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心这些谣言害你减了个假“肥”

2017-04-28

科学之友 2017年4期
关键词:黑斑淋巴紫菜

谣言:细嚼慢咽就能瘦

真相:这个传言比较片面,但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细嚼慢咽确实对控制体重有一定的作用,而狼吞虎咽对体重的增加有促进作用。因为食物进入我们的胃部后,饱腹的信号大约在15~20分钟后,才能传递到大脑。如果进食过快,虽然吃进去的食物已经超过自身的需求,可饱腹的信号还没有传到大脑,长此以往,就会摄入过多的食物,而食物产生的热量,就会在身体里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但是,细嚼慢咽只是比狼吞虎咽更利于控制体重,而不是说细嚼慢咽就一定能控制体重。

从能量的收支平衡来说,体重的增减不取决于你吃了什么、吃得快慢,而是取决于能量的收支情况。因此,要保持体重的稳定,就要保证能量的收支平衡;要减肥,就要让身体处于“赤字”状态,入不敷出,体重自然会降下来。

说到底,通过“吃得少,消耗得多”来控制体重,就是我们常说的“管住嘴,迈开腿”中的“管住嘴”,而要想既能更好控制体重又使身体更健康,还需要“迈开腿”。只有“吃”和“动”达到合理的平衡,才能在控制体重的同时保证身体的健康。控制和减轻体重,从来就没有捷径,“管住嘴,迈开腿”永远是最简单同时也是最难的方法,贵在坚持。

谣言:不饿就不吃,不然就发胖

真相: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饥饿的程度分为轻微饿感、饿得发慌等,人们在减肥期间应当避免处于严重饥饿的状态,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会出现身体血糖降低、肌肉分解的情况,不利于维持自身代谢率。同时,人在严重饥饿时,其食欲可能会失去控制,极易引起暴饮暴食,最后反而将此前的减肥成果毁于一旦。要想长期保持减肥成功后的效果,就必须在餐后保持长时间的饱腹感,所以规律饮食很重要。

除此之外,人的饥饿感受很多因素调控,比如血糖,血糖平稳就不容易感到饥饿。此外,有时即使人无饥饿感,也不代表身体不饿,因为人体在长时间不进食的情况下,通过自我调节使饥饿感减轻甚至消失,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饿过劲了。

谣言:减肥就应该杜绝红肉

真相: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大家认为红肉不利于减肥,可能是因为其脂肪的存储位置与白肉不同,鱼类、家禽等白肉的脂肪都储存在皮下,吃的时候可以把皮去掉,避免摄入脂肪,但是牛肉、羊肉等红肉的脂肪是储存在肌肉之间的,很难将其剔除,所以给人一种“减肥就不能吃红肉”的感觉,实际上,减肥的关键在于摄入多少能量,和吃不吃红肉并没有什么关系。

少量食用红肉对于减肥还有一定的好处,平时饮食正常的女生在减肥时期是可以食用少量红肉的,尤其对于容易贫血的女生来讲,吃一点红肉可以在减肥期间预防贫血,同时,女生在经期会损失一些铁元素,吃红肉可以帮助补充铁元素,避免在减肥过程中出现贫血、閉经等问题。

谣言:挥汗如雨就是减肥

真相:这种说法不正确。减肥往往离不开运动,运动过程中挥汗如雨就是身体在燃烧脂肪吗?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不同人在运动后的出汗量也是不同的,有些人运动一小时也不出汗,有的人还没动就已经大汗淋漓。出汗量多少并不与运动强度成正比,运动强度也不以出汗量为标准,而是要权衡心率数。

运动时大量出汗并非是身体燃烧脂肪的表现,流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一种反应,夏天温度高,人体出汗量较大,通过汗液的蒸发就可以将体温降下来,相同的运动量在不同季节中的出汗量也是不一样的。如夏天跑100米和冬天跑1 000米的出汗量一样,但我们绝不能说跑100米与跑1 000米的运动量是一样的。出汗只是带走体内的水分,这并不意味着体内的脂肪就已经被分解。运动当然是减肥的最好方法,只要持之以恒,科学运动,就可以达到较好的减肥效果。

谣言:晚上不吃饭就能减肥

真相:这个说法比较片面,不同体质、年龄的人,坚持晚上不吃饭,有些会达到一定的减肥效果,但是,这样的做法并不科学。如果长期不吃晚饭将会导致身体长达10小时左右的空腹期,不仅容易得胃病而且还极容易变得更胖,因为人体的运作需要能量,晚餐长期不摄入食物,会让早饭、中饭摄入食物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反而会长肉,体重会加码。虽然坚持一段时间不吃晚饭能达到减轻体重的效果,但是身体的肌肉会被消融掉,从而影响了身体正常运转机能,降低了新陈代谢的速度,对减肥有阻碍作用,而且一旦恢复饮食,反弹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减肥最好以合理安排饮食为佳,晚上少吃,千万不能不吃,以清淡的粥类、菜类为主。

此外,长期不吃晚饭,会让身体缺乏营养,让新陈代谢变得缓慢,虽然一定程度上减了斤数,但是身体却处于亚健康状态。

煮饭方法不对会吃进“砒霜”吗

河南许昌的胡女士问:看到一篇题为《中国人最常用的煮米饭方法,让你吃进了最多的砒霜》的文章引用英媒的报道,说一位研究大米的北爱尔兰学者安迪·马哈尔格教授在电视节目中做了实验,结果显示人们惯常煮大米的方法,会令砷(俗称砒霜)残留在米饭里。安迪教授最后建议大家,应先将大米用水浸隔夜,第二天把水倒掉,再加水煮饭,这样大米中的砷残留物就大为减少。这种说法可信吗?

@专家解答:不能把砷完全等同于砒霜,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中对砷含量有着严格的规定,符合标准的大米对人体健康几乎无影响,大家无需谈“砷”色变。

首先,农业部在各地都有农产品风险评估中心,通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大米,砷含量极低;其次,对砷含量的控制主要靠环境控制和质量检测,比如避免工业污水灌溉农田,加强土质、水质、稻米的风险检测,靠煮饭的环境或条件来解决作用不大;再者,过度浸泡大米会造成营养的流失,导致大米变质。平常煮饭时,洗米、换水几次就行,浸泡别超过半小时。

常吃鸭脖易得淋巴癌吗

河北保定的谢先生问:鸭脖是备受青睐的休闲食品,网上却传言,鸭脖上面淋巴很多,而淋巴是用来排毒的。因此,多吃鸭脖不利于人体健康。鸭脖还能吃吗?吃淋巴就一定会得淋巴癌吗?

@专家解答:淋巴是一个免疫器官组织,主要在哺乳动物身上比较发达,在禽类身上已经都退化了。这些退化的淋巴结只有在大腿根或者腋下才有一些,而且都很小了,基本上可以忽略,所以在鸭脖子上看到的这些肉球不是淋巴。网上的说法显然是错的。

吃淋巴就一定会得淋巴癌?这两者是没有必然联系的,现在也没有科学的数据和医学的数据支撑这个结论。如果你多吃一些东西的话,别的东西可能就会少吃,我们还是建议均衡饮食。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如此才会减少癌症的发生。

吃长黑斑的红薯是否会中毒

天津和平区的龚女士问:一直盛传长黑斑的红薯千万不能吃,因为它受到黑斑病毒的污染,食用之后会有剧毒,对肝脏、肺等都有损伤。长黑斑的红薯还敢吃吗?

@专家解答:并不是所有长黑斑的红薯都有黑斑病。红薯黑斑病病原是一种囊子菌,属于真菌,寄生在红薯表层,使病薯局部发硬并有黑褐色或者黑色斑块,黑斑部位闻起来有明显的苦味,用手轻轻抠一下,里面有明显的黑色薯肉。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只有薯皮部位有黑斑、薯肉部分并无黑色物质的红薯,这并不是传说中可怕的黑斑病,只是一般的红薯黑痣病,去除皮中的黑色部分,是可以食用的。黑斑病紅薯中的有毒物质,甘薯酮和甘薯酮醇在黑斑处,确实含量非常高。在病斑交界组织一厘米以外,有毒的物质含量基本不存在。因此,削去黑斑及周围部分,剩下的依然可以食用。

塑料薄膜做紫菜不靠谱

北京大兴区的何先生问:网上视频疯传新买的紫菜“半透明”“嚼不烂”,还有一股“腥臭味”,认为是用黑色塑料袋制作的假紫菜,这样的推测靠谱吗?

@专家解答:目前未发现紫菜样本中存在塑料薄膜制假的现象。单层的紫菜本身就是半透明状,腥臭味也是海产品固有的味道,而嚼不烂有可能是因为紫菜太“老”了。紫菜一般在每年的白露节气开始播苗,管理到位的话,每年可以采收四五茬,其中第一茬紫菜质量最好,口感最佳,最后一茬的紫菜品质最差,口感更韧。

通过泡发和火烧两种方式可以轻易分辨是真紫菜还是塑料袋。真紫菜吸水后会胀大,塑料袋则不会。真紫菜点燃后无味或有淡淡咸味,塑料袋则有刺鼻化学气味。

应对倒春寒 “春捂”才是硬道理

山西晋城的赵女士问:春季天气多变,容易诱发流行性感冒等季节病,此时要注意做好“春捂”,而如何科学“春捂”呢?

@专家解答:春捂要捂得恰到好处,否则会不利于健康。一般日平均气温在10 ℃以下时就需要捂;若得知冷空气即将到来,就需提前一两天先增添衣物捂起来;气温如果升幅不大就尽量少减衣;不要气温暂时升高就马上脱掉冬装,更不要急着只穿单衣,但也不能被厚厚的棉衣一直捂着,以防捂过头;等气温稳定以后,气候确实暖和了,应按从上到下、从外到里的顺序慢慢减衣服。

捂的重点在背、腹、足三部位。背部保暖可预防寒邪入侵,减少感冒发生;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足最易受到寒邪侵袭,足部保暖才能使身体真正暖和起来。

猜你喜欢

黑斑淋巴紫菜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6件事护好脆弱的淋巴
居安思危的黑斑牛羚
紫菜云集
BTV《生活这一刻》提示 如何辨别真假紫菜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牛蛙价格大涨 黑斑蛙行情难看好
居安思危的黑斑牛羚
揭秘“塑料袋紫菜”
淋巴水肿的预防与照顾——乳癌康复者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