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幼儿园课程审议初探

2017-04-29杨华俊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5期

幼儿园课程审议是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及建设为目的,对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及相关情境进行深入考察、讨论和分析,以便对相关的内容、策略等做出选择的一项活动。它是一个理念澄清和分享的过程,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教育民主的特征之一,是教师专业自主的重要表现。我园在课程审议方面开展了一些尝试。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程审议

(一)对教材的新理解

随着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的推进,幼儿园的经费和园舍都不再是难题,然而我们发现教师辛辛苦苦投放的游戏材料,孩子对之缺乏持久的兴趣;教师发现现有的教材里有些活动无法有效实施,却又不知道怎样去调整;身边的资源、环境与课程是什么关系,理不清也想不明白。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我们逐步认识到我们的困惑源于:对资源、幼儿、课程的认识不足。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套可以不假思索拿来即用的课程蓝本,不同的幼儿园资源不尽相同、文化不尽相同,不同的幼儿兴趣不同、经验不同,因此,所谓的教材只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个参考,一种预设,幼儿园必须园本化地实施,才能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正如虞永平教授所说:“编教材的人在遥远的地方,不会知道孩子们的具体生活环境,所以对教材进行改造是必须的。”

(二)对课程的新理解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获得各种有益经验的过程,是与幼儿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是与幼儿操作、探究、交往、感受等联系在一起的,幼儿是在生活中尤其是在行动中学习的。课程的实施绝不仅限于集体活动和游戏活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体现了教师的课程实施意识和能力,幼儿园的环境、文化,教职工的言行,家园相处方式等都是课程的一部分。英国基础教育阶段(3~5岁)课程标准将幼儿园课程定义为:幼儿在机构中所做、所见、所听或所感觉到的任何事情,包括经过计划和未经计划的内容,强调幼儿自己的活动,强调经验的重要性。我们愈发地意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需要眼中有孩子、手中有资源、心中有目标、脑中有课程。

二、我园课程审议的具体操作模式

课程审议包含选择性审议、展开性审议、论证性审议、判定性审议、形成性审议等类型。从参与者的角度又可分为班内审议、班际审议、园际审议和社区人员参与的审议。

(一)审议什么

目前我园尝试以班际(年级组)为主体开展选择性审议,主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对活动内容的审议,我园拥有哪些课程资源?对于一所农村幼儿园来说,我们的课程资源与城市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整理出课程资源清单,这些资源是幼儿感兴趣的吗?幼儿当前的经验水平是怎样的?兴趣需求是怎样的?通过观察、谈话交流等方式去征集相关信息。二是对活动形式的审议,“一日生活皆课程”,那么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哪些活动需要集体开展?哪些以个别化或者小组的方式进行?活动的内容决定活动的形式,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审议时进行充分的討论和沟通,发掘不同形式的活动乃至一个活动不同环节的重要价值。

(二)如何审议

例如在小班主题活动“夏天真快乐”课程审议时,我们通过审议,做出以下调整:

1.对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进行调整。科学活动“玩水”安排到户外沙水区去完成;涂色活动“小花伞”,因考虑到孩子们的涂色水平有差异,不宜在统一的教学活动中去完成,调整到美工区以小组和个别化的方式进行;体育活动“小青蛙跳荷叶”调整到晨间锻炼进行;数学活动“水果接龙”和“走迷宫”调整到益智区,投放不同层次的迷宫和接龙材料供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去选择;将综合活动“我吃过的冷饮”调整为谈话活动“夏天热了怎么办”,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带领幼儿去感受夏季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2.对环境创设和资源利用的明确表述。原有的环境与资源建议是针对全省幼儿园的,因此一些词语的表述比较笼统,比如“水乡的水生作物、平原的耐寒作物”,我们通过课程审议,更加明确地提出需要利用的资源——引导幼儿去观察和探索,动物类:蚕、蜗牛、蚯蚓、青蛙、知了等;植物类:辣椒、黄瓜、玉米、毛豆、四季豆、茄子等。端午节过后,请个别家长来班级展示包粽子、讲述端午节的习俗,请家长协助提供一些夏季物品:蚊香、花露水的空瓶子、扇子、娃娃家的夏季用品等。

3.对游戏材料的投放做出计划。在一些集体活动的内容调整到区域游戏后,区域游戏材料就要在原有的方案中做出新的调整,例如不同层次的迷宫、有不同图案的小花伞涂色卡片等;而前面说到的蚕宝宝饲养等,则要在自然角里投放,户外游戏沙水区增加多种类型的玩水工具,都应明确表述。

三、课程审议应遵循的原则

通过课程审议,教师对即将开展的主题活动有了初步的计划,但这仅仅是活动的预设,我们要切忌将教师引导为只注重计划和目标,而忽视孩子的学习过程。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孩子的兴趣在不断变化,孩子的生活环境也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发生改变,如何及时地调整方案,保证课程实施的效果,我们认为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基于兴趣。中4班的孩子在一次午后散步时发现了从树上掉下来的鸟宝宝,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鸟窝的坚固性,继而教师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开展了做鸟窝的活动,在美工区投放了稻草、纸绳、泥巴、树枝等多种层次和类型的材料,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2.基于经验。中2班的超超小朋友在美工区制作拖鞋,他选用了泡沫纸制作,由于泡沫纸和双面胶不能很好地粘合,遭遇挫败。教师通过观察发现这个问题是由材料引发的,便及时调整材料,在美工区投放了硬纸板和卡纸,孩子再次尝试时感受到了成功。

3.基于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一些预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例如夏季的雨后,草地上长了许多小蘑菇,菜地里爬出一只小刺猬,饲养角里的小羊仔出生了,都能引发新的活动。

4.基于发展。孩子的兴趣多种多样,生活偶发事件也层出不穷,教师要具备一双慧眼,心中时刻有目标,发现有价值的活动,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四、我园课程审议取得的成效

在课程审议方面的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提升了儿童本位的思想。通过课程审议,教师更深刻地体会到任何课程都必须坚持儿童本位,追随儿童的兴趣,尊重儿童的经验水平和学习方式,只有这样的课程才是孩子所需要的课程。

2.提升了教师的自我认同。教师切身体会到每一个教职工都是幼儿园课程的建设者,在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

3.提升了课程文本的适切性。现有的课程方案得到了持续的优化,更加注重资源利用,更加适切幼儿需求。

我园的课程审议工作刚刚起步,从参与者层面来说目前课程审议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幼儿园其他工作人员、家长、社区等力量都还没有参与进来。从内容上来看,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现有教材的调整和补充,课程整体构建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从理念上来看,偶尔我们还会发现教师本位、主观猜想活动进程等脱离儿童本位的情况,有待进一步提升理念。

【参考文献】

[1]虞永平.论幼儿园课程审议[J].学前教育研究,2005,(1).

[2]虞永平.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