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黄河湿地越冬大鸨种群现状及分布区域调查

2017-04-27程铁锁赵红茹何冰王宝星关燕雯

防护林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栖息地越冬保护区

程铁锁 ,赵红茹 ,何冰,王宝星,关燕雯

(1.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陕西 渭南 714000;2. 陕西省河流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陕西 渭南 714099)

陕西黄河湿地越冬大鸨种群现状及分布区域调查

程铁锁1,2,赵红茹2,何冰1,王宝星1,关燕雯1

(1.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陕西 渭南 714000;2. 陕西省河流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陕西 渭南 714099)

由于大鸨栖息地生境不断的破碎化、斑块化,边缘效应已威胁到其种群的存活。为进一步了解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大鸨生存状况,改善大鸨栖息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2005—2014年,对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大鸨种群现状、分布区域及活动情况进行了长期的观测调查和研究。

黄河湿地;大鸨种群现状;调查

大鸨(Otistarda)俗称老鸨,属鹤形目(Gruiformes)鸨科(Otidae),为世界珍稀物种。在我国有指名亚种(O.t.tarda)和东方亚种(O.t.dybowskii)2个亚种,东方亚种越冬地主要在黄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了解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大鸨种群现状分布区域及活动情况,对维护大鸨种群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1 基本情况

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110°10′—110°36′ E,34°36′—35°40′ N)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的东端,是我国内陆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我国中西部国际保护候鸟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在冬季候鸟越冬期间,鸟类数量最多时达40多万只,20多种国家Ⅰ、Ⅱ级珍稀水禽在此越冬栖息。资料显示,本区域是目前我国越冬大鸨东方亚种数量最多,分布最为集中的越冬地,种群数量最大时达321只。

近年,随着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区内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加之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每年在此越冬栖息的鸟类种群数量逐年增加。2006—2014年,在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调查发现新增鸟类28种,鸟类种数由保护区成立初期的119种增加到现在的147种,其中越冬栖息的大鸨数量最多时达到500只左右。但由于湿地周边工农业生产活动和各种生产设施以及人为活动的干扰,对大鸨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威胁。为了进一步掌握越冬大鸨的分布和活动情况,探求改善保护濒危物种—大鸨的方法和措施,我们于2005年开始,利用10年时间对陕西黄河湿地大鸨种群数量、分布、活动情况及栖息地生境特征进行调查研究。

2 大鸨种群现状与分布

2.1 种群现状

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大鸨越冬的主要栖息分布区之一。2005年以来,我们利用样线法以及单筒高倍望远镜等设备对大鸨种群进行观察与数量统计。经统计整理发现,每年迁徙到保护区栖息越冬的大鸨种群数量整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1)。

表1 陕西黄河湿地越冬大鸨种群数量(2006—2014年)

2.2 分布区域

保护区地理位置优越,地域宽阔,区内及周边大量的农田和低矮芦苇地,为大鸨越冬栖息、觅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也是大鸨多年来连续、稳定迁徙到保护区越冬的主要原因。通过我们连续多年的观察研究,大鸨可以觅食的作物种类、面积起伏较大以及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大,使大鸨的栖息地具有不稳定性,其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域也随之发生变化。

2.2.1 保护区洽川以北由于植被、土地利用以及人为活动等情况多年来变化起伏不大,且该区域面积狭小,大鸨在此只是零星分布,多年来无明显变化,数量在50只左右。

2.2.2 大荔段朝邑新村因棉花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使原大鸨觅食地的苜蓿种植面积逐年缩小,加之区内人为活动的增加,造成在此区域分布的大鸨种群数量有所减少。据观察记载,2006—2007年种群数量最多时达到310只左右,2008年以后,每年种群数量在120~150只。

2.2.3 范家与朝邑镇结合部远离人群居住地,人为活动少,且多为盐碱裸地、低矮芦苇荡、自然水池以及少量的农田,该区域原生态一直保持良好。特别是近年周边区域小麦种植面积有所增加,此处大鸨种群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0年至今,该区域每年栖息越冬的大鸨种群数量都在300只左右,最多时达321只。

3 大鸨活动习性观察

大鸨在保护区为冬候鸟,在每年的10月中旬到次年的4月上旬在区内栖息越冬。通过10多年的观察发现,每年的12月到第2年的3月上旬都会有大量的成体和亚成体大鸨在此栖息越冬,3月下旬陆续离开,最迟到4月上旬。通常情况下,大鸨总是栖息在远离人类活动、地势平坦开阔且离觅食水源地较近的地方,遇有干扰就转移到其他地方。由于大鸨栖息越冬正值冬季,能觅食的动植物不多,在多年野外观察中发现,越冬大鸨多在区内低矮芦苇地及周边的麦田、苜蓿地、玉米地等农耕地或撂荒地活动。

由表2可看出,大鸨活动区域除受食物来源影响外,还与人类活动等情况密切相关,但食物因素对大鸨的分布影响最大(见表2)。

表2 越冬大鸨栖息地及活动区域调查表

从表2可以看出,能够提供大鸨越冬食物来源的、人为活动少的地方,大鸨数量多;缺乏食物来源的,即使人为活动少,大鸨数量也少。由此可见,食物是越冬大鸨赖以生存的主要因素。

4 结论

4.1 食物是大鸨越冬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大鸨属杂食性鸟类,不同季节的食物组成不同,但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冬季因禾本科草类嫩叶和昆虫等缺乏,主要以麦苗、野生豆类植物种子以及收获后散落在农田的作物种子(豆类、谷类、玉米)为食。

4.2 干扰因素也是影响大鸨栖息地利用的基本因素。通常情况下,大鸨总是栖息在远离人类活动、地势平坦开阔且离觅食水源地较近的地方,一有干扰就转移到其他地方。陕西黄河湿地越冬大鸨多在区内低矮芦苇地及周边的麦田、苜蓿地、玉米地等农耕地或撂荒地活动。

[1] 蒋劲松.中国大鸨资源现状及其保护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4

[2] 何冰,程孝红,王保星.陕西黄河湿地大鸨活动情况调查[J].陕西林业科技,2011(5):58-60

[3] 程铁锁,何冰,程孝红,等.陕西黄河湿地大鸨受伤原因初探[J].陕西林业科技,2011(6):51-53

[4] 吴逸群.陕西黄河湿地大鸨越冬种群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926

1005-5215(2017)04-0089-02

2017-02-17

秦东湿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创新团队项目(2015TCTD-2)

程铁锁(1963-),男,陕西高陵人,大学,现从事湿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

J522.2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4.032

猜你喜欢

栖息地越冬保护区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温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BEAN SCENES
抵达栖息地
北方园林植物常见越冬防寒措施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
流苏越冬种条低温贮藏扦插繁育试验初报
冬季西葫芦越冬丰产栽培技术
涉及各类保护区的项目建设的探讨