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秘捷安特自行车工厂之旅

2017-04-29DaveEverett

中国自行车 2017年2期
关键词:捷安特车架货架

Dave Everett

说起自行车品牌,不得不提到捷安特。在过去的40年间,这家从台湾起步的公司为广大骑行者提供了诸多不同的产品,其中包括近27年来的高端碳纤维公路车。记者近期访问了捷安特在台中的工厂,直观地看看碳纤维车架是如何制成的,同时也听到了很多关于捷安特的故事。

我非常清楚捷安特这名字的由来。当我开车来到捷安特台中的工厂大门口时,立即有一个想法跃入我的脑海,这想法就是这里真是广阔(Giant,有巨大的含义)。厂区大到拥有自己的水塔,水塔喷着鲜亮的蓝色的捷安特标志。

捷安特是自行车界众多企业中的“主要选手”,不仅因其自有品牌,还有它旗下众多的其他自行车品牌。捷安特完全可以自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商之一。站在捷安特台中工厂的园区之外远眺,我觉得真的很难找到可以和其匹敌的生产商,这座工厂的规模就如同一个城镇。

品牌的领军人是刘金标,从1972年开始为台湾市场生产钢架。不走运的是,我来采访的当天,刘金标先生并不在园区,他刚刚以80多岁的高龄完成了一次12天的环台湾岛骑行。刘总的头像是我走进捷安特办公室时第一眼就看到的,其位于展示厅的一旁。

简单的历史

今天,捷安特是自行车碳纤维制品领域的主力,其品牌在台中的制造厂,以“C-Tech”而知名。从历史上看,捷安特在进军全碳车架市场时曾被美国公司Kestrel打败过,但1987年捷安特研制出了市场上第一家为大众提供碳纤维的车架:Cadex 980 C。

接下来的一年,捷安特振翅高飞,欧洲的第一批订单来自荷兰。1992年由于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生产设施,捷安特便在大陆建厂。目前,捷安特在大陆拥有6处工厂,全球范围总计有9处工厂。

1997年起,捷安特开始赞助顶级自行车队。车队的整体色调是亮黄(环法的时候他们则穿粉色),上世纪90年代末的自行车迷一定还印象深刻。

车队选用了富有争议的TCR作为比赛用车。2003年之前,车队版的赛车一直都是铝合金制造的,而那之后TCR开始使用碳纤维制作。车架摇身一变,成为了TCR Advanced(TCR加强版)。他们从PiRarello的手里诱惑到了WaIferGodefroot的德国车队T-MobiIe。

之后,捷安特又赞助了多支顶级车队包括HTC-Hiqhroad,Rabobank,现在则是赞助GlaRt-Alpecin。

下午,我的导游Brendon告诉我简洁的公路车设计来自于Mike Burrows。这位设计师曾经为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4000 m追逐赛冠军Chris Boardman设计赛车。捷安特随后雇佣了Burrows来做全新的公路车设计,他的理念也影响到了山地车架的设计。

“我们很惊讶地发现紧凑的公路车车架设计为捷安特提供了许多优势”,Brendon对我说,“它更轻,刚性更佳,和传统车架相比甚至更快。”

Brendon告訴我Mike Burrows仍然是一位设计师、工程师,同时还是全方位的修补匠。72岁高龄的他还在时常研究单车的哪些地方可以加强改进。

自行车领域的多向延展

2011年捷安特发布了自己的女车品牌Liv,同时它也拥有了自己的城市车品牌莫曼顿,我认为,这是一针对中国城市车领域的市场强心剂。

捷安特还拥有第4个品牌——YouBike。这些单车是为台北和高雄的单车分享计划而准备的。捷安特生产了1万辆这种艳丽的橙色单车。这些单车在城市里成为了轻便的交通工具,本地市民争着使用。我被告知,捷安特还是伦敦“Bons Bikes”单车分享计划的合作伙伴。

捷安特的设计和市场部门设在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对于占据它25%营业额的美国市场来说这非常有意义。捷安特28%的产品在中国大陆销售,这一点都不奇怪。澳大利亚占到了7%,剩下的40%是欧洲和世界上其他地区。在世界范围,捷安特拥有不少于11125家的分销商,公司的年营业额在2013年的时候达到了令人惊愕的18亿美元。

走进工厂

我被领到了办公室之外,穿过停车场,Brendon向2位保安挥手致意。他们让我们通过入口进入工厂装载区域。走过铝合金和碳纤维货架时,Brendon一路上指点着告诉我哪些区域可以拍照。这里大部分区域都是禁止入内的,因为这里的生产流程均要保密。

这个装载区域的规模很大,即使放任你四处游荡,你终究还是无法把握。整片生产区域占地67000m2——大约相当于9个足球场。显然,我想知道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里一年生产多少辆自行车?至今为止我在这里走过的自行车货架上放置的自行车比我—生中所有时刻看到的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

答案是令人错愕的,这里的年产量是1百万辆,而捷安特全球范围的年产量是630万辆。这让我想起歌星Katie Melua的歌曲“北京有900万辆自行车”的歌词和这个概念相差无几。仅仅是ATX系列自行车,捷安特去年就销售了100万辆。

在台湾的工厂里,他们不仅生产捷安特牌,还做其他品牌的代工。环顾四周,我看到许多来自意大利、美国、瑞士的顶尖品牌,紧挨着捷安特的车架放着,他们都是同—条生产线制造的。

台中的工厂被捷安特用于生产高端车架,而其在中国大陆的一家工厂生产一些经济型的车架。这些不同品牌的单车在钢货架上一字排开,稍稍减弱了那种你走入一家本地商店只看见一种品牌单车的排他性。

捷安特在一天之内可以生产出500辆碳纤维单车,其中,70%是捷安特自己的子品牌:Propels,TCR系列,还有公司的各类山地车Anthem Advanced。另外30%是顾客的定制产品;这还只是全厂10%的产量,每天这里要生产5000辆各种型号的单车。

碳纤维布

就像SRAM的工厂一样,捷安特的工厂里也有很多禁止入内的区域,最主要的区域就是他们用于生产碳纤维板的地方。门后面,那些非捷安特生产的碳纤被编织到一起,然后会被浸渍在捷安特预先自制的树脂药水中。

捷安特从没透露过自家碳布的生产工艺与其他品牌有何不同,但事实是为何许多有名望的大品牌要选择捷安特作为他们的代工伙伴,这意味着他们在做正确的事。

Brendon让我所知的唯一秘密就是他们所保持沉默的对象不是碳布而是浸渍它们的树脂药水。捷安特和一家化学企业一起研发了树脂药水,而他们惧怕竞争对手知悉这家化学厂的信息。在这个问题上,捷安特方面真的是非常非常缄默。

我被告知每一块碳布都会被放置一个月时间。如果不是这么做,那么就会被报废。像其他碳纤维材料一样,它需要保持在-20℃低温下。在手工处理之前,拿出来的碳布需要用8h来融化。

这趟碳纤维工厂之旅让我感到备受限制;我仅看到了一些人所共知的东西:他们如何将碳布做成架子和部件。

建造车架

通过一面巨大的窗子我凝视着许多排女工,她们都身着那种更适合在实验室里的工服,而不是自行车工厂里常见的样式。她们各自坐在一个小单元中,变成了那里的一部分。这说明捷安特的人认为这项复杂的工作更适合女性。

我被告知他们发现女工更耐心,比之男性,更能专注于一项机械的工作。这是我见过的众多工厂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小伙子们显然不够专注,显得思绪漫游,手脚笨拙。(涂层车间是另一个领域,在那里你只会看见女工。)

每个工人的座位前都摆放着一台缝纫机(托盘),以便她们将碳布裁成各种形状。每张被裁减的碳布都必须是正确的顺序以及准确的形状。这一过程需要工人去学习3个月。一张碳布只要在剪裁时有几毫米的错误方向或者顺序,它成为车架时的特性和品质就会受到影响。

每个托盘处理不计其数的碳布。一旦这些切片被热空气枪处理光滑了,就会交到下一个人手中,然后被处理为8种规格的碳布。每个车架都需要6~8种碳布。

工业级别的吹风机被用于软化碳层,把它们光滑地放在之前的碳层上,也使树脂药水变得足够粘稠可以贴合下一层。管材的成型是通过碳层和管材之间的塑料棒和塑料袋来实现的。塑料袋会留到下一个模制的步骤中。

每个车架需要用到300~400块碳布,而工厂里的任何一天都需要30萬块碳布。一个车架在涂装之前,需要经过32双手,18h的加工。而且还要通过14道质检。

在这里检查最严的东西是前叉。我被告知每个前叉都需要100%完美。车架上碳布的褶皱还可以被处理,但前叉的每一处都要求极高。甚至任何一处微小的问题被X光机发现了,那么这个前叉就被放弃了。

工厂里有不到2000名老技工,他们的手艺娴熟。只有在捷安特呆过多年的工人才会被安排去生产顶级的Propels系列产品。

气候控制室是工厂内的一个主要单元。这里的一切都被检测:湿度、气压、温度、气流、空气中的微粒。一台计算机每天24小时1周7天在这里不间断地检测。如果有问题发生,警报就会响起。

气候控制室的周围是安静的碳原料存储室,在这里工人们年复一年地忙于制造大量的单车零件。

车架的塑形就是在这里完成的。碳布被精准地放置于铁模具中,然后被另一个模具夹紧。从座管到五通,每个模具都用数控机床控制,不同型号的单车对应不同型号的模具。之后这些碳布会被放置到烤箱中,在那里它们被加压到16kg/cm3,以使碳架成型。

组装起来

捷安特的铝合金车架组装线看起来像小一号的汽车装配车间。一条长长的传送带将不同工序的工人联系起来。这里的工人迅速地将车的内外胎装配到轮组上,可能37 s就完成了。这真的让我震惊,我从没在别的地方见识过这种效率。

我看到车间里,工人们把车吊在半空中来完成各个工序。最后一道工序是将单车装进一个纸箱,又是仅仅用了37s就完成,然后被叉车送到仓库中。

捷安特的仓库不准拍照。我站在那里尽量去数自行车的货架数。我计算了一下,每一个货架装载6辆单车,每一个模块又有15个货架长,10个货架高,但到底有多深我并不知道。

卡车等待着装满单车的集装箱。

离开捷安特台中工厂时,我陷入沉思,不仅仅是因为其严谨的车架生产线。捷安特具有42年的历史,目前能成为自行车市场的引领者,其中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其工厂的效率。

参观捷安特让你感受到的东西和其他的小品牌是完全不同的。它深深地躲在重型机械的轰鸣声之后,用无数卡车将崭新的单车送到数百万幸福的购车者手中。

猜你喜欢

捷安特车架货架
捷安特
基于ANSYS升降穿梭车车架力学分析
装载机前车架加工工艺改进
捷安特、LIV推出多款骑行鞋产品
捷安特2019款产品全新启航
邵国胜:实现从“书架”到“货架”的跨越
满世界做车架日本篇
投资无人货架适合吗?
捷安特2017新品汇总
电化学阻抗法预测油脂货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