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濮存昕减法养生术

2017-04-29望月

知音海外版(下半月) 2017年1期

濮存昕是我国著名的话剧和电影演员,曾经有媒体评价他,在人艺的舞台上,他永远是一副看破红尘、玉树临风的样子。而圈内人一谈起他,都爱用心静如水人淡如菊来形容他。如今63岁的他笑容温和、面色红润、身材挺拔,依然常年在外奔波。很多人好奇他是如何把身心保持在最佳状态的?对此,濮存昕的回答非常简单:除了见缝插针的各种健身之外,我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做“减法”。

做个健身杂家

濮存昕对体育运动的热爱源于小时候的一场疾病,他9岁时,因为小儿麻痹症造成一条腿的肌肉萎縮,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受尽了小朋友的嘲笑。虽然吃了不少药,但是没有什么效果。医生最后建议他快走,还推荐了一套健身操。在父亲的鼓励和督促下,濮存昕每天坚持做半个小时的运动,神奇的是半年后他的瘸腿竟然神奇地恢复了。这件事件让濮存昕意识到了运动的好处,于是只要有空他就到房前屋后运动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

可是随着1986年濮存昕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担任话剧演员并涉及影视圈,繁重的工作把他每天健身的习惯打断了。一段时间下来,他感到自己的体力不行了,一场戏演下来很累,特别是演李白、哈姆雷特这些难度较大的角色。在大段大段的台词和激情的表演之后,经常嗓子冒烟说不出话来,母亲给他做了润喉汤,效果也是时好时坏。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濮存昕只好看急诊,医生用滴管直接往声带上滴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嗓子好一点,晚上就接着上台。

濮存昕陷入到恶性循环中:嗓子哑了——治疗——再哑——加大药量治疗。几次三番之后,医生发现他之所以容易哑嗓,不只是声带问题,而且与他的气力不足、体质下降有关系。“你最好暂停手头的工作,先调理好身体,否则你的嗓子只会越来越严重。”

“我才三四十岁,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就把身体搞垮了!没有好的体力和健康的身体是干不好事业的!”濮存昕决定把这几年已经中断的健身习惯找回来,为此,他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每天起床后,先到小区慢跑二十分钟,然后到健身场做二十分钟的力量练习。很快,濮存昕又把健身的地点延伸到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附近的王府井大饭店,里面有游泳馆和健身房,他先到健身房挥汗如雨,接着到游泳馆游泳放松。

就在同事们以为濮存昕励志要当一名“游泳健将”时,他又“移情别恋”爱上了骑马运动。有一次,濮存昕带着女儿到马术馆,在她的面前好好炫耀了一番:在晨风中来回飞奔,感觉很是拉风。就在女儿担心濮存昕从马背上摔倒,几次三番劝他放弃时,他又宣布改学滑雪了。玩了一段时间的滑雪,濮存昕又开始玩篮球,球场上他和一群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奋力拼抢,非要争个输赢。不断地尝试新的健身方式,朋友们亲切地称呼濮存昕为“健身杂家”。

为了开发更多的健身方式,濮存昕把办公室都利用上了:坐在椅子上,来回移动既收缩了肚子,又锻炼腹肌;还可以左右前后晃动脖子和头部,让颈椎得到放松。

有一次濮存昕到上海东视剧场参加明星版话剧《雷雨》的演出,饰演周家大少爷一角。剧场外有一条鹅卵石铺设的小道,每次排演前他总会在小道上来回走上几圈。为了拉几个“练友”,濮存昕振振有词:脚底是“人的第二心脏”,布满了人体各种穴道,常刺激它,可改善人体的各种脏器功能。在濮存昕的捣鼓下,几个明星加入了他的健身行列,既能健身,又能闲聊舒缓演出的压力,何乐而不为?

狗爬治疗颈椎

有段时间,濮存昕的颈椎疼痛难耐,开始他请了按摩师按摩,随后他到医院检查,医生给他开了一堆药物,可是一段时间下来,也没有什么效果。在朋友的建议下,他联系到了一位老中医。老中医望闻问切,濮存昕原本以为他也会开上一大袋子中药,可是老中医什么药也没有开,只是建议他在家里每天坚持像狗一样爬二十分钟。老中医解释道:爬行在国外许多地方早就盛行,被称为“最柔和的运动”。特别是在英国,公园的草坪上常可以看到四肢伏地、手足并用爬行的市民,他们做出向前爬、向后爬等动作,而在我国也陆续有人开始尝试这种‘不雅观’的健身方式。”

按照老中医的建议,濮存昕买了一双橡胶手套,然后到小区仔细地观察狗的行走姿势,回到家里,他抬着头爬了起来。看着他头向上抬、膝盖不能着地、四肢撑地爬的样子,妻子笑得前俯后仰。第一星期,他按照50步为一组,在上午和下午分别完成一组,之后每个星期把爬行的步子增加10步。一个月下来,濮存昕发现他的颈椎疼得到了缓解,另外消化也好过以前,如果睡不着,只要在房间里爬上一阵,保证能呼呼大睡。

三个月后,濮存昕把好消息告诉了老中医,老中医解释道:人体直立时,脊柱担负起了全身大部分的重量,身体重量对椎间盘有一定影响,一些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等,都是人体站立以后产生的。而爬行使身体的重力分散到四肢,从而大大减轻了颈椎、腰椎的压力,能起到放松肌肉且锻炼腰脊的作用,有助于减少腰椎、颈椎疾病的发生。老中医还告诉濮存昕,爬行还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在爬行过程中,心脏与80%的身体血液系统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四肢和脑部供血更充分,可改善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减轻血管和心脏的压力,对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另外每爬行一步,肛门会收缩一次,长此以往还能够防治痔疮。

当天晚上,濮存昕向妻子卖弄起爬行的好处,听得她也来了兴趣,第二天买来了橡胶手套。濮存昕像模像样地当起了教练:“爬行运动,可不是‘狗爬式’乱爬一气。要爬得健康,对动作、呼吸、节奏等都有要求,例如手足同步,要求头肩颈等协作。”“运动量逐渐递增,爬行速度不宜过快,不可马上站起,要由爬式先改为坐式,慢慢站起,以免突然站起造成大脑瞬间缺氧晕倒。”把妻子“拉下水”让濮存昕惬意不已,只要有时间,两人就在房间里爬上十来分钟。在不断地坚持下,濮存昕发现不仅颈椎完全好了,还彻底治愈了他偏头疼的老毛病。

濮存昕通过狗爬治疗了颈椎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些话剧院的同事专程找到他,拜他为师学习狗爬。在家里教狗爬显然是不合适了,大家一商量决定到附近的公园找个偏僻的地方。周末时,大家相约而行,在公园一处人少的地方,濮存昕简单地讲述了狗爬的要领后,大家爬了起来。几个人的狗爬引起了市民的围观,濮存昕趁机卖弄起了这样健身的诸多好处,当即就有两个人要拜他为师。二十分钟的爬行练习后,濮存昕和同事们谈笑风生,感受着山林间高密度的氧离子,真是心旷神怡。

学做生活减法

2011年,濮存昕在话剧《蔡文姬》中饰演曹操一角,考虑到曹操要肥胖点才有神韵,剧组给他安排了小灶。在一顿顿好吃好喝之后,他的体重是增加了,可是肥胖的直接后果是回到家里女儿都不爱搭理他,最后连他都开始嫌弃自己。于是,减肥又成了濮存昕的重中之重,為此他报了减肥班,还采取了多种健身减肥的方法,可是体重依然没有降下来。

就在濮存昕对自己的减肥不再抱什么希望时,他接到了《弘一法师》剧组的邀请,一段时间拍摄下来,他的体重竟然神奇地降了下来。濮存昕纳闷了,《弘一法师》的拍摄远比其它影视作品的拍摄轻松,为什么体重还会下降呢?

有一次,濮存昕到一家寺庙旅游,他好奇地和方丈聊起了的自己困惑,方丈听后意味深长地说:“如今都市人的生活都很忙碌也很操劳,每天有做不完的工作,难免心浮气躁。当你拍《弘一法师》时,身心也随着剧中的角色变得‘平静’,其实也就是把心放平了。‘静’可以让人少吃东西,因为消耗减少,所以对食物的渴望不强烈,这样自然就瘦下来了。”“中国佛学讲究‘数息’与‘守念’,太守念了反而会使人的顾虑增加。凡是竞争力强的人汗毛孔是舒张着的,能够与天地自然融在一起;而紧张的人汗毛孔是闭合着的,太内敛了反而没有了外力来源,也就无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方丈的话让濮存昕醍醐灌顶,这是让他尽可能地减少欲望。这些年,娱乐圈多少功成名就的人因为健康问题而早逝。

有一次,濮存昕在网上看到一篇《减法生活》的文章,所谓减法生活就是抛开一切身外之物,用心生活。房子车子,鲜衣美女,古董玩物,没有什么抛不开的东西,没有身体健康,何来精神快乐。为了过减法生活,濮存昕给自己设立了重要的几个目标,再找到能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舍弃那些吞没他的繁杂而又琐碎的事物:在与人交往中,对他不想参加的无聊聚会坚决说“不”;做好自己手中的事,而不要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争执不休。“减法生活不是说少工作,而是心态要放松,不要有那么多压力。减法生活不是降低生活质量,而是更加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

不久,濮存昕把“减法”运用到日常中,做菜时,他在锅底下加了一个像水阀的过滤器,浮在汤面上的油就会被自动过滤掉,这样的肉汤既美味又健康。与此同时,濮存昕还在精神上做减法,这几年他在话剧界和影视圈早就确立了自己的名声,他觉得名呀、利呀、各种物质欲望要大量减少或抛弃,精神负担少一些,就活得轻松一些。有空的时候,带着妻子和女儿一家一起爬爬山,吃吃饭,快活得很。

在享受简单生活的同时,濮存昕又积极地投身于公益事业,参加义演和慈善捐款活动,他担任中国预防艾滋病义务宣传员、北京市禁毒义务宣传员、北京市无偿献血义务演员、北京市计划生育义务宣传员。“我把自己的心灵视作一片天空,纯净的天空。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和回报,心胸才会像蓝天一样高洁。一个人只有懂得助人与帮困,他的生命才会像红宝石一样熠熠闪光!”

在经历过功成名就之后,濮存昕放弃名利财富、投身慈善、回馈社会,他体会到了真正的快乐。“人要活得有意义,必须懂得与人分享自己的所得。舍得,才能不计较,才能放宽心,吃得好睡得香,才能健康。”如今,63岁的濮存昕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他用了一句话来浓缩他对健康生活的感悟,那就是四个字:减法生活。“做得更少,我们反而收获更多;摆脱各种束缚,把精力集中到真正的核心部分,我们就会突破、进步”。

编辑/郑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