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古道在广河

2017-04-28马俊华

丝绸之路 2017年7期
关键词:临洮河州烽燧

马俊华

狄枹古道

甘肃广河县境内有两个隘口,一个叫大豁岘,位于水泉乡牛康家村南部山梁,与康乐县流川乡新路坡村相邻;另一个叫红豁岘,位于阿力麻土乡赵家村赵家沟山梁,与和政县梁家寺乡相邻。自古以来,这里是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

这条古道,从临洮过洮河,经三岔河、虎关、党川堡、大豁岘、牛康家、十里墩、石坡梁,到嵻琅城(今广河县城);从嵻琅城过夏水(广通河),经大夏古城,进入赵家沟,过红豁岘、梁家寺、百豁岘(今百和乡)、路盘到古枹罕(今临夏市)。再从古枹罕北行,经北塬、银川,一路到安集,从炳灵寺附近的凤林津渡黄河,然后翻越漫天岭、王台、川城、马营,进入青海民和,直抵西宁;另一路到大河家,从临津渡渡过黄河,经官亭、古鄯驿、民和,至西宁。

这条古道名称始于何时,无准确记载,一般认为是张骞通使西域“开辟了历史上起重大作用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的交流”。但是,距今4000多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新疆的和田玉、两河流域的冶铜技术、埃及的权杖文化、哈萨克斯坦的养马技术等西部文化已经传入中原,说明那时候就有一条玉石之路,比丝绸之路早了2000多年。

这条古道,在秦汉时称为狄枹古道,据《临夏回族自治州志》载,狄枹古道“由狄道(临洮)渡洮河向西走,进入(临夏)州境。再经今康乐县虎关、流川、渡广通河,过阿力麻土、陈家集、路盘到临夏,全长210里”。《广河县志》载:

秦汉以后,这条经由临洮、康乐、广河、临夏,入青海的道路,一直是古代丝绸之路一条重要的分支线。特别是每当河西交通被阻绝的时候,经由青海柴达木盆地南缘或北缘而进入西域的道路,曾相当繁荣,对沟通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条路被研究古丝绸之路的学者称之为南路,或“吐谷浑路”。

历史上周穆王西巡、张骞通使西域、隋炀帝西巡、文成公主入藏等,都经过这里。自古以来,商贾驼队、脚户驮骡,络绎不绝,是东西商贸流通和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广河县志》载:

隋大业五年(609),隋炀帝率大军由长安出发,越陇山到陇西,再由临洮经广河抵河州。又从临津(积石山黄河渡口)渡河进入青海,再越扁都口进入河西,在张掖举行了规模盛大的会见各国使节的朝会。隋炀帝西征的路线,又一次显示了广河在古代陇湟交通史上的重要位置。

黄河飛桥

十六国时期,乞伏氏鲜卑族在苑川(今榆中县境)建立了西秦,不久被南凉所灭,后乞伏炽盘逃出南凉,以嵻琅城为根据地,恢复了西秦,曾迁都于枹罕、谭郊(今积石山县刘集乡境)。西秦攻灭南凉之后为便于统治青海东部地区,义熙五年(409),在炳灵寺和鲁班滩之间第一次架设了木质飞桥。

桥梁是用木材纵横相间迭起,层层向河中挑出,中间相握而成。桥无墩柱,只在险谷陡崖铺设伸臂木梁,形似飞渡,故称飞桥,是现代悬臂桥梁之先驱。飞桥位于小积石山姊妹峰河道上游约二华里处。南岸巨石镌有“天下第一桥”大字。

——《临夏回族自治州志》

“这种建桥方法,后来逐渐推广到甘肃中部和陇南山区,建造的这种桥以兰州的握桥、文县的阴平桥最为著称。”清《河州志·古迹》载:“炳灵寺,州北六十里,……明御史立碑云:‘天下第一奇观。”黄陶庵《续修导河县志》载:

《秦州记》:枹罕有河夹岸,岸广四十丈。义熙中(405~408),乞伏于此作飞桥,高五十丈,三年乃就,此亦握桥也。

唐代名将李靖题“天下第一奇观”碑碣,陪同出征官员同声称赞,便称桥名为“天下第一桥”。据马志勇校勘的《续修导河县志校刊》中所言:“‘天下第一桥石刻,在炳灵寺峡口,石壁峭立,壁多摩崖之碑,文体漫漶不可辨识,唯峡口有巨石卧于河之南滨,上刊‘天下第一桥五字,字大经尺,夏秋黄河水涨石常没顶,入春水落石方现形,西秦时曾在此处创造飞桥,刻五字于石上,并由郡人吴调元手书款识。”

天下第一桥地处丝绸之路南线的黄河古渡上。古丝绸之路南线从陇西取道临洮、临夏,从天下第一桥渡过黄河,经青海,越扁都口,从张掖进入河西走廊。唐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在江夏王李道宗护送下过凤林关,从“天下第一桥”渡过黄河,在炳灵寺拜佛后去了拉萨。

至北宋元符二年(1099),“天下第一桥”及栈道均被西夏李乾顺烧毁。《西夏书史》卷30载:

宋取邈川、青唐为湟鄯二州,西蕃木征子陇桚出降,其部族酋长复围湟州,请援于西夏,夏兵出兵十万往助,先断炳灵寺桥,烧星章峡栈道。

《西夏书史》卷31载:

元符二年,夏永安二年,闰九九,统军多保忠率兵助西蕃,围湟州不克,乾顺使保忠及达摩等三监军兵十万助之,先断炳灵寺桥,星章峡栈道,四面急攻。

此后,“天下第一桥”就成了文人墨客笔下凭吊的场所了。明代河州知州吴祯之子吴调元到这里,只能看到一块石碑倒卧在芦花丛中,给他带来了千般惆怅、万般感慨,写下了“山峰滔浪浪滔沙,两岸青山隔水涯。第一名桥留不住,古碑含恨卧芦花”的诗句。吴调元的这首无题诗刻在位于积石山县安集乡三坪村尕鲁坪附近的鲁班滩里一块巨石上。

青唐古道

唐代中期以后,河西交通被吐蕃阻断,经由河州、青海或入西域,或入西藏的这条古道又一次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北宋时期,由于罗盘仪的发明、航海技术的进步,丝绸之路逐渐由陆路转向海路,但陆上交通仍然畅通。以宋都开封为中心,东西排列,先后有夏州道、灵州道、泾源道和青唐道四条通道。其中青唐道约相当于汉唐以来的陇西古道,大致上从临洮过洮河,经康乐寨、党川堡、越大豁岘隘口到定羌驿(今广河县城),向西越南阳坡入牛精谷(今牛津河)到河州。由河州经北塬至安乡城(今安集),由炳灵寺渡河,上山梁到杨塔、川城至邈川(今乐都),循湟水至青唐城。后来到宋仁宗时,元昊称帝,建立西夏,与宋、辽成鼎足之势,河西走廊交通被西夏隔绝。此时,与宋朝保持友好关系的唃厮啰政权立都于青唐城(今西宁),青唐城便成为西来贡使、商人到宋朝的中转之地。此时期的青唐道成为东西交通的重要通道。宋神宗时,王韶发动“熙河战役”,收复河州时,就沿这条交通线逐步西进,并在熙州(今临洮)城西洮河上建造浮桥,赐名“永通桥”,成为通往洮西的要津,明代重修时改为“永宁桥”。该浮桥以木船12只为浮梁,上铺以木板,以铁索系于两岸桥墩。直到1976年国庆节,钢筋水泥的“洮河大桥”建成后,该浮桥才被拆除,保存了900多年。

元朝时,十分重视驿站設置,凡“人迹所及,皆有驿传”。当时,在甘肃行省,以兰州官路为干线四方辐射。其中一条由兰州到临洮康家崖,渡过洮河至三甲集、定羌驿,翻越安远山(今南阳山)到河州,即今兰郎公路之线。该路线延续至今。《广河县志》载,清同治十年(1871),时任钦差大臣兼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出于政治军事需要,对兰州至河州的驿道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尤其对康家崖到河州的一段路,督责沿路群众全面整修,加宽并平整了路面,使之可通行畜力大车;同时又在康家崖至蒿支沟长约45公里的一段路线两旁,种植了行道树,人称“左公柳”。这条路也是从兰州至河州唯一一条能通大车的道路。

古道烽燧

自古以来,沿古道、长城都有烽燧线,是古代传递信息的“土电报”。广河县城关镇十里墩村所属石坡梁一带原有三个烽火台,堡子山之上的西坪山顶有两个烽火台。其中十里墩烽火台是最大的烽火台,可惜在“文革”期间毁坏无存,只剩下城关镇双泉村石坡根社境内的五里墩和小墩两个烽火台,相距700米。上烽火台由两层组成,断面大体呈“凸”字形,下层为大台墩,高7米,边长10米,上层为小台墩,高2.5米,边长2.5米,上下两层均平面呈正方形,为夯土筑建,一层墩北面西侧有通往二层的门洞,二层中央有燃放柴草的凹形土锅。下烽火台为一层式大墩,为夯土筑建,尺寸略小于上烽火台。建造者精心设计了这两个烽火台,从山顶看并不起眼,但从古嵻琅城南望,这两个烽火台建在最为显眼的地方。一旦发生敌情,点燃烽火,或者发出什么信号,嵻琅城和西坪烽火台守军可以立即看到,能够起到警报的作用。

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墩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称“烽”,夜间点火,称“燧”。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一种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烽燧的建筑早在商周时期即已有之。《史记·周本纪》:“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自从春秋战国修筑长城以来,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秦王朝在战国后期秦昭王时就开始筑建长城。秦统一后,疆域到达积石关以内的枹罕。陇西郡治狄道,领七县,其中包括今临夏境内的永靖、大夏(广河)、枹罕(临夏)、河关(大河家)、允吾(刘家峡古城)。蒙恬率30万大军,修筑了西起陇西临洮的万里长城。秦长城的起点,就在临洮县三十里墩洮河与大碧河交汇点,沿长城及周围构筑了许多烽墩,并延伸到洮河以西。并且“因河为塞”,在积石关临黄河的河关、允吾筑城,在枹罕境内沿古道构筑了多个烽墩。

汉代时期,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为了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再次修筑了长城。汉代长城称为“塞”,每隔10里修筑小城堡,设有发警报的烽台,称为“亭”或“燧”。城堡按其大小派驻几十名戎卒,由候长、燧长管理。隔若干个燧有一个较大的城,叫作“障”,由候官统率。各候官又由都尉统率,都尉住在更大的城堡内。住在亭、障的士兵,要密切注视敌情,称为“斥候”。

唐朝的烽燧制度在继承前代制度的基础上更趋完善。大凡每30里置一烽燧,如有山岗阻隔,可于适宜、近便之处设置,以能够相互望见为宜,不必局限此制。临近边境的烽燧要在附近筑城,严加保护。每烽置帅一人、副一人,还有烽子若干人,均归尚书兵部职方司管理。

明代时,为防止蒙古侵扰,在北方重修了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全长1.2万多里。长城沿线筑有烽火台,有的修在长城两侧,有的修在长城以外,沿古道向远处延伸。在相邻的郡县、关隘、集镇之间,大约每10里在高岗、丘阜之上筑建烽台,组成严密的防御体系。每墩台竖有旗杆,白天升旗,夜间悬灯,还配有信炮、火把、铜锣响器、劈柴用刀、火石等。

广河县烽火台建筑时间不详,但广河县大夏古城在夏朝时已经存在,后来到周武王灭殷时,这一带羌人参加了孟津会盟和牧野之战,灭亡了商朝。后来又参加了灭亡西周的“骊山之战”,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而亡国,说明那个时候就有烽火报警的制度。汉代建立了大夏县,十六国时期乞伏炽盘筑建了嵻琅城,唃厮啰之子木征改为诃诺木藏城,宋代后改为定羌驿,清为太子寺,民国改为宁定县,解放后改为广河县。广河城是历代河州地区的东大门,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故在大夏城时估计已经筑建了烽燧。据《甘肃古代史》记载,汉代时,“由康乐、广河、到临夏市,又由今永靖县盐锅峡以西经杨塔、川城至乐都有一条烽燧线。每5公里一烽墩,现均保存,为汉代保护交通线设施”。明《河州志·烽堠》和清康熙年《河州志·分防》均记载,河州境内有烽墩“二十一处,天顺二年(1458)设立。每一处军五名常守”。但所列21处烽墩中没有定羌驿(广河县)烽墩。天顺二年为明英宗二年。以此证明,今广河县烽火台最早建于汉代,唐代、明代时在汉代基础上修葺、重建或增建了烽墩。这些烽墩的筑建,均与丝绸古道有关系。

(作者系甘肃省广河县齐家文化研究所顾问)

猜你喜欢

临洮河州烽燧
河州砖雕装饰纹样的应用与发展
新疆昌吉州境内烽燧遗址病害特征及成因
古人如何戍边
考古发现还原唐朝士兵戍边生活
古河州的魅力
乡土地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以临洮地理资源为例
在河州(外一首)
新疆和静查汗通古烽燧遗址调查
浅谈“河州花儿”传承的现代意义
临洮考古之余的“学术史”寻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