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映群众支援南昌起义的文物(一)

2017-04-28刘小花

党史文苑 2017年7期
关键词:收条起义军旅社

刘小花

南昌起义时慰劳起义军的捐款收条与回信

南昌起义能成功打响与人民群众奋力支前密不可分。起义前后,群众纷纷捐款捐物、搬抬担架、踊跃参军等等,给予起义军无私的支持,留下了不少历史文物,也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这份收条与回信是江西民众慰劳前敌革命将士委员会捐赠起义军1万银圆时所写,上盖有“中国国民党江西执行委员会”的方形公章。收条内容为:“今收到贵会慰劳革命将士捐款壹万元正。”回信内容为:“迳启者昨日收存贵会转来之慰劳捐款,已由本会黄道、罗石冰二常委分别送交十一军与二十军两政治[部]主任领收代为分发矣。”1959年朱大桢将珍藏多年的这份捐款收条与回信捐赠给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南昌起义之前,南昌成立了一个江西民众慰劳前敌革命将士委员会的左派群众组织。这个组织由中共江西省委领导。8月3日,这个左派群众组织将1万元银圆起义军慰问款捐到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当时的江西省党部还是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国共合作组织)。具体办理捐款的经手人是国民党左派人士朱大桢,他当时是慰劳前敌革命将士委员会的负责人之一。接受捐款是黄道、罗石冰,两位都是中共江西省委负责人。二人接受这笔捐款后,当即写下了一张收条,并随即将这笔钱分头送到参加起义的叶挺部第十一军和贺龙部第二十军政治部主任手中。第二天,罗石冰回信给朱大桢,告知他这笔捐款的去向。

这笔钱对当时起义军来说可谓雪中送炭,缓解了起义军经费匮乏的局面,为起义军顺利地南下作出了贡献。时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财政委员会主席的中共党员林伯渠对此感慨颇深:“这是群众对起义军的深情……等将来革命胜利了,加倍奉还。对于人民在困难时刻支援我们的情谊,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

江西大旅社的大水缸

该水缸为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即江西大旅社的原物。水缸质地为陶,外表面镌有二龙戏珠的主体图案,并施有黄褐色厚釉,内部则施以浅绿色釉。1956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筹建时,原江西大旅社工友熊明亮在纪念馆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亲赴四海旅社,把水缸辨认出来,并与老工友们一起亲自将水缸抬进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1927年7月下旬,贺龙第二十军第一师包租下了整个江西大旅社。第一师师长、警卫营、特务营入住大旅社一楼。起义前委书记周恩来等在此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起义战略部署。宣传工作人员、南昌群众代表也频繁进出,有条不紊地配合起义工作。起义时正值夏日酷暑,天气炎热,起义战士口渴难耐。恰好大旅社天井处存放着四口大水缸。大水缸平时装满清水养着金鱼,供观赏和消防之用,此时又增加了新用途——盛放茶水。当时,起义部队负责后勤工作的同志找到大旅社的负责人,请工友帮忙为战士们烧好开水倒在水缸内,以备解渴用。熊明亮等大旅社的工友们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每天从附近井里挑水,烧开后泡好茶水,盛放在大水缸里,供起义军解渴消暑。

此后,江西大旅社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辗转更名为“南昌饭店”、江西省政府交际处。大水缸则被用作日军的洗澡缸,移往四海旅社。1956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筹备建馆后,大水缸才被纪念馆收藏,并在纪念馆内陈列展出。

趕制军服的缝纫机 (三级文物)

这台缝纫机为美国进口的胜家牌,上有“SINGER”的标志。1958年,缝纫工人万国生将这台缝纫机捐赠给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南昌起义胜利后,南昌市的各界民众为起义军的士气所鼓舞,大批的工人、学生和农民踊跃加入起义军队伍。其中仅报名参加起义队伍的学生就有六七百人。起义部队突然间增加了这么多的新战士,军服一时供应不过来,需要临时赶制。南昌的缝纫工人得知这一情况,便迅速聚齐了一支缝纫队伍为新战士赶制军服。根据前敌委员会部署,起义部队要在8月3日后分批撤离南昌前往广东。仅有几天的时间,新增士兵又非常多,赶制军服的任务十分繁重。缝纫工人为了能给新士兵做好军服,又不影响部队的行军计划,不惜连夜加班加点。

万国生就是这群缝纫工人中的一员。作为当时南昌市子固路上一位普通缝纫工人,他对于起义军进驻南昌的情形,多年后仍记忆犹新:“他们(起义军)用我们的东西、买我们的东西,一点也不亏损我们老百姓,请我们做一点事情都要给钱。那个时候,天气很热,许多战士拿长裤子到我店里改成短裤子穿,从来不会少给我一分钱,剩下的布料也全都给我。就是平常士兵向我要一点开水喝都给钱。”

如今缝纫机已锈迹点点,雕镂着的知名品牌“SINGER”字样也不复其当年光华。然而,缝纫工人们对于起义战士们的点滴深情却如一道光照耀在后继者心中,温暖如初。

责任编辑 / 陈 洪

猜你喜欢

收条起义军旅社
故宫的匾额上插着一支箭
收条
收条
精灵旅社3
精灵旅社3
收条
历代农民起义军的军民关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