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风口
2017-05-02
最近关注了一下小米的产品,刚刚发布的5C,小米对讲机,小米笔记本,回想一下这一两年买过的小米产品也不在少数,它渐渐从一家投机做手机的品牌发展成较为完整的生态链,这一点是华为、oppo所不具备的。雷军曾经说过,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小米在前几年确实像一头特立独行的猪,在这个市场异军突起,但随着泡沫被打破,雷布斯也意识到了只有做好产品才能真正赢得市场。看看现在的汽车市场,是不是有些类似,这几年SUV和电动车就像风口上的猪一样,随便刮一刮都能飞上天,月销量7、8万辆的情况让很多厂家看红了眼,恨自己没有抢先一步占得先机。
像长城、长安、广汽传祺这样抓住机会的厂家毕竟还是少数,于是老板们开始琢磨下一个风口会在哪里?什么时候出现,尽早布局才不会被动。汽车市场充斥了各种可能性,我们今天也来说说下一个风口会在哪等着他们。
MPV市场在中国一直就是不温不火,只有GL8和奥德赛可以说长青不衰,一个主打商务,一个针对家庭。当然也有很多自主品牌推出了低端产品,但那些从厢式货车演变而来的MPV终究不能进入主流市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对于出行的多样化需求一直在进化。SUV固然好,但是第三排往往就是个摆设,让老人和孩子坐都是不合理的选择,买了一个7座车最后还是當5座使用,这时候MPV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乘坐舒适,上下车方便,第三排宽敞,既然SUV都是两驱了,那肯定不如MPV实用。但这种车型能否像SUV一样爆发呢。我看真的未必,因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MPV都不是基本刚需,也就是说不会是大多数人第一辆车的选择,忠于功能性也让它丧失了一些时尚元素。所以未来MPV在中国会有—定的认可和市场扩容,但不可能向SUV那样井喷,它作为家庭的第二辆或者第三辆车比较现实。
再说说旅行车,它衍生自三厢轿车,把轿车的行李厢演变成更宽敞的一体式设计,最早进入中国的无疑是桑塔纳旅行车,成为那个时代集轿车、皮卡、SUV于一体的全能车型。后来又有了一款马自达6wagon,红极一时,即使停产后二手市场也是一车难求。可惜这两个厂家都没有继续优化产品,只做了一代就不了了之。随后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了SUV疯狂成长的时期,旅行车一下子被淹没在众多SUV产品中,后来又有一些厂家推出了类似于旅行车的车型,由于定位不够清晰,市场表现一般。其实旅行车相比于SUV有很多优势,比如舒适性更强,性价比更高,驾驶感更好,只不过现在的消费者已经被SUV洗脑,很难再生wagon情节。由此看来,未来旅行车注定还是一个小众市场,甚至不会比MPV更让人期待。
那还有什么车型会成为爆款呢?电动车?现在国家虽然大力发展电动车,包括基础设施,政策扶持,无奈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谁也不想成为第一批小白鼠。在北京如果不是摇不上号,无奈之下选择电动车代步,这个市场会小的可怜,据说现在很多电动出租车司机开始罢工,质量不稳定,维修成本高,充电时间长,行驶距离短,都让他们无可奈何。所以电动车要想普及,除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企业也需要认认真真地做产品,不要急功近利,把还处在襁褓中的车型提前拿出来,最后影响的还是厂家自己的品牌价值。
其实我觉得以上几个方向都存在不确定因素,反而有一种车型有可能是未来市场的突破点,就是混合动力汽车。它有着和普通内燃机差不多的结构,电池重量比电动车轻很多,可靠性也高,最主要的是在城市行驶,百公里油耗有明显优势,像卡雷拉等轻混车型百公里也就4、5升油,而价格也只比汽油版贵了1、2万,消费者完全可以承受。目前很多厂家的混动技术都很成熟,产品也越来越丰富,从轿车到SUV,甚至豪华跑车,既可以拉低厂家的平均油耗,又不会有太大的开发风险,至少在十年内可以将整体燃油消耗降低一个档次。遗憾的是,国家目前还没有把混动车型纳入新能源范畴内,也没有所谓的补贴。其实只要效仿国外,在通行费,停车费,保险费等方面给予优惠,这个市场将会很快喷发,从厂家角度来说利润不比SUV差。
与其怀着投机心态等风来,不如认真分析市场需求,做长期投入,少一些好高骛远,多一点脚踏实地,不是所有的猪都能飞上天,但是养好了一样可以卖个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