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吕剧出博兴
2017-04-29王晓兵刘国明
王晓兵 刘国明
春节回博兴老家过年,一进家门,就听到了吕剧《借年》那熟悉的曲调。只见老父亲坐在沙发上,闭着眼睛,随着音乐晃脑袋,津津有味地“听”吕剧。
吕剧发源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从乡土俚曲、歌谣演唱,历经数代民间艺人、百余年传承创新,以其易懂、好听、易学、好唱的特点,在齐鲁大地广为传播。吕剧跻身全国八大剧种,逐渐发展成为山东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2008年,吕剧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为博兴县吕艺镇。
清朝中期,地处黄河下游的博兴县,三年两头遭受水患,人民生活困苦,许多人不得不外出逃荒要饭。纯化、吕艺一带的谋生艺人,随身携带坠琴、竹板等简单乐器,以唱琴书小段为主,或顺口编造有趣故事,边演唱边乞讨。为了招徕观众,演出形式不断变化,由“跑门子”到“盘凳子”,进而发展为“拉地摊”化妆演唱。在长期的流浪生活中,不断汲取戏曲唱腔和民间小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唱腔和特点,这是吕剧最初的萌芽。
博兴民间艺人孙中新是吕剧的首创代表人物。他将在当地流行的“京戏”“扽腔”“皮黄”“梆子”等剧种的故事或唱段,引入上妆扬琴,在与人搭伙演出时,分角色上妆演唱。他们化妆上演的《王小赶脚》,引起了轰动,人们称这种演唱形式为“唱驴戏”。直到1953年戏剧改革时,才定剧名为“吕剧”。自1870年,孙中新、刘峦峰、张保光编创出吕剧的雏形之后,经过第二代和第三代民间艺人不断创新改编,吕剧得到不断升华,至第四代张传海、张明然等艺人时,已步入成熟阶段。
吕剧在博兴诞生,用博兴方言演出。从清朝光绪年间,由民间艺人流传下来的吕剧原腔,靠的就是口口相传。原创人的唱腔韵味、对白发音,深深嵌入剧目演唱之中,由演艺人代代传承。经典吕剧之中的对白,完全是阎坊、纯化的韵味儿。这种特殊的乡土气息和优美动听的曲调,给观众以亲切感和回味无穷的享受,很快风靡本地和周边地区,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当初吕剧反映的内容大都是男欢女爱、婆媳家庭等伦理戏,受到乡里乡亲喜爱。民间曾流传两首顺口溜:“大嫂在家蒸干粮,锣鼓一响着了忙。灶膛忘了添柴火,饼子贴在门框上。”还有一首是:“农家大嫂织布忙,听见坠琴着了慌。菜园绊倒甩了娃,抱起南瓜当儿郎。”特别是农村妇女,格外喜欢,吕剧因此获得了“栓老婆橛子”的美誉。博兴吕艺镇刘官村的吕剧出了名,村里的大人小孩都热爱吕剧,人人喜欢唱吕剧。因此,有人诙谐地说:“刘官村的大人小孩说话都有吕剧味,连拉风箱都是吕剧腔。”
1930年,博兴县吕艺镇刘官村人张传海成立“义和班”,首创四平腔。博兴吕剧戏班,除在本地演出外,还到济南、潍坊、烟台等地演出。1946年,张传海与张明然等人成立了吕剧历史上第一支剧团——“新民吕剧团”,后改为“鲁兴吕剧团”,之后更名为“博兴县人民吕剧团”,后上调惠民专署改为“惠民地区吕剧团”。1952年冬天,山东省文化局文化科科长李笃臣率省歌舞剧团主要演员30余人到博兴学习三个半月。著名表演艺术家郎咸芬、李岱江等人,在吕艺镇刘官村一带体验生活,向张传海、张明然等人学习。此后,他们创作演出的经典吕剧《李二嫂改嫁》,一时间享誉剧坛,蜚声全国。
1957年,博兴县将阎坊、纯化一带的几十个村子命名为“吕艺乡”,后改为“吕艺公社”。1996年,经省政府批准,将阎坊镇改为吕艺镇,省文化厅发文命名该镇为“吕剧之乡”。1997年,由博兴县吕剧团上调继而改名的滨州市吕剧团进京演出《滩回水转》,赢得观众、专家一致称赞,被誉为:“吕剧的威风又回来了。”
吕剧源于博兴县,但她却在华夏大地上成长、繁荣。因为在演出过程中,不断被赋予健康向上的新内容,才能长盛不衰,充满了强大的生命力。
我的家乡在博兴县原湖滨南河东村,我是打小听着吕剧长大的。小时候过年,村里青年人排演的现代吕剧《三定桩》,姥娘家寨郝疙瘩子(现湖滨寨卞)排演的传统吕剧《借年》《姊妹易嫁》,犹在眼前。工作以后,单位举行元旦庆祝晚會,我与同事还上妆演唱了吕剧《借亲》《逼婚记》选段。
看到图片,耳边似乎响起了那熟悉的坠琴声,嗓眼儿有些发痒,脚步开始挪动,多想再唱一回:“马大宝喝醉了酒,忙把家还……”,一起回味博兴吕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