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前趣事谈
2017-04-29国正
国正
历朝历代,都留下了一些写玉门关的诗作,如: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新 秋
[宋]陆 游
天河渐近鹊桥时,一夜风吹斗柄移。
金井梧桐元未觉,画廊蟋蟀已先知。
青灯耿耿还相伴,白发萧萧只自悲。
犹胜玉门关外客,卧听沙雁数归期。
中吕·卖花声(节选)
[元]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燕京四时歌
[明]徐祯卿
暑殿金泉枕碧山,清凉楼阁五台间。
赤日不行葱岭北,雪花长绕玉门关。
恭诵左公西行甘棠
[清]杨昌浚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那么,请问:玉门关在哪?概况如何?为何叫玉门关?现在怎样?
先说远点——你也许已经注意到,我前面引述王之涣诗作时,不是我们熟悉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是怎么回事?
玉门关在戈壁荒漠之中,离它最近的黄河水系是大通河,相距约三百公里,其间有连绵山脉阻隔。在玉门关,哪里望得见黄河?怎会出现“黄河远上白云”之联想?科学家较真,发现了这个问题。首先是大名鼎鼎的竺可桢先生,经研究,“沙”与“河”草书字形相似,极易混淆,他认为这是将“黄沙”误成了“黄河”之故。后来听说在新发现的唐人抄本中居然找到了这首诗,且明明是“沙”字,证明竺先生对了。
可人们似乎对竺先生的考证并不感兴趣,流传的还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竺先生曾为之感慨:“中国思想从来最占有势力的是诗人与文豪,但诗人与文豪往往不顾事实而顾自己的便利。”不过,这至少给我們留下了两点启示:一是,古代就出现沙尘暴了;再是,玉门关外没杨柳。
当然,王之涣说的“杨柳”指羌笛吹的曲牌名,也可进行语义双关理解。后来罗家伦用“左公柳拂玉门晓,塞上春光好”盛赞左宗棠鼓励人们在玉门关外种植杨柳,显然是有些成就的。
那么,玉门关到底在哪?什么样呢?
玉门关是敦煌市最古老的一座城池,位于敦煌西北90公里的茫茫大漠中。过玉门关再往西不远,就是令人闻名色变的罗布泊无人区。
西汉时,汉武帝征服匈奴、收复河西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列四郡,据两关”,四郡就是耳熟能详的酒泉、武威、张掖、敦煌,两关即是阳关、玉门关。玉门关为古代中国最主要的海关(注意,那时这里还是一个口岸)、要塞——汉班超曾上书:“臣不愿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相传西域(新疆)和田等地美玉、珠宝晶莹璀璨,天下誉称,从塔里木盆地经此关入中原,珠玉过雄关,关城由此得名“玉门关”。
今天的玉门关(注:大家可查“小方盘城”),经两千余年岁月更迭,戈壁滩上巍巍然四四方方一座黄土城,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面积600多平方米,西北各开一门。黄土垒就了高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的城墙,城墙四面保存基本完整,建筑结构为黄胶土夯筑,中间夹有芦苇、草席以保持结实。虽历两千载风雨沙尘,岿然不倒,真是建筑奇迹。
据考证,玉门关更大的作用是“锁水”。西汉初,玉门关附近并非现在这样土地干涸,四处荒漠。那时的疏勒河要宽阔很多,河水不时从地下涌出,形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湖泊,沼泽密布,芦苇丛生。玉门关像个湖心岛,东、南、北三面均是海子(湖泊),只有西面一条旱路通往戈壁滩。在这里设关隘,一来可作城中驻兵水源供给,二来可利用湖泊这天然屏障,护关安全。锁住水源,就有了“万夫莫开”的自信。
如今的玉门市,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口油井和第一个油田,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石化基地,孕育了大庆、胜利、克拉玛依油田,更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是滋养时代强音“铁人精神”的热土。这里是养育和繁衍中国现代工业的地方,曾激荡着整个华夏民族的光荣与梦想。因为,这里除了丰富的石油资源外,还有煤炭、芒硝、石膏、重晶石、金刚砂、铁、锰等矿产资源。工业有电力、煤炭、石油、机械、化工、建材、服装、食品等。土特产有羊毛、驼毛、蚕豆、花海瓜等。文化方面,这里有昌马石窟、昌马岩画、汉长城及烽燧、火烧沟遗址、干海子候鸟自然保护区、老君庙、孙健初纪念碑等名胜古迹。
值得高兴的是,2014年6月22日,玉门关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