胞的干燥损伤很有帮助;
3.黑芝麻、核桃仁、花生碎等富含优质脂肪酸,不仅有利皮肤健康,还能帮助改善大便干燥的问题;
4.可用菊花、桃花、乌梅等干花果入粥,不仅颇有浪漫致趣,还可取花果生津止渴、清热祛火,清肝明目,除烦解郁之功效。
二、多摄入水分和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新鲜蔬果,以及豆浆、鲜奶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对改善秋季干燥有所帮助。
三、补水润燥基础上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必不可少。利用一些油性护肤品帮助肌肤锁水,或者出门带上围巾口罩等,都是避免水分流失的方式。
秋困,究竟是谁惹的祸?
度过炎热潮湿的夏季后,人体消耗大量的能量并丢失相当多的水分、矿物质等,好不容易挨到秋天,此时温度、湿度适宜,肠胃功能恢复,这也代表着身体在秋季进入了新一轮的休整期,此时有困倦的感觉相对正常。但这不意味着昏睡成为常态。
专家建议:
☆ 保证八小时优质睡眠,中午可小憩一会。睡眠质量高了,自然不会时时困倦。
☆ 坚持户外运动。让运动带来的兴奋感帮我们赶走“瞌睡虫”,让明媚的阳光帮我们抑制“睡眠激素”—褪黑素的分泌。
☆ 保持良好饮食习惯。规律、清淡、克制的饮食习惯能让我们的胃肠道懂得“有礼有节”的工作,不至于不堪重负需要与“大脑”争夺营养,导致困倦。
☆ 多吃新鲜蔬果、优质蛋白类食物,其提供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能帮助机体迅速清除体内堆积的“代谢废物”,保持活力状态。
秋冻,谁说冻冻更健康?
尽管“春捂秋冻”说法由来已久,但實践起来绝不能过于狭隘,一味少穿衣,多挨冻。
专家建议:
1.要结合当时当地的气温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生病。
更重要的是,秋冻的意义本就是利用外界刺激,让机体逐步适应秋冬的低温,2.在“秋冻”的同时加强“秋动”,积极锻炼,提高机体御寒能力和免疫力,全面抵御外邪入侵。
3.要注意“冻头不冻脚”,也就是说腿脚等血液循环末梢部位应尽量保暖。一些容易受寒发生僵硬、酸痛的部位,如肩膀、膝盖等也不宜过于“受冻”。
我们如果能在入冬前做好迎接冬天的准备,选择新鲜健康的食物,采用正确的烹调方式,借助食物的力量改善健康;并积极加强锻炼,就能让机体保持在较高的基础代谢水平,维持适当的兴奋度;让自己远离秋燥、秋困和秋冻这“三座大山”。同时,在秋季保养好身体,也有助于我们在这一年中最凉爽舒适的季节创造出最令人满意的工作和学习成绩,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